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内蒙古微信

杨 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杨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微信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作出归纳分析,针对调查结果尝试给出意见与建议。

微信;大学生;影响

为了解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本次调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9.2%。并按照性别、年级、专业层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男生189人,女生196人;大一学生90人,大二学生102人,大三学生98人,大四学生95人;文史类学生235人,理工类学生150人。调查结果显示,微信的使用率为100%。

一、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微信提供了全新的社交方式,与人沟通时具有即时性和私密性,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其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因过度使用而形成依赖,对大学生的学业与人际交往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再局限于课堂。微信朋友圈中,有价值的文本、视频、新闻等资讯比比皆是。同时,微信推出公众订阅号功能,学生可依照自身的兴趣、专业订阅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实时获取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并进行互动。这些功能有利于大学生获取优质信息资源,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2.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迫切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通过朋友圈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发表”出来,既可以让内心的低迷情绪得到排解,也可以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使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从而获得认同感。

3.成为日常生活的助手。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与功能的不断完善,除了具备即时通讯功能以外,还先后推出了许多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模块,如微信购物与支付、滴滴打车、话费充值、微信红包、转账、翻译单词、订票、游戏娱乐等。这些实用的功能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微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过度依赖微信,影响人际交往。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手机不在身边时,认为微信上有未读消息的集中在“经常”和“总是”两个阶段,共占比例63.5%;而选择“有时”和“很少”的分别只有17.2%和19.1%,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对微信产生依赖。在385份问卷中,有314名大学生在聚会中使用微信,占81.6%。这也是源于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过高,长期处在虚拟世界中,以至于在现实的群体交往中产生逃避、无所适从的尴尬表现。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微信加以利用,就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加重内心的孤独感。

2.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业。通过调查大学生上课时是否使用微信的结果显示,受访者中只有29.8%的大学生表示上课不使用微信,而70.2%的大学生在上课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微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微信会导致成绩下滑,影响学业。另外,长时间接受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会导致思考力下降,影响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接收负面信息,误导价值取向。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有时无法辨别微信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如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大、就业压力大等,甚至是校园内的一些不足,如宿舍断电、停水、食堂饭菜难吃等,都可能被大学生无意识地用转载和热议等方式无限放大。如果大学生经常接收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其价值取向就可能受到误导,进而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4.轻信陌生人,存安全隐患。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很容易让大学生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丧失警惕性,畅所欲言,这样做的危险很大。因为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一些不法分子便会打起主意,而自我防范意识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暴露隐私,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二、对大学生合理使用微信的建议

(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寻找生活乐趣

微信并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全部,应当合理利用。在交往中,打破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多参加微信群组讨论;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好,丰富课余时间,从内心减轻对微信的依赖,体验现实生活中交往的乐趣。

(二)适当自我约束,合理分配娱乐与学习的时间

作为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有效控制上网时间,在学习和娱乐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有效控制自己,不要过度依赖手机。同时,合理规划自主学习时间,根据计划严格要求自己。大学生必须合理使用微信,才能扬长避短。

(三)面对负面信息,做到理性判断

大学生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有积极向上的,但也不乏负面信息。微信中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因此,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与海量的信息,必须要理性对待,沉着判断,不轻信也不轻易传播。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媒体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交友需谨慎,不可轻信他人

大学生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面对陌生好友既要以诚相待,更要提高警惕不泄露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与密码等敏感信息,理性交友,不轻易与陌生人见面,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合理使用微信,则利大于弊。由于此次调查样本有限,不足以代表所有大学生,笔者今后将会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逐步扩大研究范围,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调查结果。

[1] 李晶.微信营销:数字时代出版营销渠道探析[J].新闻界,2013(20):50-52.

[2] 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4-65.

G206

A

1674-8883(2016)13 -0030-01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结题论文,课题名称: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生微信使用状况调查,课题编号:CXJJS15028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内蒙古微信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爱在内蒙古
微信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