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通知

2016-02-28

西宁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业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2016〕10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园区管委会:

《西宁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6月13日

西宁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推进我市以“去贫困、保供给、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方向,拓展“供给限于经济”“供给等于生产”“供给依赖市场”的理念,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去贫困、保供给、降成本、补短板。按照省委“131”总体要求和市委“12315”总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以深化农业改革和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以聚集先进生产要素为重要手段,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为根本途径,构建高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确保以“菜篮子”为重点的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功能,优化区域布局,坚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菜篮子”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以“菜篮子”为重点的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二)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综合考虑生产力水平、主导产业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合理划分需求类型和需求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分类指导,不搞强行推进。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等多领域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加大“互联网+”、物联网、电商等新技术新理念推广应用,加大节本增效技术和循环发展模式创新,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坚持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功能,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种植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达农产品物流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不断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生态维育保护功能。

(五)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和新型经营业主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主要目标

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为主要目标,稳定粮油生产,大力发展蔬菜、中藏药材、饲草料、肉牛羊、家禽、奶牛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一线四川”设施农业、“一带三区”特色生态畜牧业布局,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品牌。提升农牧业物质装备的技术水平、农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和都市农业的生态效应,建成与都市功能定位相契合,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菜篮子”重要供给区、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和城郊生态休闲庄园,基本实现“一个领先”“两个拓展”“三个转变”“四个能力提高”,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领先:在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领先作用。

两个拓展:拓展农业产业功能、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三个转变:农业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增量提质型转变;农业生产由依赖物质消耗为主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机制创新转变;农业发展由单纯依赖种养业发展向种植、养殖、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四个能力提高:提高优质农产品市场保障能力、提高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驱动能力、提高农业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统筹带动示范能力。

具体目标:

(一)脱贫攻坚。到2018年,实现3个贫困县、330个贫困村退出,7.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现在的7%降到3%以下。

(二)高效农业。“十三五”时期,一产增加值保持5%的递增速度,高效农业比重达到5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三)生产保供。“十三五”末,生产蔬菜85万吨,肉类10.5万吨,牛奶20.5万吨,禽蛋2.4万吨,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8.5%、35%、34%、40%。

(四)农业装备。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全覆盖,农业装备水平基本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以上。

(五)产业升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64%,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覆盖率达到80%。

四、重点任务

围绕去贫困、保供给、降成本、补短板,全面落实“1+8+10”扶贫政策措施,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推进的扶贫攻坚大格局。加快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一)去贫困,发展特色产业增收

全面落实《西宁市脱贫攻坚行动方案》,精准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针对贫困户产业选择零碎、多样,产业发展难落实的实际,坚持“一户一法、一村一策”的扶贫产业发展原则,充分利用产业扶贫资源,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积极参与带动扶贫攻坚,实现扶贫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统一、融合。按照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的要求,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围绕西宁市“一线四川”蔬菜发展和“一带三区”畜牧业发展格局,促进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形成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支持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乡村餐饮旅游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每户都有1项稳定增收项目,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牧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支持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发展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商贸流通等新型产业和焜锅馍馍、酸奶、刺绣等特色产品,更好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稳定增加收入。到2018年,实现每个贫困村有1项优势主导产业,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社和1个互助资金组织,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1人加入农民合作社,强化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带动增收。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三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牧民增收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1.6万户、5.7万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二)保供给,增加菜篮子产品产量

认真落实市委“向高效农业要产量,向科技农业要品质,向精品农业要效益,做优设施农业”的要求,稳定粮食生产,抓好“菜篮子”建设,为城市提供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提升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综合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多种消费需求。

1.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化发展要求和“川水现代都市农业带、浅山精品农业带、脑山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带”的区域布局,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循环农业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升级。稳定粮油生产,大力发展蔬菜、中藏药材、饲草料、肉牛羊、家禽、奶牛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养殖业“三退三进”(即:退出散养,进入规模;退出村庄,进入山区;退出庭院,进入小区)。在湟源县“粮改饲”试点基础上,向湟中县、大通县延伸,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以草促牧。在现代都市农业带建立一批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高产创建示范区,着力构建“一线四川”设施农业、“一带三区”特色生态畜牧业布局,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2.提高设施农业建设水平。围绕“菜篮子”产品季节性、结构性产需矛盾,重点突破冬季生产瓶颈,增量提质,提高自给率。“十三五”期间,建设智能全玻璃温室40万平方米,节地型温室3000栋,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万亩,温室蔬菜产量达到25万吨,占总量的45%以上;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5家,规模化生态牧场20家,畜棚2万栋,牲畜存栏达到335万头,牲畜出栏达到307万头。力争设施农业总技术水平、生产经营水平、劳动力比较效益达到全省先进行列,促进“菜篮子”均衡供应能力显著提高。

3.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做强大通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结果在西北地区排名提高两位。创建湟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湟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西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城北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形成示范园互为借鉴、互相补充和竞相发展的格局,积极探索“第六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成为西宁市乃至全省农业发展新业态,农民增收新亮点,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4.提升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改良品种,提高生产能力。围绕全省构建“三区一带”农牧业发展格局,打造粮油、果蔬、畜禽生产三个全省“百亿元”产业,到2020年,粮食总产57万吨,油料总产9万吨,蔬菜总产85万吨,在全省占比分别达到23%、30%、50%,均提高一个百分点。种植优质牧草65万亩,肉类总产量达到10.5万吨,牛奶产量达到20.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2.4万吨,在全省占比分别达到25%、50%和50%以上,分别提升1.5-3个百分点。通过扩大蔬菜生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主攻淡季、增加产量,实现品种多样、质量安全、供应趋于均衡,进一步缓解全市蔬菜冬春短缺、夏秋过剩的季节性矛盾和主要农产品结构性矛盾。

5.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点5个,省级示范点10个,建设休闲农业园区2个。三县结合各自特色,建设具有区域优势和现代农业发展优势的休闲农业示范县,形成集特色种植养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采摘观光及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群,满足城市居民多层次物质文化需要。

(三)降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物质技术装备支撑,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引进应用的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发展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持推进家庭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提升农业装备水平,降低劳动成本。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引进推广,引进高标准智能温室建设技术,进行对比试验。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提高单位产量。结合设施农业发展,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在现有的日光节能温室中,加快推广温室水肥一体化、小型耕作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提升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成本。2020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63%以上。

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土地成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土地依法、有序、合理流转,大力发展土地托管、订单生产等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实现连片耕种,通过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开展联合营销等方式发展联户经营,提升土地经营规模效率。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降低土地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产出效益。

3.发展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深入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电商进农村”“电商进社区”,促进农村物流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制度,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农村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促进农畜产品营销服务,降低流通成本。

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十三五”时期,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名;新建家庭农场100个、家庭牧场100个,扩建家庭农牧场40个;创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个,创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0个,创建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0个,规范社1500个;创建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群众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支持以镇村、集中连片基地、同类产业为单位,建设区域性农业服务综合体。大力培育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发展良种种苗繁育、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粪污集中处理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建设蔬菜保鲜库、马铃薯贮藏窖、农机场库和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鼓励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产出效益。

(四)补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和安全消费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提升耕地质量。三县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万亩,完成耕地质量提升改造3.5万亩。每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面积35万亩,推广面积75万亩。推进节能、节地型新型温室建设,提升设施利用水平和土地产出水平。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组织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争地产农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100%。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畜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完成“三品一标”产品认证200个以上。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打造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优势生产区域。建立湟源马牙蚕豆,湟中蚕豆、油菜、马铃薯和大通马铃薯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面积96万亩。培育5000亩以上生产规模的“大通老爷山”“湟中亿川”“湟中瑞青”“湟源沐园”“国良蔬菜”等10家生产基地;1000亩以上生产规模的“惠田”“葛源”“召荣食用菌”“青海众荣”等10家生产基地。不断提升品牌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益。

4.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产业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大力扶持和培育特色农牧业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1-2家牛羊肉加工骨干型企业,2-3家绒纺加工企业。积极打造湟源县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在大通县、湟中县逐步形成油菜籽加工规模大、中、小相结合,产品档次高、中、低相结合的加工企业布局。到“十三五”末,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0.5-1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分别占全省“十三五”农业规划目标30家和45家的85%和5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5%以上,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提升高原特色动植物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

5.强化农产品销售。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挥供销合作社农畜产品购销服务作用,加强产销对接,创新鲜活农产品营销模式。强化信息体系建设,建立覆盖主要农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鼓励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农超农市对接”和便民直销网点建设。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网络销售,实现与市场有效对接。鼓励“菜篮子”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生产基地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引导和扶持蔬菜分拣清洗、分级包装、预冷处理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菜篮子”产品产业链条,降低损耗,提高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充分发挥保鲜库市场调剂作用,增加地产蔬菜保鲜贮存量,调剂淡旺季供应。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扶持政策体系

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努力争取和落实中央投资和省财政投入,保证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创新政府支农投入方式,建立政府财政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多种投资方式。按照集约有效、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整管并举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以县为主体的财政支农资金统筹整合,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实施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推动实现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双轮驱动”。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各地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保费予以补贴。扩大信贷支农投入,坚持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三农”的投资方向,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鼓励商业银行为农业发展服务。

(二)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完善承包合同,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为开展土地流转、土地纠纷调处和仲裁、完善补贴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

2.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全面落实《西宁市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应用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系统,方便群众查询,利于服务管理。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农合组织、金融机构等社会主体探索土地租赁、土地信托、土地抵押、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土地流转新模式。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按照全国和省上统一安排,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

3.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台账、资源登记报告和财务制度。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农村资源资产交易、抵押、入股等制度规则体系,促进农业资源资本化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资本化进程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三)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整合科研规划和项目、基地、人才等要素资源,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合作,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多元金融、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深入推进以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安全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技术研发攻关,密切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和省、市、县三级科技平台,大力推动智能控制、远程诊断、灾害预警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能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推广的支持和激励机制。

(四)提升人才保障水平

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实施,加快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培养,鼓励农业企业加快科研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以技术水平和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评审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农业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制度,鼓励引导农业科研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研究。加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农村经纪人和村级信息员,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养,开展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育。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农技推广特设岗位(特派员)计划,以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为载体,选拔一批素质优良、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推进“阳光工程”转型升级,重点培训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经营者、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农民合作社组建农业生产实训基地,积极培养农业后备人才。

(五)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推进订单生产和农业电子商务,完善和强化农业信息和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功能。通过统筹现有服务资源共享、规范信息发布管理等方法,进一步夯实农业信息服务设施设备基础。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初步搭建起便捷、高效、集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管理、农业企业监管、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大厅(村级信息服务站)综合管理、农业地理信息展示、农产品价格采集及分析预测等系统于一体的覆盖全市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的无障碍上下联动。进一步扩充建设遥感监测、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为农业的产、供、销,农民的致富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度融合,使西宁成为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示范和引领者。

(六)加大农业资本运作

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方式,引进现代农业资本运作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开展政府支持农业项目资金的股权债权投资模式,侧重对优势、高效产业和先进生产方式的股权投资,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源进入农业优势产业,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行农牧业贷款扶持业务。推进“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授信池”业务,扩大财政贴息政策范围,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扶贫开发为主的各类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发挥西宁农商银行人缘、地缘优势,引导信贷服务领域向农业产业链、产权链、产品链延伸,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2016年起以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贫困户提供增信,发放扶贫小额保证保险贷款,力争到2017年底,使具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够得到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的扶贫小额贷款,有效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山西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原始农业、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