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千年 青海都兰县鲁丝沟摩崖造像调查记
2016-02-28于春席琳
文/于春 席琳
守望千年 青海都兰县鲁丝沟摩崖造像调查记
文/于春 席琳
遗迹所在地远景(张建林摄)
一夜风,吹白了大地。2013年12月15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领队的吐蕃造像调查队抵达都兰县的第三天,老天爷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日间温度骤降到-15℃。7点30分,天蒙蒙亮,队员们鱼贯而出,脚下是咯吱咯吱作响的雪,头上是看不到一丝云彩的深蓝色的晴空。都兰县文管所的张杲光先生把大家带到一家拉面馆子,围坐在火炉旁边等待早餐,商量如何应对这突来的大雪。
此次调查的目的地“鲁丝沟”位于都兰热水乡。摩崖造像距离鲁丝沟沟口约8公里。如果天气晴好,越野车可以涉水渡过察汉乌苏河,沿着崎岖的土路到达目的地。但是,近两日的气温突降,导致察汉乌苏河两岸结满了厚厚的冰层,越野车无法蹚水过河。唯一交通方式只能是步行。县城海拔约3200米,调查目的地海拔约3600米,道路积雪厚约20厘米。张杲光建议放弃此次调查,待到春天雪化而草木还没长高时再进行。队长张建林沉默片刻,又回头来仔细询问了每个队员的防寒衣物和鞋的状况,最后决定:坚持进行调查。
调查队行进中(张建林摄)
当张建林队长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小面馆里骤然一片欢腾。调查队员中除了马东因高原反应身体抱恙留在县城博物馆整理资料外,其余队员对即将到来的雪地调查充满了浪漫的期待。热乎乎的拉面下肚,准备好简单的日间干粮:饼干、鸡蛋、面包、干牛肉、豆腐干,当然还少不了缓解高原反应的良药——可口可乐。
张杲光驾着长城越野车出了县城,艰难地沿着河道绕行到离鲁丝沟沟口最近的一个村子,找了个平坦的雪地,停好了车。队员们从热乎乎的车里出来的瞬间,就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帽子、口罩、手套统统派上了用场,捂得严严实实。为了尽量节省体力,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踩着开路人的脚印前进。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依然还是张杲光,他瘦高干练的身上挂着两个背包,斜跨着一个相机包,偶尔会到队伍最后关照一下队长,抽根烟,聊聊天。
刚进沟,沟口南侧山坡上的一大群墓葬封土就给队员们打了一剂兴奋剂。在大雪的掩盖下,排列整齐的封土就像一个个连环的小山丘,在阳光的照射下画出奇妙的阴影。进沟的路程尚未走到一半,队伍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忙着摄影留念、东张西望、爬高上低的女子组成员远远的落在后面,由胡春勃作保镖监护;张杲光、张建林队长始终心无旁骛地匀速前进,间或停下来抽烟休息,等待落后的队员。
绵延千年的藏文刻石
正午1点15分,经过近4个小时的跋涉,调查队终于来到了摩崖造像所在地的山头下面。“看!”张杲光站在一个石头堆下指着陡峭的山坡顶,“造像就在那里!”他的手势就像一个终止符,队员们不约而同地卸下背包,坐在石头堆上准备休息。不想,低头一看,遍地的条石都是人工凿刻而成,石面上雕刻着密密麻麻的藏文,刚坐下的队员们立刻又弹了起来。
从藏文的字体和经文内容来看,如今堆积在山下的条石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遗存,最早的时代大概是15、16世纪,也有一些近现代雕刻的六字真言、经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调查队也曾经在这片条石堆里,发现了近10件雕刻有吐蕃时期的藏文题记,已被运回西宁进行保护研究。
队员们又重新坐下来,简单地吃了一点干粮充饥。张建林队长拿出珍藏在背包里的可口可乐,却发现可乐已经冻成了冰块。眼看日头偏西,队员们加快速度囫囵吞下干粮,开始登山。
攀登陡崖(胡春勃摄)
石刻立马(右侧)(张建林摄)
守望千年的“石驴”
山坡本来陡峭,再铺上厚厚的积雪,走一步,滑三步,体力消耗严重。不到300米高的山头,登上山腰居然花了接近半个小时。
“看!”张杲光又伸出手臂做出标志性的姿势,往大家头顶上一指:“这就是鲁丝沟的驴子!”顺着手臂的方向,头顶上方几乎垂直的崖壁上,隐约能看到一个横长的阴刻方框,方框内左右阳刻着两匹站立的马。“当地人把这里叫做鲁丝沟,就是因为这里有两头‘驴子’,‘鲁丝’可能就是汉语‘驴子’的变音。”他补充道。
“驴子”所在崖壁下的平台很窄且呈坡状,站立困难,大家都像壁虎一样贴在崖壁上观察:两匹马自北向南并排排列,减地浅浮雕,局部凿痕较清楚,本体轮廓凸出,剪影式,刻画简约,仅表现马膝盖和蹄部,马尾下端以凹槽表现尾毛。无马具等细部特征,为裸马。
以观者角度,左侧马颈部前伸、低头,两前腿分开,基本直立,两后腿微曲,背部中间下凹,长尾下垂,整体造型较为健硕。通长2.75米,高2.2米,浮雕高度1~6厘米不等。右侧马尾部距左马头部2.13米,通长2.2米,高1.95米。造型与左马基本相同。保存状况稍差,两前腿并拢直立,后腿仅前面一条轮廓较清楚,膝盖和马蹄轮廓未刻画完整。马尾和马嘴下有榫眼,方形。马头下自上而下有三个孔隙,中间的孔为牛鼻圈。
这两匹马腿部雕刻出明显的骨关节,雕刻风格质朴粗拙。从崖面和马身石质的风化程度来看,这两匹马的时代应该非常久远。“可能早到公元前后,不会晚于吐蕃时代。这应该是前吐蕃或者前吐谷浑时代的遗物。”张建林队长推测。因为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吐蕃时代的佛教造像,在对这两匹守望着鲁丝沟长达千年的马儿(或者驴子)进行简单测绘之后,队伍又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爬。
清理积雪(胡春勃摄)
吐蕃时期的佛教造像
向上的道路越发艰难,堆积的雪有30厘米厚,上山小道无踪可循。手足并用爬到吐蕃佛教造像所在的崖面下,大家栖息在一棵松树下,或抓着树枝,或抱着树干,勉强站立着。鲁丝沟底的海拔约3600米,树是非常罕见的植物。佛教造像前这两棵直径超过30厘米的大松树,兀然站立在雪地里,就像两根巍然屹立的桅杆,昭示此地与众不同。
第一处造像就在眼前高约10米的崖面上。造像所在区域略呈浅岩厦,中间内凹,两侧向前向外斜弧延伸。岩厦表面粗糙不平,颜色泛红。岩厦内浅浮雕三尊坐像。中间造像体态较大,结跏趺坐,着袒右袈裟。有尖拱形头光简约装饰火焰纹,头戴三叶冠,面部较宽,略称圆角倒梯形。项饰上缀有三个圆形宝珠,左手于腹部结禅定印,右臂自然下垂,手指舒展,结触地印。
三尊坐像的中尊(张建林摄)
两侧造像背光样式、装束特点与中间造像基本相同。左侧造像头部崖面剥落较多,三叶冠迹象和发髻迹象不太清楚,右侧造像黑苔覆盖较严重,透过黑苔,可辨部分阴线刻的造像特征,莲座下似有阴线刻画的向下伸出的一支较粗带叶莲茎。三尊造像头顶均有小伞盖。左侧造像和中间造像之间下部有一人物,可能为供养人,侧身面向中间造像,头微抬,跪坐姿势,穿较宽大的袍服,袖子较窄。右侧造像和中间造像之间下部亦有一供养人形象,但因崖面剥落,仅大体可辨头部和肩部。
因为崖壁积雪冰冻,完全无法攀登,一旦失足滚下山坡必有生命危险。张建林队长进行勘察之后决定:用摄影挑杆将相机高举,寻找一个接近正视的角度拍摄照片,兼用红外线测距仪进行测量。可是,想在积雪陡峭并无下脚之地的山坡上,将摄影挑杆垂直高举并保持稳定谈何容易,几人轮番上阵,终于拍摄到了好的影像。
三尊坐造像龛的南侧山坡上,另有一组三尊阴线刻的如来立像。造像体态较大,南侧造像下部莲座和脚局部或大部被土石堆积所覆盖。调查过程中对覆盖土石进行了清理。造像为阴线刻,身着袒右袈裟,直立姿态。头顶均有小伞盖, 头光均为尖拱形装饰简约火焰纹。跣足。左侧造像有高髻,戴三叶冠,面部整体较短,肩部较宽。左臂微屈下垂位于腹部下方,右臂内屈上举。双腿微分开,站立,双脚相对外撇。座应为仰覆莲座,但莲瓣轮廓大多不清。
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许新国等在鲁丝沟考察时发现该处造像地点。1994年,许新国发表《鲁丝沟摩崖石刻图像考》一文,认为造像为北朝中期吐谷浑人所刻的大乘佛教三世佛。日本学者前园实智雄在唐蕃古道调查中也对造像做了考察,根据造像特征,将三尊坐像的性质初步认定为密教系造像,身份为佛像,时代可能为公元663年吐蕃占领吐谷浑以后(《中国青海乌兰の仏塔——いわゆる希里溝瞭望台について》)。三叶冠、仰覆莲座、筒状髻、小伞盖、火焰纹尖拱形头光等造像特征也直接表明这两组造像时代为吐蕃时期。造像题材与服饰特征与常见的吐蕃时期俗装和菩萨装造像不尽相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举杆拍摄(张建林摄)
线刻立像三尊(张建林摄)
新发现的山洞岩画
大部队在清理、测绘如来立像之时,张杲光和张建林队长顺着崖面向上攀登,山坡接近80°,几无落脚之处。眼看着两人登上山顶,传来一阵惊呼:山洞中有凿刻岩画!由于洞内光线暗淡,崖面上隐约可见“丫”“V”字形的线刻图案。
眼看日头已经斜入山头,张杲光提醒我们尽早下山,在天黑前返回沟口,以免遇到野兽,譬如狼。下山途中,张建林先生一个趔趄,相机不巧重重地摔到旁边的一块岩石上,UV镜立刻粉碎,手也被擦伤。稍作安顿,大家从山坡上坐着向下滑雪,双手作杆,控制速度和方向,下滑的速度飞快。爬了近一个小时的山,滑下来居然只用了不到5分钟。坐在山下的石条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掏出背包里的煮鸡蛋充饥。打开蛋壳时里面掉出冰碴子,用双手焐一焐,将就着吃了。回去还有4个小时的路程,补充能量才能坚持到底。
山洞内的岩画(张建林摄)
最后一抹余辉(于春摄)
月亮下的热水一号大墓(于春摄)
也不知道是减少了左顾右盼还是大家畏惧有野兽出没,回程速度明显加快,雪地上的影子越拉越长。终于,大队伍在天黑前回到沟口。远远地,热水墓地一号大墓的封土在落日的余晖下格外高大,一轮大圆月挂在山顶,泛出冰冷的浅蓝色光芒,映射着雪白的大地。大家不约而同地卸下背包,掏出相机,想把这冰清玉洁的一刻永远保存下来。上百次快门声响起之后,瘫坐在雪地上的队员们手脚发软,难以站立。回首再望沟内,似乎感受到“驴子”期盼的目光,在遥远的山坡上,守望着沟外的这片热土。
(本次调查得到张建林先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西藏东部吐蕃佛教造像——芒康察雅考古调查与研究报告》资助。得到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兰县文物管理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参加调查的人员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席琳、胡春勃;西安工程大学马东;西安美术学院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