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如何走在前——以宁夏公共频道《直播60分》栏目4G直播为例
2016-02-28李晓峰
李晓峰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如何走在前——以宁夏公共频道《直播60分》栏目4G直播为例
李晓峰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类新闻也呈现出节目形态老化,内容空洞无味,年轻受众流失和收视率连续下滑的问题。民生新闻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如何使民生新闻在坚持“民情、民意”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瓶颈?本文试从4G直播为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新媒体;民生新闻;媒介融合
从2002年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诞生至今,民生新闻的发展已经进入走过了15个发展年头。这期间从民生新闻衍生出来的记者帮忙节目、拍客新闻节目、热线互动新闻节目的不断兴起,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新闻人的努力。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民生新闻收视份额下降,急需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1 融合各媒介之所长,整合资源生产更优质的新闻内容
为了体现大时段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优势,宁夏公共频道决定进一步推动现有节目资源的整合,通过增加自办栏目的体量来提升节目的影响力。2014年9月15日,将原有的民生新闻节目《新时空》和法制节目《法治视线》实现了无缝编排直播,播出时段调整至18:00-19:00,总时长60分钟。这两个栏目的无缝编排直播,开辟了宁夏广播电视台大时段新闻直播的先河。2015年《直播60分》共采制节目365期,21 900分钟,播发新闻7 300多条,播发新闻调查和民生帮办节目1 460多条,其中“4G直播”成为栏目新亮点。周一至周六,每天安排两组4G记者,到新闻的第一现场发回报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场直播。全年共播发4G直播报道700多条,通过4G设备发回4G连线报道200多条。此外,栏目将4G直播与“作风建设热线”结合起来,针对记者调查的突出问题,安排4G记者在直播窗口时间内,深入有关单位和问题现场,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办公,现场给老百姓答复问题。这样的节目形式,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推动了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取得新进展。
2 创新形式,让节目更生动更好看
为了融入新媒体,民生新闻在节目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让节目更具现场感和更强的黏合性。《直播60分》引入“4G直播”报道,每天的节目都能够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就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等,同步报道。2016年1月5日,宁夏贺兰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301公交车纵火案”,造成17人遇难。案件发生后,栏目组第一时间派出两路4G记者,一路赶往案发现场,另一路赶往医院进行现场直播。与时间赛跑,现场记者源源不断地发回报道,案件的最新进展、伤者的救治情况、相关部门的权威信息发布,第一时间通过电视进行直播,观众在第一时间获知最为权威的声音,网络及社会上的谣言不攻自破。尤其在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后,4G直播记者全程直播了整个抓捕过程和警方的案情通报,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获得了真实的案件信息,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
3 加大监督力度,提升节目服务百姓生活的水平
要与新媒体融合,就要实现多屏互动,进一步扩大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加大对受众的服务,甚至是点对点的服务。正是《直播60分》栏目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力,节目也受到了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2016年上半年推出的“作风建设热线”“老赖曝光台”“执行现场”“记者调查”等版块,栏目与自治区纪检委合办了“作风建设热线”专栏,对相关部门作风建设问题进行明察暗访,4G记者现场问政,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与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合办了“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对老赖进行曝光,跟踪报道执行过程,推动案件的执行;与自治区司法厅合作“法律援助案件追踪”专栏,全面报道案件审理过程,促进案件公开透明,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与自治区信访局合办“民生与信访”专栏,跟踪报道信访疑难案件处理过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推动事情的解决;与自治区安监局合办“安全第一线”专栏,紧抓生产领域安全隐患不放松,在舆论监督之下,使一个个老大难的安全隐患得到解决。《十年退耕还林成果危在旦夕》《马家滩征地补偿问题调查》等节目播出后,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栏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同时,通过4G直播的形式各部门敢于直面问题的工作作风更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4 融入新媒体,实现节目跨平台发展
在新媒体突飞猛进的今天,民生新闻节目也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直播60分》微信订阅号是《直播60分》栏目在新媒体领域的尝试,《直播60分》微官网是栏目基于微信平台推出的栏目官网,为观众与栏目互动提供了平台。微观网分为“一帮到底”“我要拍”“今日热点”等板块,打破了微信公众号每天只能推送1次的弊端,实时推送最新的新闻;同时,观众也可以在互动板块留言,向栏目提供新闻线索,讨论话题等。微观网推出近2个月的时间,访问量超过10万人次。实践证明,只有与新媒体相融,让节目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让各个终端的受众相互黏合,实现互动,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才会更广,影响力才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