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微电影的存在模式及未来发展策略探析
2016-02-28齐慧姝鞠维光李艳娜
齐慧姝 鞠维光 李艳娜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当前我国微电影的存在模式及未来发展策略探析
齐慧姝 鞠维光 李艳娜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因适应人们当前的生活方式,以小、微、快的方式迅速发展,并被市场和受众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如何持续为观众呈现独特有创意的作品,如何突破过于依赖广告的发展模式,寻求多路径发展,如何增强行业自律精神,成为微电影未来发展面临的严肃课题。
微电影;存在模式;新媒体时代
1 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这一概念最早由凯迪拉克品牌提出,最初由微视频孕育而出。虽然微电影的概念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但是它的界定目前还未有统一的认识,从民间到官方,往往是根据微电影的外在特征对其进行概括,也就是聚焦在微电影呈现的“三微”特征上,即“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2 微电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以来微电影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更被称为微电影元年。大批专业导演、新锐演员、各界精英纷纷试水微电影。微电影被广泛应用于品牌推广、商业广告宣传、城市形象推广等方面,前景一片广阔。当前微电影的发展普遍采用的发展策略有三种,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第一,商业定制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制,制作费用由企业承担,影片完成后根据企业整体品牌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投放。这种发展模式是微电影践行最早的模式。该模式最大危机是如若把握不好很容易使影片沦落为企业广告片,丧失微电影应有的艺术特性。另外,面对微电影参差不齐的质量,究竟有多少影片可以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还存在很多疑问。
第二,植入广告模式。通过植入广告费用来实现微电影盈利虽然是可行之举,但是能够植入广告的微电影往往是投资规模大,有明星或名导加盟,并投入资金进行网络推广的。这种广告植入模式弊端与第一种有一些相似,即广告植入不善很容易影响观影体验,对微电影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第三,国内视频网站为获取原创内容,抢占微电影的发展先机,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主要目的大举投入到微电影的制作中,比如:网易娱乐的“明星微电影”系列,优酷“美好2012年之大师微电影”,爱奇艺的“城市映像”系列微电影。但是这些网站往往把微电影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忽略了微电影本身还是一部艺术作品,而且目前微视频版权费全部为零,整个产业链无法实现良性循环。
其实以上三种模式的最大困境是过度看重微电影的媒体价值,忽略了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在繁荣的表象背后,潜藏着巨大危机。微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格调不高,甚至带有低俗内容的作品。面对这种现状,整个行业的自律精神和外部监管几乎是空白。整体来看,微电影的发展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面对还远未成熟的运作环境,微电影从业者还需重新思考自身定位,突破发展瓶颈。
3 促进微电影发展的策略建议
3.1内容创意为王,注重作品质量
和传统电影相比较,微电影将更加重视创意在影片中的地位。观众能够容忍网络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因为观众选择微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微电影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新奇性和创造性。同时,这是一个极易审美疲劳的时代,微电影不能只靠花哨的形式和低级噱头招徕观众。导演郭晓伟认为,微电影其实也和传统影视作品一样,首先产品要好,影视营销说到底还是内容为王,无论是传统的影视行业还是全新的微电影市场,做好内容,以内容吸引观众,始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由此可见,微电影的坦途仍然是持续地产生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当下的艺术精品。
3.2创新发展模式,拓宽盈利渠道
通过分析微电影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模式,可以发现,无论采取哪种发展模式,微电影与广告都紧紧缠绕在一起。企业定制微电影,稍有不慎就成为主题广告片。而不恰当的广告植入,同样引来诟病。如何处理微电影与广告的关系,是摆在微电影面前的重要问题。从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看,广告作为一种商业力量,始终与影视等具有重大传播效应的艺术联系紧密,两者互相借力,处理得法往往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因此,微电影的发展,并非要排斥广告的介入,而是要正视一种危机的现实,即局限在广告盈利中的微电影,发展受到严重局限。过度的广告色彩,在放大微电影媒体价值的同时,渐渐使微电影丧失艺术本色,其版权价值难以体现。
微电影作为内容产业的重要一环,其发展理应是多方式、多路径的。微电影在本质上是微时代里产生的新的艺术形态,所谓广告效应、营销效应不过是微电影媒体价值的展现,与艺术无关。微电影未来发展之路,需要在明确自身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模式,开拓新的盈利渠道。具体来说,版权是其核心的盈利源泉。围绕版权,微电影可以延伸出多种盈利模式,例如:版权出售、版权授权、在线付费观看等。微电影除了网络播映外还可以尝试跨媒介合作,一方面走向电视,另一方面走上大银幕,接受更多观众的检验。总之,探寻多种发展模式,才是微电影未来发展的趋势。
3.3加强行业自律,引入监管机制
目前,许多微电影题材涉及敏感话题,然而相关机构对此并没有有效管理。情色暴力的题材在微电影中屡见不鲜,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微电影《青春期》影片讲述正值青春期的“90后”少女,放纵叛逆的糜烂生活。很多镜头接近情色,尺度较大。微电影《双面爱》女主角靠卖身来展开情节发展,情节镜头直白并不隐晦。虽然靠这种元素吸引了不少观众,但是在影片的价值和意义大打了折扣,更是降低了微电影行业的水平。目前,国内视频网站的自制剧、微电影等都是靠自觉完成内部审查,并没有相关机构对此进行管理。行业自律的缺失与政府监管的空白,成为微电影发展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显示的低俗化倾向,行业本身必须反思。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健全的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微电影行业的准入门槛。与此同时,微电影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介入。面对日益扩大的产业规模和文化影响力,迫切需要政府引入相应监管机制,逐渐将微电影引入良性发展轨道。
3.4明确行业规范,树立统一标准
微电影的创作主体不仅有来自传统影视传媒公司的专业人士和知名导演、演员,也有来自草根一族的“非专业”人士。这种复杂的创作群体,使微电影在风格、形式上处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态。此外,微电影在拍摄技术、视频格式等方面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声画质量和播出格式参差不齐。在微电影发展方式上,对如何看待微电影与广告、宣传片等关系缺乏统一的认识。整体而言,微电影的健康发展需要在行业内树立统一规范,在创作标准、技术标准、艺术标准上达成广泛共识,建立微电影的准入门槛,改变微电影混乱的发展现状。
5 结语
新媒体时代和微时代的到来,成就了微电影的繁荣。它短小精致、以小见大,其风格化的形式、世俗化的情趣、交互性的观看方式使其成为微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然而,微电影火爆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危机,如何持续为观众奉献独特的创意,如何突破过于依赖广告的发展模式,寻求多路径发展,如何加强行业自律,明确行业规范,建立监管机制,成为微电影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但是笔者仍有理由相信,微电影并不“微”,其“小体积”必定能承担起“大理想”。
[1]韩鹭.网络时代的电影审美与欣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中国电影市场,2011(9).
[3]陈宇.网络时代的自由表达——网络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价值意义[J].当代电影,2011(10).
[4]张高伟.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美与时代:下,2011(7).
[5]沈丽华,周洁.浅谈“信任链”机制在微电影《一触即发》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