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微信谣言的运行特点、危害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2016-02-28占昭昭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谣言大众微信

占昭昭

(温州都市报,浙江 温州 325000)

微博微信谣言的运行特点、危害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占昭昭

(温州都市报,浙江 温州 32500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了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媒体颠覆了社会生活的传统传播方式。网络谣言误导网民对事情的认知,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网络上传播戾气,造成社会秩序不安,对个人名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化解这种恶言、伤害,根治微博微信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媒体、社会来解决问题,制定出可以根治网络谣言的政策。

网络谣言;治理政策;谣言伤害

一、前言

现阶段,不管社会上有没有真实的信息,都会不可避免的有谣言存在。因为没有真实的信息,谣言的生命力不是很顽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谣言也会随之消失,可以由电视、报纸、媒体等官方平台向大众公布事实的真相,消除这种不具有真实性的信息。因此,谣言与网络、社会、媒体有着极大的关联,谣言信息的传播会迫使社会、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追寻信息的真实性。说到底,谣言的产生、发酵,还是与源头的治理不完善、公民团结性不强、素质水平较低等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

二、微博微信谣言给生活带来了困扰

(一)谣言传播的研究策略

在信息时代,人人都会传播信息,谣言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人们通过对信息的拼凑变成了一条新的信息,再进行传播,其信息没有任何真实性。这些谣言借助网络媒体进行肆意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这类信息很容易被其他人认同,大范围传播扩散,这些人又会将各类信息进行剪切拼凑,再传送出去。[1]对于负面信息如果没有及时制止,就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经过研究,虽然部分人觉得只要信息透明就可以让谣言消失,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公开信息时,还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发布信息者的权威性才能有效消除谣言。

(二)虚假消息的来源

信息时代让大众都能参与信息的传播交流,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间的关系。信息的传播与共享都变成了免费的,人们在发送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加入图片、文字,图文并茂,从而使得传播内容更加清晰明了。[2]大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各种设备进行微博、微信的查看,从而使得信息制造者的内容传播得更加快捷。同时,每个用户又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他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使得同一则信息的传播呈现几何式增长。

从此,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控制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这些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像是安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每个人的手里。如果是谣言的传播,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影响了社会和被传播者。

在某些时候,经过加工的信息会影响人们对事实的思考,信息接收者有时候会深度确信虚假信息带来的真实性。大众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各方面的表达,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方法积极传播正能量信息,避免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一些网络平台正是利用了接收者的这点,对这些谣言进行肆意传播。[3]这种虚假信息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给社会带来负能量、消极的影响。

三、微博谣言的治理对策

(一)谣言传播迅速

这些谣言信息的传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谣言信息还会给积极向上的信息带来困扰。大众会只关注这些不真实信息,也会给正常的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现在,我们应该对谣言信息的传播思考出相应的对策,使社会更加富有活力。

社会上的谣言很多,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不管你在做什么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谣言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人只认识谣言的表面信息,有时还会带着偏见来看待这件事。[4]这些谣言主要来源于“我听说……”“比如说……”“我跟你说……”,并以这类形式迅速传播,其内容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大大迷惑了大众,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种谣言无论是通过网络、报纸、手机传播还是各种社交平台,谣言信息都是以传播为主体,正因为谣言以这种方式进行传播才会吸引大多数人,使谣言变得更加“真实”。这些谣言会经过各种修改再传递出去,而且接收到的人还会根据虚假内容进行再一次传播,传播者不会考虑事情的真相,只会停留在虚假信息上。如果大家都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对谣言真实性进行研究,无论多么荒唐、可笑的谣言都会不攻而破。

(二)辟谣的解决办法

大多数谣言信息对社会、人身都有危害。当谣言来临时,大众还是会进行夸张的传播扩散,继续引发这种抗议性活动,对社会、人身造成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现代社会,抵抗恶性谣言是一项值得大家重视和深度研究的课程,而大众对谣言认识的欠缺导致了谣言的传播。那种抗议性谣言给社会、人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能让谣言散布者逍遥法外。人人都应该抵制这些恶性谣言,同时进行自我的疏导,正确看待事实真相。

现在社会上的新闻平均每天都有1~2条虚假信息在进行传播,这些都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现象。[5]公民应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要恶意伤害他人,运营商应该把握好微博微信信息的管理模式,为谣言创建专属的辟谣平台,对散布谣言者给出惩罚,要确保信息的公正性,完善网络环境,为大家的网络“出行”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四、结语

我国目前处于一个发展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对于微博、微信谣言产生的恶性谣言,国家、社会应该全力制止,大众应该意识到自己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传播正能量,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1] 朱琳,胡中月.微博微信谣言的运行特点、危害及其治理策略[J].长白学刊,2016(03):122-127.

[2] 柴艳茹.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及其治理[J].人民论坛,2013(20):20-23.

[3] 程橙.论微信谣言的传播特点及治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40-143.

[4] 顾金喜,黄楚新.微信谣言的传播危害及其治理措施[J].前线,2015(06):94-96.

[5] 李茂,王一诺.微信的传播特性与北京微信治理体系建构对策[J].电子政务,2015(08):28-35.

G206

A

1674-8883(2016)13-0208-01

占昭昭(1984—),女,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温州都市报新媒体编辑。

猜你喜欢

谣言大众微信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微信
谣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