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网络媒体舆论监督
2016-02-28张世洪
张世洪
(作者单位:恩施市文体新广局)
论新形势下网络媒体舆论监督
张世洪
(作者单位:恩施市文体新广局)
摘 要:随着媒体市场化进程加速,特别是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为网络舆论表达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为社会舆论监督注入了新的力量,但是因网络媒体是无序性的且是匿名的,因而其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负面问题。这就要求媒体、网民、社会三方面加强营造健康的舆论监督,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强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进而在规范网络媒体语境下实施舆论监督。
关键词:新形势;网络媒体;舆论监督
新形式下的网络新媒体的诞生,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使人们得到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网络媒体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发言,这使人们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更好地实行自身的权利与履行自己的义务,使舆论监督不再局限于媒体,而是真正普及到大众。
当前,网络媒体的显著特点就是门槛相对较低,人们对它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它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使每一个普通读者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1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和舆论监督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民众站在了舆论监督的前沿,网络媒体融合的舆论监督更加有力。网络媒体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很多信息都是通过网络首先曝光出来的,比如微博,近年来就成为了舆论监督的前沿阵地,在微博上,普通人可以随时随地对新某些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在网络媒体中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新媒体舆论监督正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成熟。在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因素。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只有这样,网民才能更好地约束自我的行为,不去触犯道德的最底线。人们往往会根据别人的评价,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当前这个网络大环境中,网民多不是实名认证,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就是一个虚拟的存在。
网络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快速访问信息的舆论监督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分享信息,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和立场。有些人便通过网络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评论,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这种行为助长了某些群体的盲目跟风行为。
3 网络媒体下完善舆论监督的对策
3.1 加强网络教育,提高网民综合素质
网络上的网民,因职业、性格、年龄等因素的不同,其在网络上的表现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网民都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积极的心态对网络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网民必须守住道德底线,不发布与事实不相符的新闻,不在网上做违法乱纪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社会和政府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加以宣传,提高网民的综合素质。
3.2 提高广大网民的法律意识,传递正能量
互联网上出现因舆论不当而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究其原因,就是广大网民法律知识淡薄,所以,广大网友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触犯法律的底线,注意从人民的基本利益出发。虽然现在提倡言论自由,但这个自言是相对的,这个自由是要担起社会的责任,是以不触犯法律,不违反道德底线为基准的。
3.3 传统媒体应和网络媒体相互融合,形成良性舆论监督
仅通过网络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会有一定的社会局限性。在社会监督的过程中,要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努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将舆论监督良性发展下去。
不管是网络新媒体,还是传统的老媒体,人们往往都通过它们获得信息,然后实行舆论监督,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才能充分实现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易丽平.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析[J].今传媒,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