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沙尘暴天气的起因与防治
2016-02-27张岚彪
张岚彪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北方沙尘暴天气的起因与防治
张岚彪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时有发生,这种恶劣天气现象给当地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十分不便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北方沙尘暴天气的起因分析,总结出预防这种天气现象的措施,从而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沙尘暴起因防范
一、引言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沙尘暴是一种气象灾害,也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在2006年11月1日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沙尘暴天气等级》中[2],依据沙尘天气当时的地面水平能见度将沙尘天气依次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级。浮尘是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者平均风速时,尘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是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是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特强沙尘暴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现象。
二、沙尘暴起因
沙尘暴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大风、丰富的沙源、不稳定大气[3]。大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据观测,强沙尘暴风速达每秒30米时,地面粗沙可脱离地面数厘米高,细沙可进入1.5千米以上高度,粉尘悬浮于整个对流层中,并可被搬运到1.2万千米之遥,丰富的沙源是地面裸露沙尘物质,它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空气是沙尘暴形成的热力条件,若低层空气稳定,则沙尘不会被卷扬得很高,沙尘暴不易发生。若低层空气不稳定,则对流作用使沙尘卷扬得很高,沙尘暴容易发生。其中大风和不稳定大气占有主要因素。
我国北方是全球四大沙尘暴区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是现代沙尘暴高发生区之一。北方沙尘暴起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北方地区相对于南方地区来说降水量较少,气温的回升速度较快,这样的现象导致了地表土层疏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的相当大的风源。二是由于对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合理,使得戈壁面积大面积扩大,对于沙尘暴的发生非常有利。三是我国北方与蒙古国境内戈壁沙漠众多,仅我国北方就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黄河河套的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等[4]。这些地方为沙尘暴提供了大量沙源。
三、我国目前沙尘暴的现状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8次特大的沙尘暴天气,造成的财产损失非常的严重,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从1993年到2010年期间这种灾害性天气一直在发生,2000年3月22日至2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天气,部分沙尘被大风携至北京上空,加重了扬沙的程度。3月27日,沙尘暴又一次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9级。2002年3 月18日~21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中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2010年3月19日18时,新疆南疆盆地北部和东部、青海中北部局地、甘肃中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出现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其中内蒙古额济纳旗、海力素、临河、乌拉特中旗及青海冷湖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
四、沙尘暴的防治
结合北方沙尘天气发生的情况,为了将少沙尘天气的发生应该采取以下三点措施:①加强当地自然环境的生态建设,因地制宜,严禁超载放牧、乱砍乱伐,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切实落实国家出台的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的法令和条例。②建立一个相对较完善沙尘暴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确保第一时间能够及时发布监测报告,预报沙尘天气发生指导人民群众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减少损失。③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1]史培军,张宏,王平等.我国沙区防沙治沙的区域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2000(3):1-7.
[2]周淑贞.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10-112.
[3]李耀辉.近年来我国沙尘暴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沙漠,2004,24(5):616-622.
[4]徐启运,胡敬松.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A].中国沙尘暴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