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2016-02-28王新民商洛市商州区妇幼保健院陕西商洛7260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肌注乙肝病毒

王新民(商洛市商州区妇幼保健院陕西商洛726000)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王新民(商洛市商州区妇幼保健院陕西商洛726000)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及观察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显著性意义。方法:对待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无孕期并发症的156例孕产妇及产儿,实施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技术应用与观察,待产孕妇自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u预防宫内感染,新生儿生后2h内肌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100u,与此同时在另侧上臂肌注重组乙肝疫苗10μg,并在加强注射后生化分析。结果:接受联合母婴阻断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达到95.51%。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应用;效果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最主要传播途径之一[1],它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儿童中众多的乙肝病毒感染及携带者,极大的威胁着我国出生人口的质量,且也是导致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在围产期因母婴垂直传播HBV感染者约70%患者演变成慢性乙肝,其中约25%的慢性乙肝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2]。因此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技术在临床应用有极显著性意义,我院根据HBV母婴传播途径,实施产前、产时及产后三个阶段的母婴阻断预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商州区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待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无孕期并发症的156例孕产妇及产儿,实施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技术应用与观察。孕产妇产前两对半检验其中大三阳93例,占59.62%。小三阳63例;占40.38%。

2.材料: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采用河南新乡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剂量为100u/支,批号201011015和201204007,效期分别为2013年10月、2015年3月。乙肝疫苗采用北京天坛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基因重组疫苗,剂量为10ug/支,批号201010804、 20110451、201307129,效期分别为2013年2月、2014年4月、2016年7月。注射器采用成都双陆生产,1ml一次性注射器,批号100815、121028,效期分别为2013年7月、2015年10月。

二、阻断方法

1.方法:采用孕期自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u预防宫内感染。

2.分娩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儿科医师进产房,一人接生,一人处理新生儿;如一人接生时,胎儿娩出后更换手套再处理新生儿;断脐时用止血钳操作,以防新生儿皮肤上沾染的HBV从脐带断端进入新生儿体内。新生儿尽早沐浴清洗身上的母血和羊水。尽量减少产程中胎儿损伤。

3.产后对新生儿采取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即新生儿生后2h内肌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100u,与此同时在另侧上臂肌注重组乙肝疫苗10μg,此后1个月内再次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u,1个月、6个月再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各1次。HBeAg阳性的产妇所生新生儿给予人工喂养,其余的给予纯母乳喂养。

三、结果

新生儿6个月后复查其中HBsAb阳性123例,占78.85%;28例未产生HbsAb,占17.95%;HBsAg阳性5例,占3.21%。18个月后复查HBsAb阳性者149例,占95.51%;HB-sAg阳性5例,占3.21%;2例未产生HbsAb,占1.28%。5例HBsAg阳性患儿其母亲均为大三阳,调查其母亲病史有明显的乙肝家族聚集性。经过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的阻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达到95.51%。

四、讨论

我国血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HBsAg携带率为9.75%,目前全国约有6.9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有1.2亿人长期携带HBV,估测现有慢性乙肝患者超过2000万,乙肝患者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4]。根据我院2011年以来实施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技术应用与观察:经过全程阻断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仅为3.21%,均为乙肝大三阳孕妇所生新生儿,且有家族聚集性,阻断总有效率达95.51%。因此可以看出,乙肝是可以有效预防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其母体乙肝病毒含量的高低呈正相关;产时的预防特别重要,接生单位必须做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掌握好顺产及剖宫产指征、新生儿的处理及产后母乳喂养问题;产后的主被动联合免疫是关键[5]。

目前,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技术已在我国各级各类助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我院妇产科依据母婴阻断技术方案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的母婴阻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项技术应在各级助产医疗机构大力推广,以有效阻断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对于一些免疫阻断失败的病例,所采取的机制及对策,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1]李立明.流行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8

[2]李小毛.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救治的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58-561;561-568

[3]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5

[4]袁平戈.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肝博士,2014年第1期23-24

[5]黄文伦.陈寿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63

R512

A

王新民,男,流行病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管理及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肌注乙肝病毒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