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我国公民的意见表达现状分析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政务智能手机公民

马 丽

(周口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媒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移动互联时代我国公民的意见表达现状分析

马丽

(周口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媒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公民意见表达提供了便利的技术和更加多样的渠道,这让我国公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官方进行互动,更热衷于私人意见的表达,也更善于整合各种平台意见形成表达的合力。此外,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意见表达主要依托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意见表达

依托于移动互联技术,我国公民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姿态,主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表达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一、移动智能设备为意见表达提供了技术基础

移动互联技术为我国公民的意见表达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使公民意见表达更加便捷

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等移动信息终端不仅为人们的信息获取带来了极大便利,更为重要的是伴随这些移动信息终端而出现的微信、微博等信息传输平台,各种手机App为人们开辟了众多信息发布的渠道,只要拥有一部移动信息终端设备,任何人都能有意见表达的能力。在Web2.0时代,互联网用户的交互式信息传播已经极为普遍,移动互联技术则将这种信息传播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

(二)使公民意见表达渠道被进一步扩大

如果说互联网络的低门槛、虚拟性、便捷性、匿名性等优势,大大地释放了公民自我表达的权利,那么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应用,则将这种表达渠道扩大化和全天候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为这种意见表达提供了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移动互联时代就是公民可以自由进行意见表达的时代,因为它给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意见表达渠道。

二、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意见表达的特征

(一)以更积极的姿态与官方互动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报告称,2015年10月份,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突破13亿,4G用户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9.5亿户。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庞大市场,互联网时代业已存在的门户网站(如新浪网、腾讯网、网易、搜狐等)以及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在移动互联时代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手机App来抢占市场。这些以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为要旨的手机App,改头换面只为能适应智能手机网络接入特点,满足受众的手机使用习惯,同时也保留了新闻评论的版块。用户在浏览新闻的同时能够随时看到网友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的评价,网友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也更为简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手机可随时上网的功能,使得网友对新闻信息的发现更为及时,网络意见的汇集更为迅速,网络舆论的形成更加明朗化,舆论干预事态的潜力也更巨大,这也体现出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意见表达的价值。

(二)热衷于私人意见的表达

基于私人意见的意见表达行为比较自觉,甚至不是有意的,评价意见是一种“发乎情”的东西,有时甚至是非理性的。然而,公众的情绪确实通过此种渠道得以纾解,对于社会稳定来说是有益之事。私人化的意见传播与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意见表达欲望有莫大的关联,在微信、微博等移动应用普及应用的前提下,朋友圈成为了人们日常联系和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分享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人们热衷于在微信、微博朋友圈中晒出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其他人则热衷于“围观”,要么点赞,要么拍砖。一个愈加开放和自由的时代已然来临,人们已经由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的“以他人为乐”迈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娱乐自我”,微信、微博中相当普遍的自黑、自嘲行为皆是此例。当然,微信、微博朋友圈中亦会传播一些公益爱心事件,社会不公事件,一时间众多圈中好友的激烈讨论,意见传播相对密集,易于形成小范围的舆论。微信、微博等移动应用是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这可以从微信、微博的用户数量得以佐证。2015年,我国的微信用户已经覆盖智能手机用户的90%以上,微博的月活跃人数达到2.22亿,较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33%。

(三)善于整合各种平台形成意见表达的合力

伴随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受到热捧,人们的信息获取偏好也带来了意见的聚集,比如游戏和购物。最初手机游戏只是提供手机版的游戏界面,吸引智能手机用户继续留在该游戏的玩家行列中。随着智能手机App的不断涌现,移动应用不断增多,同类游戏之间的竞争加剧,游戏App的功能也开始丰富起来。玩家“自嗨”是不够的,借助移动互联网组队一起“嗨”也不够尽兴,玩家之间的无障碍信息交流才是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网民要求的。于是,游戏App也开辟了玩家互动的版块,边玩边聊,边聊边评,给这些有共同志趣的玩家提供了自由表达的机会。购物网站的宗旨是以展示商品信息、销售商品为主的,但是这种单纯地把用户和网站作为买卖双方呈现的方式,在人人热衷“分享”的时代逐渐显得不合时宜。于是,在2015年支付宝也推出了好友信息交流版块,手机淘宝的淘友可以互相加为好友,交流购物心得,分享购物体验。在给淘友提供意见传播平台的同时,也是对淘宝网的一种宣传和推广,可谓是双赢之举。另外,视频网站的手机App推出的弹幕、泡泡等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意见传播形式,是专门指向和针对视频爱好者的意见传输渠道。

三、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意见表达的主要平台

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信息终端,人们实现了最简便的信息传播。可以说,新闻评论版块、微信微博的信息发布、个性化手机App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的自由意见表达。然而,真正体现公民“发声权”的则是网民的微媒体意见表达行为。因为,正是处于移动互联时代中,微信、微博等移动应用的普及才使得公民的意见表达如此的简易和理直气壮。

(一)微博意见表达

微博意见表达,是移动互联网中最早出现的公民意见表达形式。这种基于传媒技术变革而产生的民主

化言论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言论的“一元化”形态,即整个社会的主流或主要言论是政府或管理部门自上而下推行和宣传的言论,民间或公民个人的言论很难进入社会管理决策部门的视野,从而影响社会管理决策。互联网时代新闻网站评论版块、各大网络论坛已然为民间言论提供了集聚和整合的场域。然而,这种过于庞杂的言论场域中涉及意见表达的言论既是少数的也是感性的。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政府管理部门对这些内容有限的捕捉能力,显得捉襟见肘。相比之下,微博作为一种专门化的言论传播平台,而且拥有个性化和官方化彼此独立的身份确认条件,在公众和公共管理决策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意见交流的平台,意见表达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一方面,公众通过自己的个人微博反映社会不平,提请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例如,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位游客在青岛吃大排档,结账的时候发现大虾不是38元一份,而是38元一只。事后因投诉无门将此事发布到微博,引发全国舆论关注。在《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跟进之后,当地相关的管理部门才着手将此事妥善解决,将涉事店关闭,店主被罚款9万元,该店所属的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并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另一方面,公民通过关注政务微博,与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对话,针对公共管理决策提出自己的见解。2016 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一时间,微博朋友圈关于实行“街区制”的利弊、具体方案讨论异常热烈;住建部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微博更是充斥了网友不同声音,对“街区制”的质疑尤其之盛。面对汹汹舆情,住建部新闻发言人迅速出来喊话,呼吁大家正确理解“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

(二)微信意见表达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作为一款免费的移动终端即时通讯软件受到用户追捧。自2011年问世至今,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1]在众多的个人微信账号注册成功,担负起人们日常信息交流工具的同时,政务微信也纷纷跟进,与政务网站、政务微博一起成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桥梁。如今,各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团体几乎都开设有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多样化的信息展示,有利于公众随时了解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组织团体的活动进程。微信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普及使用,对民众而言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问询、质疑,即微信意见表达。政务微信是公众基于自身需求产生的自愿订阅行为,以政务微信平台为核心围绕“政务”聚集形成社群,以政务微信为中心产生社会互动,政务微信平台提供信息和服务,公众通过政务微信平台表达诉求,并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享和评论。[1]再加上微信信息发布的简便易行,信息传输的迅速快捷,使得微信意见表达越来越流行。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的“建言”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将对我国的社会舆论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 张建松.政务微信的社会影响与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5(01):69-71.

G206

A

1674-8883(2016)13-0029-01

本论文为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5年度调研课题“移动互联时代公民‘发声权’研究”(编号:SKL—2015—35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政务智能手机公民
智能手机是座矿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十二公民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