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专业课堂教学传播效果研究
2016-02-28胡畔
胡 畔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系)
高校新闻专业课堂教学传播效果研究
胡 畔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系)
为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笔者结合自身从教以来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探索如何创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堂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指出问题,提出策略,以期对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有所裨益。
高校;课堂教学;传播效果
高校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就提出了“5W”模式理论,认为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五要素。而高校课堂教学的传播流程是:传播者(高校教师)将传播内容(教学信息)进行编码,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教学工具)传播出去,传播对象(学生)接收传播者所传出的信息,从而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传播效果)。
1 高校新闻专业课堂传播的内涵特征
高校新闻专业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这是一种具备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三种传播属性的传播行为过程。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传播行为主体是具有从事教育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由专业教师组成的具有开设新闻专业资质的高校;第二,从中观层面上来看,新闻专业课堂传播效果是由一个个小的群体组成的,在新闻业务课堂上,可以由学习小组进行信息交流、传播与共享的过程。
2 高校新闻专业课堂教学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1传播主体
传统意义上认为,在高校教学课堂中,教师是传播主体,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并不是单向的传播过程,而是师生间、学生间双向互动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更像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但由于新闻专业学科的开阔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把关人”角色不可或缺。新闻专业知识庞杂,教师如何筛选教学相关信息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作为传播主体的首要任务。
2.2传播内容
高校课堂教学的传播内容就是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内容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符号信息,包括文本信息和语言信息。文本信息是大纲规定范围内,基于教材的相关教学知识;语言信息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知识转化成教师的语言内容。如何将授课内容生动、准确地表达给学生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2.3传播媒介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在高校中广泛运用。尤其是新闻专业,因其学科的内容丰富,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手段运用更为广泛。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播媒体只是辅助作用,运用得当会使课堂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2.4传播对象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传播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信息接收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动的个体。善于发问、敢于发问、喜欢思考是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普遍特点,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是传播对象学生与传播主体教师共同达成的,而并非是“靶子式”的传递。
2.5传播环境
环境是主体周围与主体密切相关的一切要素构成的体系。高校课堂传播的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
硬环境是指构成课堂教学的物质条件;软环境是指构成课堂教学环境的非物质条件。
在高校新闻专业课堂上,由于授课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构成相对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营造一种更为良好的传播环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 优化高校课堂教学传播效果的策略
3.1课堂传播主体的素养修炼
由于新闻专业学科的现实关联度大,作为传播主体的新闻专业教师要时刻站在学科的前沿。在具体授课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新闻热点为学生提供有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3.2课堂传播内容的精简提炼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在筛选内容的时候更应做到突出重点,内容精炼,案例的列举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3课堂传播媒介的选择
传播媒介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在选择媒介时,应根据具体课堂教学内容,切忌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只依赖现代化教学设备。
3.4课堂传播对象的素质培养
高校新闻专业教师要注重新闻专业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培养,重点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如何使学习效果最大化,更需要课堂内容的课下延伸。新闻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科的庞杂性,良好的学习能力,而对新事物接收能力更为重要。
3.5课堂传播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除了学校硬件条件的保障以外,更是师生学习过程中共同营造的。教师起到的是主导作用,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相长的过程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1]何善亮.有效教学的整体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哈尔滨体育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2015Z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