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高原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要性

2016-02-27杜敏敏张仲伍丁立韩道宽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

杜敏敏 张仲伍 丁立 韩道宽

摘要:浮山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农业灌溉效率不高,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才能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关键词: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黄土高原

1引言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命脉[1]。关于黄土高原的建设,前人已从水土保持[2]、資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研究,而农田水利工程对黄土高原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尤为重要。

2. 浮山县水资源特点及利用情况

2.1 降水与地表径流

浮山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6、7、8三个月,期间常有暴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0.5 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山交河、响水河等数条河流经境内,全县水资源总量5377万m3,而地表水人均占有量仅410m3,且在枯水期,降水及河流水量远远达不到作物的需水要求,此时水库等需水设施显得极其重要。

2.2 地下水资源

浮山县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且埋藏较深,开采较困难,拥有地下水资源量2669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2650万m3。从浮山县水资源的特点来看,年内分配不均,夏季水资源相对充沛而冬季贫乏,故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必须重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3. 浮山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田间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

以山交河附近地区为例,在山交河上分布着17座小型拦河坝,拦河坝设计蓄水量为1000m3,虽有完备输电线路,但缺乏与拦河坝配套设施,难以充分发挥灌溉作用,道路除主干道硬化外田间道路均为土路,农业科研和推广基础设施落后。田间没有完备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配套工程一般,有斗农渠道52.88公里,已衬砌24.6公里,配套率仅46.52%,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同时灌水方式粗放,造成水资源极大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2 农田水利灌溉效率不高

气候干旱,降水年内分布不均,正值作物生长需要水的季节却严重缺水,一旦遇到干旱便急剧缺水,粮食产量会大幅度减少,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来解决水源问题,使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得到利用最大化。浮山县荒山荒坡面积较大,耕地不连续,地形较高处及离河流较远处缺少相应的提水蓄水设施,不能充分利用到河流水资源,应当着重发展小型高扬程抽水、蓄水工程,建设好小型灌区、蓄水池、塘坝、水库等,以充分利用好过境河流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

3.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方法不当

该地区之前也有一定的水利设施,但大部分都已年久失修老化,残留的废弃塘坝、蓄水池等空有其表,完全不能起到相应的引水蓄水作用。建设的过程中盲目随意,建设部门为赶工程进度而不顾其工程的质量,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缺少足够的资金维护,致使大部分的水利设施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以致废弃。

4. 浮山县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意义

4.1 农田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命脉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曾出现多次严重旱灾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修建堤坝、蓄水池等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促进农林牧业大力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年降水不均、容易出现春旱的浮山县来说,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建设对于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及生态建设意义非凡。

4.2 农田水利对于农业与农村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浮山县是产粮大县,但水资源的粗放的利用形式造成浮山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走高效、优质农业的道路,并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三大支柱产业。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要求,进行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突出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实现高产稳产,是农业综合开发向更高水准迈进的有效尝试,更有效地解决浮山县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4.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以带来显著效益

良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以浮山县山交河附近地区为例,修筑合适的泵站和引水工程等水利设施可新增各类农作物产量56.84万kg,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14.56万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68.73万元,可灌溉土地面积达4497.39亩,大幅度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

在社会效益方面,农业生产条件将会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农艺、生物、管理节水等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极大调动农民节水意识;田间节水工程、机耕道路、农田林网的相互配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5 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

5.1 提高农民意识,调动群众积极性

农田水利设施工程是浮山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搞好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必须要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不仅调动农民群众建设及维护水利设施工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

5.2 开源节流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当以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源要充分利用山交河、响水河等过境河流和地下水资源,修建相应的堤坝、蓄水池和泵站等,蓄、引、提相结合广开水源。节流在提倡节约用水之外,更要引进、普及滴灌、喷灌等灌溉设备,修筑先进节水工程。

6 结语

对于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农业灌溉效率不高的浮山县来讲,要想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将重点放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上。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开源节流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训,提高管理质量,搞好水利设施,建设浮山县高标准农田,以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 王锡赞.农田水利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2] 上官周平.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学,2006(2):1-4.

作者简介:杜敏敏(1990-)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城乡规划

通讯作者:张仲伍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
基于Brutsaert模型的黄土高原蒸发规律研究
行于大道——忆从黄土高原走向高峰的刘文西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二)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一)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黄土高原一次引发短时致洪暴雨MCC的特点及成因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