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交通社地区稀有稀土矿成矿分析探讨

2016-02-27潘鑫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期

潘鑫

摘要:本文就交通社地区稀有稀土矿预查区地层、成矿物质来源、控矿构造及矿床类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对于找矿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交通社地区;稀有稀土矿;成矿物质;控矿因素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相对简单,主要有古元古代达肯大坂群上岩组、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工区总面积的70%;第四系广泛分布于河谷、阶地及山间宽谷平滩上。古元古代达肯大坂群上岩组主要分布在预查区北部和中部。地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向80°-135°,倾角60°-80°,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岩、大理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呈青色,片麻状结构,块层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角闪石等组成;其中黑云母占5%、斜长石65%、正长石25%、角闪石1%、其它成分4%组成。黑云斜长角闪岩:呈黑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等组成;其中黑云母占5%、斜长石65%、角闪石25%、其它成分5%组成。大理岩:呈灰白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其中方解石约占90%、其他成分10%组成。

1.2 构造。预查区位于柴北缘蛇绿混杂岩中,区内断裂构造、褶皱构造较为发育。预查区内地层由于经受了复杂的造山运动的改造,造成各岩石地层单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构造形变,表现为区内地层褶皱构造较发育,多形成一系列呈开阔型、短轴状为主的小型褶皱。褶皱的特征:轴向总体呈近南北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而在局部受多次构造形变的影响,褶皱轴向乱而复杂,沿轴向和断裂破碎带附近常见有流劈理、节理、裂隙和小的揉皱形成,预查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圈定2条断裂,断裂具有长期、多期活动的特点,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断裂具有不同的断层性质和分布规律。同一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在空间上排列有一定的规则。按断裂展布方向分二组断裂,即北西—南东向断裂、南—北向断裂。

1.3 岩浆岩。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辉长岩、碱性花岗岩。侵入于古远古代达肯大坂群地层中。脉岩主要为后石英脉。

(1)二长花岗岩体。呈岩珠状产出,出露面积小,岩体侵入于古远古代达肯大坂群地层中,目前该岩体中未发现矿化体。

(2)辉长岩。呈岩珠状产出,出露面积小,岩体侵入于古远古代达肯大坂群地层中,目前该岩体中未发现矿化体。

(3)含矿碱性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呈岩珠状产出,地表呈椭园状南-北向展布,出露面积约有0.4km2,侵入于二长花岗岩与辉长岩中,受构造影响,岩石解理发育,地表经后期分化后,呈碎裂状。表面具有明显的火烧皮,岩石中可见有分布不均的碳酸岩化、褐铁矿化、硅化、钾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目前异常区发现的稀有稀土矿化与该岩体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矿化主要赋存碱性花岗岩的裂隙及与后期脉岩接触带附近。

(4)岩体穿切关系。花岗伟晶岩脉穿切辉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及碎裂岩,即花岗伟晶岩形成时间最晚,未受到后期的地质及构造作用改造;其形成时间为三叠纪,其形成时间晚于古远古代早于脉形成的时代。

(5)脉岩。其产于片麻岩、碎裂岩、辉长岩的节理、裂隙中,其地表规模一般较小,脉厚一般0.5m~0.8m,最厚者可达1.4m以上,最长达500-2100m,但延伸稳定,呈带状展布,颜色灰白色,乳白色,钾化、高岭土化发育;

2 矿化体特征

通过工作后圈定稀有、轻稀土矿带1条,长度6600m,地表出露宽度一般在50m~580m左右,最窄18m,最宽640m;圈定铌钽、轻稀土矿化带1条,带内圈定矿体3条,矿体长度约1180-1420m,厚度2.28~6.01m,品位(Nb2O5、Ta2O5)0.015-0.043×10-2;伴生轻稀土( [Ce]2O3)品位0.08~0.14×10-2。走向140°~190°,倾向东-北东,含矿岩性主要为为碱性花岗岩。

3 控矿岩体

矿区主要发育碱性花岗岩体。通过对稀有及轻稀土矿(化)体的位置、岩性、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预查区目前发现的稀有及稀土矿(化)体赋存于与花岗伟晶岩脉中,少量赋存于大理岩、碎裂岩中,花岗伟晶岩的宽度基本框定了相应矿化体的宽度,且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目前区内已有的成矿事实均与其相关,矿体的大小与边界基本框定矿体的规模。故认为,矿区矿床受岩体控制。

4 近期研究认识

近年来阿尔金成矿带一直强调阿尔金断裂的成矿作用,通过矿区容矿的碱性花岗岩岩体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我们认为阿尔金断裂存在一期重要的花岗岩稀有稀土矿成矿事件。

5 矿床的类型

交通社地区发育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这矿床成因是属于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

6控矿因素

(1)构造背景条件:从区域成矿地质环境来看,预查区处于俄博梁华力西期(钨、铋、稀土)成矿带,与冷湖行委赛什腾西缘稀土矿处于同一成矿带上,成矿的地质背景类似,印支期的酸性侵入岩发育。主要岩性为花岗伟晶岩,碱性长石花岗岩,大理岩发育,具备形成稀有稀土矿的地质背景。

(2)预查区构造条件:由近SN向主构造发育,派生一系列次级的近EW向平行断裂和其他方向的断裂构造。极有利于大陆边缘岩浆活动和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生。

(3)岩浆岩条件:区内的侵入活动为碱性花岗岩矿床成矿提供重要热动力、成矿物质和流体条件。

区内印支期侵入作用为基性-中酸性活动,以中酸性为主,为钙碱性系列岩石,为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这种岩株状产出的酸性侵入岩-碱性花岗岩对碱性花岗岩型稀有稀土矿成矿十分有利。

(4)区域内Nb、Ta、La、Th、U等元素组合异常或部分元素组合异常套合较好,可能主要与酸性岩体关系比较密切,总体看元素地球化学场对成矿较有利。

7找矿标志

(1)碱性花岗岩小岩株存在,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2)在达肯大坂组地层中发育褐铁矿化,钾化,地表形成红褐色松散堆积物,是十分显眼的直观的间接标志。(3)以Nb、Ta组合为主,并伴有W、Sn、Bi、Ag、Au等的水系、土壤、巖石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异常源极有可能是矿(化)体。(4)1:1万高精度测量圈定的弱正磁异常是寻找隐伏岩体,也是寻找隐伏的是矿(化)体。

参考文献:

[1] 李海兵等;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地学前缘》 2006年第13卷第4期

[2] 覃小锋等;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现代地质》;2008年第22卷第1期

[3] 崔军文;南阿尔金断裂的韧性剪切作用时代及其构造意义;《岩石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