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党政一把手须防坠入“地方圈子”陷阱
2016-02-27袁芙蓉
袁芙蓉
毛泽东曾说过:“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历来如此。”并且断言:“除了沙漠,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之后还是这样。”政党有“派”,社会亦有“圈”。人们通常把基于地理位置而形成的人际圈子,称为“地方圈子”。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县(区)党委、政府正职领导。这就决定了所有的市县党政一把手都要异地为官,难免受到“地方圈子”文化的洗礼。处理得好,利党利国利民利己;处理不好,则误党误国误民娱己。如何处理“地方圈子”,对市县党政一把手来说,既是政治智慧的考验,也是执政能力的考验。面对“地方圈子”,市县党政一把手要坚持“三不”原则。
一、“识圈”不“入圈”
圈子自古有之,无处不在,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地方圈子”则是由当地籍贯或在当地工作生活的人组成的各种圈子,分为积极型、破坏型两种类型。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市县党政一把手都是异地交流或上级下派的官员,一到地方,就等于入了“江湖”、触了“圈子”。这时就面临“两难”境地:成也“地方圈子”,败也“地方圈子”,而化解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四头”入手,做到“识圈”不“入圈”。
首先,要熟悉“人头”。党政一把手新到一个地方任职,不要急于融入到其中任何圈子里去,而是要把熟悉“人头”作为首要任务,从四套班子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基层干部群众,都必须了解清楚,做到知人之短、知人之长、知人长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长。这样,就能对“地方圈子”了如指掌,知道有什么圈子、有多少圈子、圈子里有什么人、头头儿是谁、哪些是积极型圈子、哪些是破坏型圈子,以利于在领导工作中运用自如,正面引导,正确处理。
其次,要抓住“由头”。“地方圈子”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有利于工作,用得不好就会阻碍发展。要抓一个“由头”,借以引导“地方圈子”朝积极的方向发展。“由头”有大有小,可大可小,圈中人的一句话,一种行为,偶发的一个事件,某一个时期带倾向性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由头”。抓住这些“由头”,做好正面引导,“地方圈子”才能成为积极的、有用的工作载体,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第三,要利用“劲头”。圈子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形式,本身无所谓好与坏,重要的是圈中人是否正派、做的事是否正义、社会评价是否正面。作为地方党政一把手,要善于引导圈子中积极的情绪,积蓄向上的力量,鼓足发展的劲头,推动当地的发展,造福当地的百姓。
第四,要搞定“头头儿”。用箭当用长,“识圈”找头头儿。“地方圈子”的“头头儿”是整个圈子的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是引领圈子发展方向的关键。对于积极型圈子的“头头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发挥其正能量;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权钱交易、抱团腐败的“头头儿”,要用党纪国法处置,瓦解圈子,破除利益关系网,消除负面影响。
二、“圈公”不“圈私”
圈子思维根深蒂固,圈子文化深入人类基因,圈子利益都是“利”字当先。这个“利”可以是公共利益,也可以是小圈子的私利。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环境恶劣,单个人力量小,不易获取食物,难以抵抗野兽侵害,人们为了趋利避害,结成小集体,过着群居生活,这就是人类最早的圈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观念。人们基于利益一致以及兴趣爱好一致、经历背景一致、共同理想一致、地理位置一致、共同语言一致以及亲朋好友等特殊关系,进入某个圈子,从而得到身份的满足感、价值的认同感和共同的圈子利益,并通过圈子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不难看出,圈子里的人们皆为利来利往。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被“地方圈子”牵制,往往都是由“私”所致。“私”是人性中自我的表现,私心、私利、私欲、私情也是人性中的弱点。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控制住这些弱点,心理防线就极易被别人攻破,成为“地方圈子”的牟利工具。许多东窗事发的腐败干部并不是一开始就腐败,而是因为打开了“私”的“潘多拉魔盒”,在贪污腐败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沦为阶下囚。地方党政一把手要破解“地方圈子”困境,必须坚持原则,公私分明,为公不为私。
首先,要讲大局,为公用好“地方圈子”。一把手要干大事、创大业、成大器,就要讲大局。只有讲大局,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地方圈子”所困,不为“地方圈子”左右,不为“地方圈子”代言,更不去当“地方圈子”的“老大”,而是引导“地方圈子”把“圈子目标”融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作为共同愿景,凝聚包括“地方圈子”在内的所有力量,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发展。
其次,要讲策略,为公打破“地方圈子”。拉帮结派的“地方圈子”属于破坏型圈子,具有依附性、投机性、帮派性、贪婪性和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破坏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决铲除。打破“地方圈子”,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打破地域观念,搞“五湖四海”,使“地方圈子”失去生存的土壤,从而体现团结性、广泛性、包容性,为地方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
第三,要讲原则,为公铲除圈子“潜规则”。对于“地方圈子”中流行的一些“潜规则”,领导干部要格外警惕。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新到一地,难免要“入乡随俗”,但不能纵容圈子,不能因为担心被“边缘化”,形成“对立面”,而去无原则地迎合圈子,甚至与“圈子中人”同流合污,而应该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尊重地方习俗,给足对方面子,约束“地方圈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例如,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委原书记江国河一案被龙岩市委定性为“前所未有的塌方式腐败”案,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和县财政以及交通、公安等部门主要领导因腐败问题相继落马,涉案人员16人,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此,地方党政一把手要防止掉入“地方圈子”陷阱,绝不容许“地方圈子”利用地方势力和“潜规则”,干预地方正常工作,干预经济发展、干预地方政治生态。要把营造风清气正的地方政治生态,作为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endprint
三、“治圈”不“造圈”
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发现广西、四川、江苏、河北等巡视点存在官场“圈子文化”。四川官场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打干亲‘打礼等方式拉关系”“一些领导干部一度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广西官场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江苏官场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河北官场主要是“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并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官员之间的“圈子”,还是官员与老板之间的“圈子”,都和官场密切相关,都以官员为主角。《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18名人员做过一次在线调查。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47.3%的受访者表示,正因“山头”“圈子”或附庸问题而苦恼;47.2%的受访者认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因为就算你实际上根本没进入哪个“圈子”,也会因工作上的关系或者校友、老乡等关系,被别人当作某个“圈子”的成员。这个调查说明,“圈子文化”已经从官场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作为一个地方的核心领导人物,一定要破解“地方圈子”困局,治理官场“圈子文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真正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
一是坚守底线不“造圈”。广大党员干部应当铭记,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地方圈子”中,有“生活圈”“文化圈”“兴趣爱好圈”等积极型圈子,也有官场的“经济圈”“政治圈”“利益圈”等破坏型圈子。党政一把手要分清性质,守住底线,坚决抵制党内山头主义、圈子文化的滋生与蔓延,坚决铲除官场破坏型圈子。
二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圈”。官场破坏型圈子实质上就是权力交易圈、腐败滋生圈和利益共生圈,奉行极端利己、破坏规则、危害社会的封建腐朽价值观,与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取向是根本对立的。地方党政一把手不仅自身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还要在当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官场“圈子文化”腐蚀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三是坚守导向“破圈”。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一些官员奉行“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等于进了班子”“出大力不如抱大腿”的信条,这是对党的纪律的公然挑衅。地方党政一把手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搞“小圈子”、不占“小便宜”、远离“小兄弟”、放弃“小爱好”,让套圈子、拉关系、找门路的官员没出路,让“抱大腿”“靠大树”“傍大款”的官员没出息,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育出来、选上来、用起来。
四是坚守法治“治圈”。地方党政一把手要身体力行抓法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官场圈子”,对官场利益圈、腐败圈出重拳、下猛药。坚持依法用权,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运作、在阳光的“防腐剂”中运行、在群众的监督下运营,推动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小圈子”误大事。要从根本上治理官场“圈子文化”,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责编 / 傅建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