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概念的界说
2016-02-28唐蓉
唐 蓉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主持人”概念的界说
唐 蓉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节目主持人这一概念的界定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毕一鸣在《西方传播学理论与节目主持人》中作的认真探源,但并不是给“主持人”下定义。第二种是晓阳在《探索我国主持人的成长之路》中对“主持人”的界说:“应当是集采、编、导、播于一身的节目制作者。”汪学起在《广播节目主持人探源》中说得更直白:“‘主持人’应具有‘主持权’,即从节目的构思、统筹到审稿权。”第三种是陶皆良在《节目主持人散论》中说:“我个人意见节目主持人适用于窄概念,仅指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那些以个人身份,出面主持和代表某一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专栏)和受众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从无线广播诞生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节目主持人。通过他们的经历可以看出,作为传播者的节目主持人,他们没有必要,也不一定是节目班子的负责人或掌管人,每件稿子也不必亲自来写。但他们能与记者、编辑和领导密切配合,主持出了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特点的节目,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受到深刻地教育。我国广播电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受到广大视、听众喜爱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他们从原来的职业起步,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辛勤地耕耘主持人节目,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出,“集采、编、播于一身,具有构思、统筹到审稿权,”并不是我国主持人的基本内涵和界说。应该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个人身份负责出面掌握或处理某一固定节目(专栏),与受众进行感情交流互动的人。
节目主持人;概念;广播电视
节目主持人这一概念的界定在我国广播电视理论界众说纷纭,就目前来看,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是:《中国广播报》1988年40期载文:“1952年是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之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米克尔森挑选具有丰富记者经验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报道这一年的美国两党大会。米克尔森和制片人唐·休伊特为了更有力地报道这次大会,打算让最强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接起来,高度概括一番。休伊特把他的这种设想比作体育运动接力赛跑中的最后一棒(英语为Anchorman)。休伊特借用了这个名称,释义为主持人。于是,沃尔特·克朗凯特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为了阐明这个名称的来历和主持人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已经萌芽,毕一鸣在《西方传播学理论与节目主持人》文章中做了认真探源。但这仅是对“主持人”这一词的探源而已,并不是给“主持人”下定义。
第二种是晓阳在《探索我国主持人的成长之路》一文在“对‘主持人’含义应作界定”中说:“既然称之为‘主持人’,顾名思义,那就不仅应当在前台(荧屏上)起到主持作用,而且在后台(荧屏后)也应当真正发挥其对节目的主导作用。否则,那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外在的、表象上的“主持”而已。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主持人,应当是集采、编、导、播于一身的节目制作者。”汪学起在《广播节目主持人探源》一文中说得更明白:“现在,国内对‘主持人’的具体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但大体上逐渐趋于一致;由某一人(也可几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专门负责某一节目,定时播出;集采、编、播于一身,(也有依靠编辑、记者采编,自己主要负责广播,充分合作),以第一人称出现,形成独有的风格。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主持人’应具有‘主持权’,即从节目的构思、统筹到审稿权。这些就是‘主持人’的基本内涵。”这里讲的,是主持人应具备的条件和权利,并不是给这一概念作界说和定义。
第三种是陶皆良在《节目主持人散论》一文中说:“我个人意见:节目主持人适用于窄概念,仅指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那些以个人身份,出面主持和代表某一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专栏)和受众进行感情交流的人。”应该说,这是给“主持人”这一概念下了定义,但却犯了“给概念下定义,不应当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这里姑且不说给“主持人”下定义的方法对不对,是否违反了哪些规则;只想就第二种解释谈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从无线广播诞生到荷兰艾迪·勒达兹主持对外广播的“快乐的电台”节目以来的80多年间,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如美国被喻为“成功地开创了广播史上最引人注意的新闻广播评论的新局面”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人汉斯·冯·卡尔登邦,“一个杰出的消息综合人和解说员”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法国被喻为“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谈吐幽默”的电视主持人贝尔纳,英国广播公司聘请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作关于人类起源系列片节目主持人等等。至于他们是否“集采、编、播于一身”,具有“构思、统筹到审稿的主持权”,我们不清楚,但从以下事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沃尔特·克朗凯特说:“现在广播员(主持人)有支持他的机构,有成百位记者采集新闻和有关资料,有各种消息的来源和手段,包括发自城镇的报道,还有现场记者的报道,有背景情况的报道,以及旧的资料影片等等。总之,我们拥有的多于播出的内容。”在他所主持的《晚间新闻》节目中,有24人为他提供消息来源,他本人也收集大量资料。著名法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莱昂·乔特隆在叙述自己从事的工作时说:“新闻像雪片一样飞来,我先全部浏览一遍,从中筛选出重要的,但我决不猎奇,随后,我把每条要闻翻来复去阅读20遍,为求把握一切细节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最后,我自己动手起草节目提纲和播音稿。”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做为传播者的节目主持人,他们没有必要,也不一定是节目班子的负责人或掌管人,每件稿子也不必亲自采写,就连克朗凯特最早也不是节目负责人,只是因他资深名望后,才擢升为编辑主任。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从中央到地方,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受到视、听观众喜爱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他们从原来的职业起步,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辛勤地耕耘着主持人节目园地,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亦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开始走向成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据了解,我国大多数节目主持人都不是节目负责人,也没有集采、编、播、导于一身,也没有从节目的构思、统筹到审稿的充分权力利。但他们能与记者、编辑和领导密切配合,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刻苦钻研和探索,以其独特的气质、魅力、形象、风度和学识等赢得了声誉,在受众心目中树立了美好的形象。我们不能说,因为他们没有“集采、编、导、播于一身”,没有“主持权”就不是节目主持人吧!
另外,在我国的工矿企业和广大农村,都有许多企业广播电视台和乡、村广播电视站。这些台、站,由于人手少,时间紧和任务重,许多播音员都担负着采稿、编辑、审稿和播出等项工作,同时也主办许多栏目,真可谓是“集采、编、导、播于一身”,具有对节目从“构思、统筹到审稿”的绝对权力利,在台前和台后都起到了主导作用。他们有的所主持的一些节目,确也受到所在单位、地区听众的欢迎;但是,他们并不具备节目主持人的条件,也不属于节目主持人的范畴。我们能说他们就是节目主持人吗?
当然,节目主持人能够集采、编、导、播于一身,有着绝对的主持权,对办好节目,发挥本人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培养独立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的国情不同,在价值观念上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不能全盘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和标准,而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主持人。这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掌握舆论导向,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要有较高的品质修养和业务知识素质,要有务实、创新和奉献精神。这些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节目主持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如果沃尔特·克朗凯特来我国当主持人,他可能就“凯”不起来;如果靳羽西来我国主持“正大综艺”节目,恐怕她连姜昆都不如。这一点,她自己都承认。再就是,作为节目主持人,应该熟悉和掌握采、编、导、播等项业务,重点的稿件应由自己采写,但并不等于把记者、编辑的事情都集于一身,一是不可能有这样多的精力,二是也不必这样做,编辑、记者的事他一人都干完了,还要编辑、记者做什么?另外,主持人在台前主持节目,不管其成功与否,都凝聚着后台许多记者、编辑和领导的智慧和心血,大家共同为节目构思筹划,领导把好稿件的审理 ,使主持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稿件和前台工作,这无疑是件好事情。如果真正把采、编、导、播集于一身,有着节目构思、统筹和审稿权力,那才使主持人不得自由,成天疲于奔命和战战兢兢,对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专场,是没有多少好处的。
综上据述,我们可以看出“集采、编、导、播于一身,应具有构思、统筹到审稿权”并不是我国主持人的基本内涵和界说。我国主持人这一概念的定义应该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个人身份负责出面掌握或处理某一固定的节目(专栏),与受众进行感情交流的人。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还是一项年轻的事业,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也才是近30年的事情,还比较稚嫩,其理论研究还属薄弱环节。由于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在本文里所说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主观、片面和不妥当的地方,甚至错误,都敬希同仁们批评、指正。
唐蓉,女,一级播音员,曾任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四川经济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现在四川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部工作。先后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我国西部广播业经济该怎样面对新世纪”等论文,曾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