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酒道叙事千年酒城中的幸福时光

2016-02-27伯言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浓香泸州酿酒

伯言

泸州人冲破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禁酒令。孔子认为:饮酒活动是人们学礼、施礼,进而达到人、天合一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现存最早的酒,是一壇密封完好的3000年古酒,浓香依旧,所有专家惊叹: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难解的奇迹。

公元1324年,泸州酿酒大师郭怀玉,酿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坛浓香大曲酒……

酒在中国有着7000多年历史,从诞生时开始,酒就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紧密相连,逐渐积淀升华成一种酒的独特文化,这就是酒道。而中国酒道的发源地,正是地处川黔两省酿酒龙脉上龙头位置的泸州。

很多年前,国人在西周太师、泸州人尹吉甫的号召下,冲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禁酒令,首次开始讲究“酒礼”、“酒德”。随后的春秋时期,孔子也肯定地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饮酒活动是人们学礼、施礼,进而达到人、天合一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酒道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是在唐宋:在这一阶段,中国不管是酒的酿造技术,以及饮酒者的数量都大大超过前朝,关于酒文化的沉淀,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后来以泸州老窖、国窖1573等著名顶级高档白酒享誉世界的酒城泸州,在酒文化的发展上更是一直走在任何时代的前列。

在风俗和礼仪之外,中国酒文化在酿酒技术和工艺的探索上,几千年后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文化;宋元时期,中国酒类的品种达到几十种,特别是公元1324年,来自泸州的郭怀玉酿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坛浓香大曲酒,让中国酒业在世界酒史上再次树立起一块里程碑……这之后的1915年,郭怀玉开创的技术,最终让泸州老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取金奖。

泸州人冲破第一道禁酒令

中国酒道在秦汉文明中崛起

华夏大地的农耕文明刚刚进入萌芽阶段,位于北纬28°上的泸州人,就已经开始酿酒了。

泸州人当时酿的酒称作“巴乡清”,据专家考证,这种酒就是目前世界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清酒,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北宋时期的《太平御览》,都对这种清酒的起源作有记载——现代人常常误以为日本才是清酒的故乡。实际上,中国人开始饮用清酒时,日本不过还是一座仍处于原始社会的荒岛。

事实上,泸州人从这一刻开始,已经被永远地刻在了世界伟大的酿酒史上。有史学家研究指出:中国被公认为世界酒的故乡,而酒从诞生开始,就摆脱了纯粹具体“物”的状态,酒已经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紧密相连,逐渐积淀升华成一种属于酒的独特文化:酒道。

在商代,酒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物品。有人甚至认为,酒也间接成为了殷商灭亡的原因之一。孔子一生中最崇拜的圣人周公旦,就曾经形象地描写道: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正因为如此,周朝在开国后,周公旦发出了一个极端的倡议:禁止饮酒——后来的学者认为: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道禁酒令。

不过,在泸州美酒的魅力感召下,周公旦的“圣人训”很快被打破,同时,饮酒成为一种优雅的礼仪和文化,开始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在泸州人的带领下,中国已经创写出了中华酒道的最初篇章。

带头打破这一禁令的不是别人,正是西周太师、江阳(泸州古称)人尹吉甫。作为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饮酒爱好者,尹吉甫曾经在他的作品《诗经·大雅·韩奕》中盛赞泸州美酒,而在他的号召下,中国人也第一次开始讲究“酒礼”、“酒德”。

从此时起,中国人不仅在饮酒的同时辅之以赋诗作令、猜谜及各种游戏活动,还把饮酒升华为高级精神活动,甚至在汉王朝统治时期,以泸州酒为首的中国酒业,还首次出现了“酒图腾”:1983年秋天,科考人员在泸州市一座汉代崖墓的石棺上,发现了一幅神秘的《巫术祈祷图》,图上,根据图的出土地点和画面意蕴,专家们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在大汉王朝时代,泸州酒就已经成为宗教祭祀仪式中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泸州酒在当时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甚至当时的巫师们在泸州酒美妙的醉意中还认为:人在醉酒的时候,是能够与天神交接沟通的。

孔子:饮酒活动是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

泸州大酒故事:中国最早的蒸馏酒

白酒是中华文化最大的传播载体之一。几千年来,在当今世界中,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拥有中国这样深厚的酒道文化。这种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各个时期人们的风俗、礼仪、意识等情形中都能够看出来,如春秋时期的儒家酒文化思想,孔圣人就把酒当作是一种礼仪的象征,他认为饮酒活动是人们学礼、施礼,进而达到人、天合一的重要途径。所以,他曾提出酒德是“唯酒无量,不及乱”,即饮酒的多少各人不同,没有具体数量的限制,但饮酒之后要保持神志清醒,不放荡形骸,否则便是无酒德了。

中国的白酒文化第一个鼎盛时期,是在唐宋时期。这一阶段中,中国不管是酒的酿造技术,还是饮酒者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前朝,关于酒文化的沉淀,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这一时期中,中国文学史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时期,给后世留下无数酒文、酒赋、酒诗、酒词、酒歌、酒曲等令人击节赞叹的文学精品,都与这一时期的酒文化密不可分,而从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等事件来看,当时即使是皇帝,对于酒礼的重要性也十分看重。

大宋王朝时期酿造发明的泸州大酒,是目前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蒸馏酒,这种经过细腻和精湛工艺制作出来的大酒,在当时几乎吸引了所有的有钱人,那醇香扑鼻的气息,也让川流不息的文人墨客全都驻足在泸州这个位于西南边陲的酒城——这在国外专家看来,也正是中国酒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高层次物质需求或精神需求,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专门对中国大酒进行研究,他认为,人类只有当生存需要得到保证以后才会去追求酒类消费,所以当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开始不断地追捧昂贵的泸州大酒时,表明了两点:一是社会稳定,国家富裕;二是:这大酒的品质足以让人们疯狂……

一坛密封完好的3000年古酒

“制曲之父”郭怀玉首酿浓香大曲酒

除了风俗,礼仪之外,中国酒道在酿酒技术和工艺的探索上,经过几千年的经验积累,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科技文化积淀。而在饮酒器具上,五花八门的酒器,也间接地反映出了人们在陶瓷工艺、烧制技术及美术鉴赏等方面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酒,是从河南信阳地区商代墓中出土的。当时,考古工作者在罗山县的商代墓中,发现了一坛密封完好的古酒,虽经三千余年水解、醇解和氨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但古酒浓香依未挥发干,有关专家总结: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难解的奇迹;而中国最早的酒器,是1976年于河南省安阳“妇好墓”出土的被称为觚(gū)的酒器,它现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曾经盛行在商代。这种中国最早的酒器,基本形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形口,斜坡状高圈足。而妇好墓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中出土了铜器、玉石器、象牙器等近两千件随葬品,而其中酒器占了绝大多数,足见商代饮酒之风的盛行。

其实在宋元时期中国酒类的品种就已经达到几十种,如黄酒、葡萄酒、枣酒、椹子酒、菊花酒、连花酒、桂花酒、五加皮酒、宫延御酒等。不过,直到公元1324年,中国酒业才终于在世界酒史上树立起一块里程碑:因为在这一年中,一位来自泸州的名叫郭怀玉的酿酒大师,酿制出了第一坛浓香大曲酒。

郭怀玉从小聪明过人,刚满14岁就开始学习酿酒技艺。泸州得天独厚的酿酒大环境,让郭怀玉如鱼得水,最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当时酒业研究中最大的哥德巴赫猜想——如何让烧酒更好喝?这位“酒痴”像着了魔一般,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经过34年的努力,他終于以全新的曲药配方和创新工艺,独家研制出了酿酒曲药“甘醇曲”(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大块曲)。史书记载:用甘醇曲酿酒浓香甘洌,优于回味。这之后,郭怀玉又对酿酒原料、工艺操作程序、蒸馏方法等加以综合改造,在历尽艰难困苦之后,终于酿制出了第一代“泸州大曲酒”。 这之后的1915年,郭怀玉开创的技术,最终让泸州老窖在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取金奖。

实际上,中国白酒的颠峰历史,正是在郭怀玉的这次“革命”之后,正式进入了世界酒史中。在坊间,也有无数的历史故事对这神奇的“泸州大曲酒”进行衬托和演绎。从元朝最高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到清代洋务派巨头张之洞,他们都留下了一段段与大曲酒有关的曲折传说,比如那段“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故事,就是张之洞在泸州视察期间留下的。

猜你喜欢

浓香泸州酿酒
泸州老窖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品西湖龙井,悟千年茶道
泸州医学院 学报
调亏灌溉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
泸州顺庆起义是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
北伐战争时期的泸州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