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节目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孟 捷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试论节目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

孟捷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摘 要: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状态不仅直接决定其节目内容质量和情感意蕴,甚至影响到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节目制作任务,由此,要求其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而形成理性工作状态。基于此,本文在简要论述节目主持人具备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意义以及所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节目主持人工作状态的调适方式。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节目状态;调适方式

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状态也即是其在进行节目主持过程中潜移默化表现出的对该节目内容的投入程度与表现状况,诸如是否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观点富有创建性、精神饱满与情感意蕴浓厚等。这既受制于客观上对于特定话题、特定内容的认知水平与兴趣情况,同时也受制于其个人情绪与心理状态等。作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掌握系统、有效的节目状态调节技巧,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创作高质量的作品。

1 节目主持人具有良好节目状态的实际意义

节目状态对于节目主持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良好的节目状态能够使主持人根据特定节目内容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情况,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据此采取合理的声音和语言节奏,从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同时增加节目内容的情感性,最终深化电视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认知、理解和接受情况。这是节目主持人具备良好节目状态所表现出的首要意义;其次,良好的节目状态能够使主持人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节目创作中,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与表现能力,从而围绕特定节目内容产生一系列富有创建性或是简练、清晰的语言和观点等,从而大大提高节目质量。这是节目主持人具备良好节目状态所表现出的另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节目主持人具备良好的节目状态还能够大大降低其工作压力,使其更加轻松、愉快、乐观、自信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不会出现工作压力大、工作疲劳、工作懈怠甚至是抵触节目主持工作之类的问题。这无论是对节目主持人是否能够长久工作,还是对其个人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是良好节目状态的又一重要价值。

2 节目主持人的不良节目状态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而产生一定情绪,甚至会因为非常小的事情使自己内心波澜起伏、心理不安、情绪不稳等。节目主持人也同样如此,但其承担的是一个面对“虚拟”电视观众进行节目播报、节目主持的角色,由此要求其更要注意自己的节目状态问题。

根据笔者的经验,节目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良节目状态:一是会出现强烈的紧张心理,或是觉得自己准备工作不充分,或是觉得自己即将面对一个知名专家、大牌明星或者是不容易沟通的嘉宾,亦或是莫名其妙的紧张等。一定程度的紧张对增强自身注意力,强化对节目主持工作的投入程度具有重要价值,但过度的紧张则会影响到观点建构、语言表达与情绪的控制等,对于节目主持人十分不利;二是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即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整个人的心理与情绪处于一种过度放松而出现的“游离”状态,具体表现为思想混乱、不知所云等。这往往与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直接相关,如果没有休息好,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往往会出现此类问题;三是会出现过度的心理、情感与情绪问题,即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因为对某一信息内容所产生的思想、情感过于投入,而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和自我调节,由此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情绪表达。诸如2016年6月26日,黄健翔在解说世界杯1/8决赛的过程中,因为过度兴奋的解说而遭到诸多人诟病,甚至不得不离开央视;2008年5月19日,陈鲁豫在直播全国默哀悼念地震遇难同胞节目时泣不成声,随后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向观众道歉等。这主要是基于部分主持人在不自觉间偏离了对节目主持工作的定位,而将个人情绪带入节目主持活动,从而产生不应有的语言或是情绪行为。四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因过度注重个人用词、语言组织、气息控制、表达节奏等技巧性问题,而失去对节目本身内容、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的关注,从而出现语言流畅而思想空洞甚至是语言表达矫揉造作等问题。这不仅无法使观众有所收获、有所启发,而且会产生强烈厌烦、抵触情绪。正如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所说的:“想技巧和形式而离开所播内容这就是杂念在干扰。如有的播音员到话筒前还想气息对不对,声音这么发不好,小腹怎么没使上劲儿……这样怎么能不失败呢?”

3 节目主持人自我状态的调节方式

正如上文所说,每个人都会因各方面问题而产生一定情绪,但节目主持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加强自我状态调节,由此呈现出能够为广大观众满意的节目作品。

针对当前节目主持人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几种常见性的不良状态,文章建议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我状态调整。首先是采用生理调控法,即大口吸气,如果无济于事,则再深吸一口气、屏气,再缓缓地呼气,同时有意识的收缩腹部的肌肉等,以此达到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僵化的声音和气息。另外,主持人如果提前感受到心理过度紧张或者是“不在状态”,则可以“调调弦”,即在话筒前播上一段话,调调自己的心理、情绪和声音,提前适应这一工作状态。如果仍然不见效果,可以通过换一个环境或是与朋友、同事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激发精神状态,以求在随后的工作中能够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进行节目主持活动;其次是采用心理诱导法,即适当提醒自己这仅仅是一个常规性工作,顺利完成即可,或是告诉自己,现在的表现就非常好,保持这种状态即可,亦或是告诉自己这不是真实的直播,而是录播,如果不行,可以重新再来等,由此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等。这也是节目主持人所经常使用的一种节目状态调节方式;第三是可以营造出一种“语境感”或是“对象感”,使自己犹如在真实的社交情境中,面对真实的观众进行语言表达活动,以此增强自己对节目主持的投入程度,强化自己语言表达的亲和力,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思想和观点等。这对于解决节目主持人偶尔“不在状态”“过于懈怠”之类的问题具有良好效果;第四是节目主持人需要培养一定的不受干扰、不受外界刺激的心境,尽可能不让外界因素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主持人赵忠祥曾说过:“电视播音员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丧失了镜头前的新鲜感,缺乏新鲜感就丧失了激情;丧失了激情,就会使观众、听众看到一个对工作与生活没有兴趣的形象。感情一要自然,二要充实,缺一不可。在话筒、镜头前的振奋感和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一样,要有跃跃欲试、不可按捺的激动与激情,并且使此种激动与情绪始终属于自我控制范围之内。”这充分说明了节目主持人始终保持强烈的新鲜感与工作热情,而且又能够将其控制在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基于此,节目主持人应深刻认识到节目状态调整的重要性,明确其常见的问题,据此有意识地形成一套对自己切实有效的节目状态调整方式。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需要节目主持人持续的训练与积累。

参考文献:

[1]郭红玲.非节目主持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1.

[2]武小飞.试论电视直播节目主持人“状态”[J].群文天地,2012(2).

[3]杨洪.主持人如何在广播直播中保持良好状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2).

作者简介:孟捷(1986-),女,汉,山西太原人,本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