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较快增长实现良好开局
——2016年一季度兵团经济运行情况综合分析

2016-02-27兵团统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农垦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综合分析工业农业

张 震(兵团统计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经济较快增长实现良好开局
——2016年一季度兵团经济运行情况综合分析

张 震
(兵团统计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2016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兵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首季开好局”活动,主动作为,及早谋划,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控,狠抓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活动成效明显。一季度,兵团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工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投资稳中有升,服务业平稳发展,企业效益较好,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同步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但市场有效需求疲软,投资增长后继乏力,去产能、去库存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关键词]兵团经济运行;一季度;综合分析;农业;工业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换挡特征明显

初步核算,一季度兵团生产总值278.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49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31.77亿元,增长14.5%,其中,工业119.54亿元、增长14.1%,建筑业12.23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26.01亿元,增长8.5%。

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济保持中高增速。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3%,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与同期全国、自治区个位数增长相比,兵团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增速换档特征明显。一季度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回落1.0个百分点。工业回落态势明显,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回落2.1个百分点。三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7.6∶48.1∶44.3调整为7.4∶47.3∶45.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同比分别下降0.2、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稳定,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较好

一季度,兵团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1%。其中,种植业在设施蔬菜产量增加、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实现产值6.32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农业总产值比重12.8%,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34.82亿元,同比增长5.45%,占农业总产值比重70.4%,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1.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兵团职工种植设施大棚热情较高,各师设施农业空置率明显下降。一季度生产蔬菜10.52万吨,增长11.1%。蔬菜品种不断丰富,叶菜、茄果两类蔬菜的产量分别达到2.77和4.75万吨,占蔬菜总产的比重达到71.5%。在设施蔬菜总量增加的同时,设施瓜果发展迅速,草莓、西瓜等产量达到1152吨,同比增长28%。

2.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各师把畜牧业发展作为职工多元增收的主要增长来源,加大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扶持职工发展养畜。随着兵团各级鼓励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兵团畜牧业养殖合作社注册数量已达1200个,入社社员5万多人。一季度全兵团大小牲畜存栏722.10万头(只),同比增长0.8%,当季出栏各类牲畜212.32万头,增长7.3%,猪牛羊等肉类产量10.55万吨,增长6.9%,牛奶产量15.45万吨,增长11.1%,禽蛋产量1.99万吨,增长18.5%。

3.春播进度较快。进入3月末、4月初,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加快春播进程。各师抢抓春播进度,春播工作进展顺利。据兵团农业局统计,截止4月11日,兵团已播种各类农作物656.79万亩,同比增长107.1%,其中,粮食作物125.02万亩,增长63.5%;棉花376.47万亩,增长75.6%;甜菜17.64万亩,增长41.9%。

(三)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支柱行业贡献大

1-3月,在农副食品加工、电力、有色、化工等支柱行业的有力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7.85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1个百分点,低于今年1-2月2.7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保持较快增长,1-3月增速高于全国9.8个百分点。

1.新增企业带动作用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新增企业。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尤以红枣加工业表现最为突出。1-3月,兵团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7家,较去年同期新增148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60亿元,同比增长2.7倍,拉动增长8.9个百分点,贡献率56.9%。

2.私营企业保持较快增速。1-3月,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39.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三分之一,同比增长21.7%,增速与1-2月持平,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1个百分点,拉动增长7.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成。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1-2月下降5.0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5.0%,较1-2月下降2.8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5%,较1-2月提高3.6个百分点。

3.农副食品加工业规模扩大。1-3月,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57亿元,增长23.2%,拉动增长3.3个百分点,贡献率20.9%。主要得益于红枣加工产业的大力发展。

4.纺织业大幅增长。国家和自治区扶持纺织行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在去年下半年陆续出台后,纺织行业迎来大发展的春天,行业增加值大幅增长。纺织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复苏强劲,1-3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增长49.7%,拉动增长1.6个百分点,贡献率10.4%。

5.支柱行业贡献超六成。1-3月,有色金属、化工、电力三个支柱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三大行业合计贡献近6成。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8.20亿元,同比增长1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16.10亿元,增长2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18.35亿元,增长22.0%。三行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56.6%,合计拉动增长8.9个百分点。

6.六成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1-3月,棉混纺布、干制葡萄干、兽用药品、铁矿石成品矿、钢结构等产品成倍增长;多晶硅、干制红枣、化学纤维、布、纱、砖、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增长50.0%以上。合成氨(无水氨)、乳制品、棉布、化学纤维用浆粕、氮肥、滴灌管带增长30.0%以上。商品混凝土、石墨及炭素制品、软饮料、饲料、乳粉、塑料制品增长20.0%以上。白酒下降3.9%,水泥下降4.0%,初级形态塑料下降6.5%,硅酸盐水泥熟料下降11.4%。

7.实现利润同比大幅提高。1-2月,兵团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发展态势,效益总体向好,盈利水平大幅提高。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94亿元,同比增长6.9%,较去年同期低27.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85亿元,同比增加8.14亿元,增长83.9%,增幅较同期低60.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0.66亿元,减少18.4%,增幅较同期低40.9个百分点。

8.综合能耗低速增长。1-3月,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累计755.0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能耗自去年4月以来,同比增幅逐月收窄,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延续了个位数增长态势。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99.7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6.0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民间投资大幅回落

今年以来,兵团开展“创新、精准、有效”促投资主题活动,实施十大建设领域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复)工,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1-3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9.1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较1-2月加快1.0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增速4.9个百分点。

1.三次产业投资“两增一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70亿元、增长88.3%,第二产业投资42.49亿元、下降19.4%,第三产业投资31.82亿元、增长56.6%。分别拉动投资总额增长4.1、-13.4、1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均为工业投资,其中,制造业投资20.87亿元,下降34.1%,拉动投资总额下降14.1个百分点。

2.纺织业投资支撑作用强。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兵团纺织业相对于去年同期的零投资,1-3月累计完成投资5.68亿元,占投资总额7.0%,拉动投资总额增长7.4个百分点。

3.国有控股投资占比超六成。1-3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1.11亿元,同比增长33.2%,占投资总额比重63.1%,拉动投资总额增长16.7个百分点,对投资总额增长贡献明显。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06亿元,增长38.9倍。

4.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1-3月,基础设施行业投资39.88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高于投资增速19.5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额比重49.2%,拉动投资总额增长52.1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1.29亿元,增长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24亿元,增长4.0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07亿元,增长11.1%。

5.民间投资大幅回落。1-3月,民间投资完成27.84亿元,同比下降27.0%,拉动投资总额下降13.6个百分点。与2015年同期民间投资增长45.4%、2016年1-2月增长23.5%相比,民间投资呈现负增长,而且降幅较大,回落幅度大于投资总额增速回落幅度。

6.续建复工项目进度较快。1-3月,续建复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完成投资76.72亿元,同比增长16.5%,拉动投资增长14.2个百分点,续建项目复工率23.0%,较去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4.29亿元,下降60.1%,拉低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8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超亿元,合计完成18.4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2.7%。

7.到位资金增速高于投资增速。1-3月,实际到位资金(不含上年结余)96.82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9.3%;国内贷款增长26.3%;自筹资金增长33.6%;其他资金增长60.0%。国家预算资金中,中央预算资金3.58亿元,下降25.5%。

(五)建筑业增长趋缓,新签合同额大幅下降

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投资不活跃的大环境下,兵团建筑业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建筑部门狠抓开复工,围绕十大建设领域重点工程,迎难而上保增长,实现平稳开局。一季度,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65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14.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43.24亿元,同比增长21.5%。分疆内外产值看,一季度兵团建筑业实现疆外产值8.95亿元,同比增长3.5倍,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17.3%,其中海外产值4.54亿元,同比增长3.6倍,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8.8%。

1.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下降。一季度,兵团建筑企业签订合同总额634.12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63.95亿元,下降22.7%。

2.房屋建筑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同步下降。本年房屋施工面积1915.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3%。其中新开工施工面积114.61万平方米,下降48.5%。

(六)商品销售大幅增长,消费品市场开局良好

一季度,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82.75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261.70亿元,同比增长18.1%。限额以上商品销售中,棉花销售力度加大,销售额大幅增长,实现棉麻类销售额131.58亿元,同比增长21.5%,占限额以上销售总额50.3%,对限额以上销售增长贡献率58.0%,拉动增长10.5个百分点。农机销售大幅增长,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实现销售额3.63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农机类销售2.30亿元,增长1.4倍。汽车销售平稳增长,实现销售额8.05亿元,增长2.4倍。成品油销售小幅增长,实现销售23.58亿元,同比增长9.7%。

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50亿元,增长14.5%,增速较2015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较2015年全年回落5.9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同期全国4.2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协调发展,一季度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5亿元,增长14.2%。乡村(连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亿元,增长17.3%。商品零售业、餐饮业较快增长,一季度,商品零售额91.65亿元,增长14.0%。餐饮收入15.85亿元,增长17.6%。

(七)客货运输快速增长,营运收入整体提高

一季度,完成客运量5230.7万人,货运量8112.44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和21.1%;完成旅客周转量24.73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完成货物周转量86.92亿吨公里,增长31.7%。从营运业务收入看,一季度,兵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5亿元,同比增长20.7%。14个师营运收入全面实现增长,其中5个师增速超过兵团平均水平。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与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同步

一季度,兵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7元,同比名义增长10.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5元,同比名义增长10.9%;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7元,同比名义增长10.6%。从收入构成看,一是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组成。去年兵团提高津贴补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等增资政策的翘尾因素使得2016年一季度兵团居民收入增长仍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二是经营净收入高速增长。由于一季度设施农业、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生猪价格飙升,带动一季度兵团牧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明显。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市场有效需求依然疲软

一是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受牛羊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进口牛羊肉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牛羊肉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养殖户收益。同时,由于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容易导致养殖户盲目扩大生产。二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低迷。兵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已连续22个月负增长,1-3月兵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1%,降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三是主导工业产品产销率有待提高。1-3月,占比较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销率为93.4%,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为93.3%,农副食品加工业为86.6%。四是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企业扩大生产积极性不高。据规上工业企业景气调查,1-3月,兵团规模以上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仅为56%,超4成企业认为本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超半数企业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减少,近四分之一被调查者表示对下季度本行业经营状况不乐观。

(二)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一是投资项目储备不足。一季度,在库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个数同比下降4.7%,其中,续建项目下降4.5%,新开工项目下降8.7%。二是工业投资持续下滑,拖累投资增长。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9.4%。三是PPP项目推进缓慢。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PPP签约项目少,投资规模小。四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观望意识强烈,投资意愿明显不足,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7.0%,对投资增长带来较大影响。

(三)“去产能、去库存”任务艰巨

一是去产能任务艰巨。钢铁、水泥、焦炭等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这些行业层次不高,效益不好,去产能、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大宗农产品库存压力较大。近年来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由于市场低迷,销售压力较大,库存积压严重。兵团棉花依然还有近一半未销售,受今年棉花目标价格继续下调500元的影响,棉花销售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保持定力,全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积极稳妥去产能。及时跟踪了解国家推动产业重组、去产能的政策措施,尽快出台兵团去产能实施方案,促进兵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认真做好去库存工作。帮助企业做好棉花、红枣等大宗农产品销售工作,化解库存。继续组织实施兵团主要工业品促销活动,帮助钢铁、化肥等企业开拓兵团内部市场,减轻企业库存压力。三是着力推进棉花供给侧改革。重点在提升棉花品质,要加强棉花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管理。各植棉师团应结合地理气候条件精选品种,尽量统一种植品种,推行“一主一副”模式,强化栽培管理,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改造升级加工工艺,提高棉花加工水平。四是切实抓好降成本工作。针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生产积极性不高,相关部门应打出“组合拳”,提高行政效能,坚决清理涉企收费,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做好银政企衔接,帮助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二)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在传统产业主导产品产能过剩、需求趋弱的情况下,工业稳增长还面临较大压力。要抓住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一行一策、一企一方,有针对性落实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一是稳定支柱产业增长。加大对电解铝、电力、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主导产业改造升级和市场开拓,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全力稳定支柱产业发展。二是做大新兴产业增量。进一步提高政策和资金扶持效率,加快推进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努力使新兴产业尽快支撑起工业发展的大梁。三是推进工业投资项目投产达效。全面梳理近年来已完工还未投产项目,由兵团层面协调解决,加快推进投产达效,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量。四是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加大对工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和督导力度,强化对工业生产的调度及监测力度,科学研判工业经济走势。

(三)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

认真开展“创新、精准、有效”促投资主题活动,全面落实好二季度为期100天的十大建设领域重点项目开复工、PPP项目签约和招商引资等活动。一是继续加大有效投资项目的储备、落地、开工和建设推进力度,强化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二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新领域、新产业投资项目储备,为经济发展增添后续动力。三是加大PPP项目推进力度,尽快出台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PPP项目签约创造有利政策条件。四是进一步强化对投资督查和统计监测,督促各有关部门、各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兵团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发挥好服务业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服务业发展是兵团的短板,也是潜力和动力。在工业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服务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加快服务业发展对兵团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加快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运输、金融、商贸、科技及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是兵团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要继续加大对这些重点行业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兵团关于促进服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各重点服务业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尤其要大力扶持发展电子商务,筛查出兵团一批成长性较好的电商,有针对性出台扶持发展政策,加快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做出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产品销售规模。二是积极释放服务性消费潜能。当前兵团的消费正处于由商品性消费主导向服务性消费主导转变的阶段,服务性消费需求潜力巨大。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旅游、餐饮住宿、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公共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加快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提供高层次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服务性消费供给的数量,提升质量,进一步释放服务性消费需求潜力。

(责任编辑:管仲)

[作者简介]张震(1984-),男,山东费县人,兵团统计局,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统计。

猜你喜欢

综合分析工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工业人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论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疑似命案现场勘查的体会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