《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的接受与认同
2016-02-28曾根东
曾根东
(开县广播电视台,重庆 405400)
《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的接受与认同
曾根东
(开县广播电视台,重庆405400)
摘要:自2012年,中央卫视播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来,关于中国传统食物的探讨热度不断上升,并且带动了我国食品业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成为众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受众接受与认同为切入点,就《舌尖上的中国》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为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受众接受;心理认同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跨越我国60多个地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录频道播出以后,获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和热烈的反响。据相关数据表明,自《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在国内平均收视率达到0.5%,几乎和BBC的纪录片持平。收视率的一路飙升代表了该纪录片得到了受众的接受和认可。
一、传统主题的意外走红
《舌尖上的中国》共分为7集,分别从不同的主题讲述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虽然该纪录片的播放时间在深夜,但是收视率却不断提高,并且获得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据“淘宝数据”有关数据显示,自节目开播后的第五天,已有584万人搜索相关的特产,并成交729余万件商品。食物是传统民俗和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但随着工业社会代替农业社会以来,我国传统获得食物的方式受居住空间的影响逐渐消失,从而影响了食物原始的美味。先进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出现,使传统食物的制作工艺不断被取代,古老的工艺以及习俗渐渐被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逼退到边缘。《舌尖上的中国》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食物重新展现出来,从而勾起了中国社会民众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家庭生活与传统民俗的抑或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一次集体缅怀。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中国受众接受与认同
(一)美食的平民化,实现受众心绪转换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是以平民的视角来阐述平凡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有关美食的故事。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题,从不同人物或者家庭的日常生活入手,向观众展现了中华美食的民族特色以及风俗习惯。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旧寸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的内容架构出发,传达出个体寄予食物的不同情感。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的贯穿,这使观众不仅从视觉上感受到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也从心理上获得了情感的共通与认同。
(二)美食中的人和事,实现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日常生活状态的展现,使观众从生活中感受到闪现出来的情感。这种叙事风格的内容表达,使故事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了纪录片的感召力。通过纪录片中关于家庭、食物的展现,勾起了观众内心中对于家的依赖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选择更加现代化的生活。纪录片中对于家乡食物和环境的描写恰好触动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从而引发了集体思乡的情感。让很多观众开始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以及“家乡的味道”,种种记忆中的味道都是与逝去时光中的故土、乡亲、念旧等情感紧密连在一起,是在回忆中对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美食中的人和事,展示人生百态,实现了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对外传播技巧
《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国内,也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广泛欢迎。该纪录片不仅向外界展现了我国传统的美食,也对外传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功,取决于对外传播的技巧。
(一)选题:民族特色、贴近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所选择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特定的民族和地域,这使选题内容更具有民族特色、贴近生活。由于,各民族间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文化不同。因此,它的选题需要贴近生活,使受众群体从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性的特色文化。生活化的选题能够降低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难度,使国内外受众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然,特色文化也造成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障碍,但是也吸引了其他民族对特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舌尖上的中国》以平民化的视角,讲述了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并且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种选题方式满足了受众通过纪录片获得知识的需要,从而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的观众。
(二)视角:小人物视野下展示人类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并以食物作为载体,展示了人类情怀。这种视角的选择,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文化通过小人物的人生百态表达出来,降低了国内外观众的理解难度。同时,纪录片中对小人物的描写,不仅包含了对劳动者的歌颂,也传达了大自然对人类的赋予,从而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当然,小人物的生活更加贴近生活,从他们的人生中可以发现自己影子,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通。除此之外,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没有任何理解和认知障碍的世界语言,是小人物和世界民众有共同的生活认知基础,这些基础所带来的是国外受众对中国的理解,不是普通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
(三)语言:摒弃宣传话语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共7集,约6个小时,但是解说词的字数才11376,其目的是降低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为了避免纪录片输出国与输入国的文化差异,《舌尖上的中国》以非批判性、非政治性以及表现全世界普遍的快乐为基本理念,将语言进行处理。《舌尖上的中国》在语言表达上远离了官方表述,对叙事语言(解说词和画而等)的处理采用了质朴无华的减法法则,没有过多花哨的画面和镜头处理,整个解说词没有华丽的词藻,尽量朴素地娓娓道来,让受众自己感知。这种感知更加真实,叙事语言更加平民化和简洁化,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给予了观众更多回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亚.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J].新闻爱好者,2013(10):19-21.
[2] 王志勇.从个性表现出发到传播共性回归——地域特色纪录片的传播学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6):80-83.
[3] 梁鑫,张志强.平民化视角浅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135-136+152+115.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1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