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研究
2016-04-28郑惠青
郑惠青
摘 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的注意力日益被微信、微博等各类社交和新闻资讯APP所吸引,受众的媒体选择及节目选择日趋多元化。但实际上,成长于传统媒体的节目主持人尚未转变互联网观念,形成互联网思维,部分节目主持人仍固守传统的主持方法和互动形式,这限制了节目及主持人的影响力和后续发展。因而,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出发,概述了目前节目主持人在品牌化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 全媒体;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018-01
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传播媒体的鉴赏能力及受众的个人爱好都呈现出分化的现象,单一形式的节目再也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介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各类节目形式日益翻新,节目内容也日益多元。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是节目风格的塑造者及体现者,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指标。其风格不但能提升主持人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影响着观众对节目的接受度和忠诚度,及节目的品牌化塑造。因此,节目主持人需通过塑造个性化的独特主持风格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吸引忠实粉丝,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在全媒体时代为节目争得一席之地。
1 当前节目主持人在品牌化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结构单一,主持视角范围狭窄
在分众化时代,较高的文化素养不但能够充分展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使节目内容丰富有料,而且还可以满足差异化受众群体的需求,打造独树一帜的主持风格。但许多节目主持人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首先,部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视角范围比较狭窄,知识结构单一。许多主持人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通识学习,这导致了其主持力度不够深厚;其次,节目主持人也欠缺后续的学习提高。主持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更应该积极学习新鲜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素养,多多关注社会现实,这样才能与观众心理上更为接近。
1.2 主持风格模式化明显,缺乏人格魅力
目前,我国的节目呈现出一窝蜂的扎堆现象,节目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同时,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也呈一窝蜂式的相似。尤其是许多谈话类节目的主持模式,主持人大多都是知性沉稳型,身体姿势优雅,声音亲和有加,问题也是中规中矩,这种千篇一律主持风格过于模式化,刻板老套,很难在全媒体时代得到观众的喜爱。另外,部分主持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在录制节目时过于依赖台词提示器或手稿,一旦节目需要有与观众互动的环节时,主持人就手足无措,这样的主持人也很难塑造起人格魅力。
1.3 主持人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的缺失
节目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其作用不仅仅是传播节目知识,给公众带来欢乐,在很大程度上节目主持人还担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和价值观念。新形势下,受众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早已不单单是相貌端正和字正腔圆了,还需要主持人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内涵。但某些主持人台上台下的形象存在差异,台上看起来一本正经,正义感十足,但其私德却为人诟病;还有部分主持人,个人素养欠缺,主持力度不够,只会插科打诨,娱乐嬉笑,缺少文化修养。
1.4 缺少媒介素养,难以形成后续影响力
当前,节目主持人与受众的沟通渠道早已不再局限于节目本身,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公众和主持人的交流及沟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路径。但部分节目主持人仍固守传统观念,认为自身要与观众拉开距离,这样才能保证其权威性和神秘感。故而,节目主持人并不重视对其微博等帐号的管理及营销,这不仅仅浪费了在品牌化塑造方面具有强大作用的互联网资源,还限制了受众与主持人的互动方式,影响节目及主持人的品牌化塑造。
2 全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的主要措施
2.1 不断拓展知识面及文化修养,为品牌化塑造打好基本功
深厚的文化素养及渊博的知识结构是节目主持人坚实的垫脚石,尤其是在当今节目选择多元、观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主持人的文化内涵也应有相应的提升。
首先,节目主持人要做好本职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播音基本功练习,注重发音准确、遵循语法规则,不断提升普通话水平,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其次,节目主持人要锻炼自己,使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历史、心理、社会、文艺、外语等各方面的学习积累,这样才能提升个人魅力。如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一直笃学好古、孜孜不倦,这造就了他渊博的学识和个性化的主持艺术。因此,在做节目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深刻但不呆板、幽默又不乏味,深受好评。这样的主持人不仅让受众得到了信息和知识,强化了受众审美意识、审美功能,还塑造了独有的品牌形象。
2.2 注重情感的掌控和语言技巧,打造独树一帜的主持风格
第一,节目主持人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学会互联网用语。网络语言具有轻松诙谐的特点,它往往伴随着对时下事件的吐槽或者自嘲,因而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为网民们所喜爱。主持人可以适当使用网络语言,这样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和趣味,与受众更加接近。当然,树立个性化语言风格并不是让主持人脱离节目宗旨和群众需求而自由发挥,而是要求主持人能够深刻把握节目定位,能灵活的运用个性化语言,在不偏离客观事实和栏目主旨的同时,能够展现个性化语言魅力。
第二,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听众不自觉的放大,所以必须掌控好情感表达。主持人在主持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感受和需求,以真情打动听受众。但是不能过分渲染情绪,给人矫揉造作的印象,使观众产生反感情绪。
2.3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善于说百姓话、讲百姓事
节目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有时候不仅代表着个人,它还代表电视台、电台或者网站,因此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
一方面,节目主持人要自觉肩负起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如天天向上的节目制片人及主持人汪涵就一直致力于向大众展现中华的传统礼仪及诗书礼乐。在其节目中还专门设置了“中华礼仪之美”的原创板块,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中华礼仪。另一方面,节目主持人还需要为普通大众代言,善于以百姓的视角讲百姓的故事。在进行主持时,要加强与不同受众群体的交流沟通,学会以观众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从而以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的姿态走向大众,营造良好的与观众交流的和谐氛围。
2.4 加强对社交化媒体的使用,形成广泛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社交化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互动性和传播力,因此愈来愈多的节目及主持人认识到了社交媒体在品牌化塑造等方面的优势,纷纷开通了官方账号。首先,节目主持人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学会用社交化媒体与观众互动,拉近观众与自身的距离。社交化媒体具有评论、转发及点赞等互动功能,受众可以针对节目及主持人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受众就不单单是接受媒介,还转变成了传播媒介。这会对主持人的品牌化塑造产生助推力;其次,社交化媒体允许多种传播形式,不单单包括文字、音频、图像,还可以用视频传播信息。因而节目主持人要学会使用多种传播手段,以丰富的传播形式,来达到与受众互动的目的。
3 结论
全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在品牌化塑造方面面临着内忧外患。于内而言,节目形式与受众选择的增多,要求主持人的才艺也要多元化;于外而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媒体融合已经全面展开,要求节目主持人也必须适应网络潮流。故而,节目主持人不单单要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更要注意学习互联网知识,学会社交媒体的营销,进而推动自身的品牌化塑造。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探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2]马浩.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微博形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牛英豪.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发展的瓶颈与突破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