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利用地理知识掌握气温变化趋势的分析

2016-02-27滕斌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气候气温天气

摘要:在自然现象中,天气是中学生接触最多、认识较深的现象之一,但对于天气的认识,学生大多数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地理教学在气候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天气特点的归纳总结能力、气候与人的关系及掌握天气变化信息等能力,以期通过对气候的理性认识,更好的为生活和生产服务。本文通过中学地理知识中对气温变化趋势的研究探讨,希望为中学生有效利用地理知识掌握天气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知识;气温变化趋势

前言

关于气候变化的话题越来越多的被人提及,对中学生来说,气温变化是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天气现象,如何发现、研究、总结天气变化趋势的过程,就是中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在实践运用并巩固练习的过程。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掌握天气变化趋势,能在更好的检测自身能力的同时,对社会生活有所贡献。

一、利用地理知识掌握气温变化趋势的意义

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极端气候事件也明显增多。从气温每升高2℃可能使农业减产三成,到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我国洪涝、暴雨等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北方的连年干旱情况和夏季的高温热浪天气,这些极端现象无一不在提醒着人们对天气变化应予以充分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美国,人们也在对自己造成的气候变化进行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境、科学问题,而更是影响政治、经济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巨大而长远,其负面效果为人类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利用地理知识掌握气温变化趋势在此刻变得尤为重要,而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是将来社会的接班人,在校过程中更应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用地理知识掌握气温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气候变化,在变化中研究分析气候问题,并加以妥善解决,是现阶段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素养需要。

二、关于气温变化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一)冰期与间冰期

地球表面覆盖着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成为冰期,又叫冰川时期,处于冰期的地球普遍偏冷,间冰期是指冰期与冰期之间的相对较暖时期。冰期与间冰期是掌握气温变化情况的重要依据,从间冰期和冰期的时间上就能判断当前人类所处时期,从而预测未来的气温变化[1]。中学生对冰期的判断应有足够的了解与掌握,在气温变化环境中应用实践,才能更加了解气温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響与作用。

(二)气候变暖说与气候变冷说

中学生在对气温知识的了解可以从盛行的这两种学说入手,对世界大环境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针对我国的地理特点和气候变化,根据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做出梳理,进而掌握气温发展趋势[2]。

气候变暖说:据专家预测,人类将在未来的50-100年内进入一个逐渐变暖的地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不断提醒着人类,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专业性的科学问题,更关系着经济、能源、政治甚至国家安全层面的综合课题。由气象专家组成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预测,随着二氧化碳的显著增长,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

气候变冷说:在研究分析了大西洋与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自然周期后,德国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曾指出,全球气候变冷拉开帷幕,在未来的20-30年间,世界将经历“小冰河期”。俄罗斯天文学家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温室效应”还停留在合理的理论阶段,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地球的温度降伴随气温变化继续下降约50年。

(三)冰芯研究的效用

冰芯是冰川学家在研究冰川年龄和形成过程等资料的重要样品和手段。是恢复古气候环境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测定冰川相应年代和形成规律,更能得到对应年代的降水资料和气温变化信息及二氧化碳等大气成分含量,帮助冰川学家分析地球气候的历史变迁。冰芯的研究效用对中学生检测气温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论参考价值,对中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运用和联想思维有更好的训练效果。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在理论层面,地球在近期的气候应该处于寒冷期,但工业化的空前发展可能让地球提前解除冰期而进入间冰期。气候学家分析指出,在温室气体的影响下,21世纪地球表面温度有升高1.5-4.5℃的可能性。全球变暖会带动海洋变暖,使格陵兰和南极大陆冰盖融化,海平面升高,这会给人口稠密、现代化工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带来毁灭性的的灾难。对于这一情况,中学生应有足够的重视,对我国在可能遭受范围内的地区和城市能有所了解和掌握。从人类的活动中判断对气候的影响,进而发现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是现代社会对气候类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是中学生对自身地理知识在气候方面建树的素质需求。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中学生才能把握气候的变化规律和人类活动之间的普遍规律,才能更好的用地理知识掌控天气变化趋势[3]。

(五)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具有蝴蝶效应,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在某个时间段,东南信风的短暂减弱使太平洋赤道逆流的南支越过赤道沿岸而下,升高了厄瓜多尔与秘鲁沿岸的水温,使冷水性鱼类与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因为沿海水温上升在圣诞节时变化最为显著,这种海水温度季节性上升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这种现象的发生会直接减少秘鲁渔获量,进而影响世界饲料的市场供应,海滨堆积的鱼类尸体污染海水,海鸟因缺乏食物逃离岛屿和沿海地区,鸟粪工业受到影响,导致工人失业状况加剧。这种现象的发生甚至会引发全球性灾难气候的发生,例如地震、暴风雪、旱灾、洪水等,对于我国而言,更应注重多发性灾害天气的检测与预防,特别是洪涝灾害。

结束语:当然,中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有多重方面、多重意义和多重手段,但无论哪一层面,都是为人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地理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科学,在中学生的生活中不仅承担着专业化综合化知识的讲解和能力的提升,更对学生的全局意识、整体掌控甚至树立正确的人格品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中学生利用地理知识掌握天气变化趋势,是对素质教育理念对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践,也是对实际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实.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徐娟.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陈程.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滕斌(1979.10-),男,汉族,湖南常德人,本科学历 中学一级职称 研究方向:地理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气候气温天气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Weather(天气)
瞧,气候大不同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