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人的现代自觉
2016-02-27陆喜元余倩倩
陆喜元,余倩倩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人的现代自觉
陆喜元,余倩倩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自觉。人的现代自觉是现代人应有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是现代人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自我确认、自我强化、自我践行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和结果,是现代思想观念自觉、现代素质能力自觉、现代行为方式自觉和现代社会交往自觉的统一。人的现代自觉生成的机理,是实践基础上的思想观念现代自觉、素质能力现代自觉、行为方式现代自觉和社会交往现代自觉的内在互动。
自觉;现代自觉;现代自觉的生成
现代化过程中的所有成就归根结底是人的成就,同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的问题。正如英格尔斯所言,“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的国家”〔1〕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因此,无论是原发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现代化国家,人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都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自觉。
一、何为人的现代自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对我们理解现代人及其人的现代化具有导向意义。现代人是在一定的自然生命存在形式的基础上,在现代物质生活条件下,在现代社会关系中,自觉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自觉协调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具有积极现代性的、向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哪么,什么是自觉?
(一)自觉是人的类特性
在英语中,自觉是conscious,consciousness,constancies。有意识的,神志清醒的;自觉的,有意的;(痛苦,感情,冷气等)感觉得到的;也同self-conscious。自觉是现代社会使用非常普遍的一个词语。但“自”和“觉”两个字最初是可以单独使用的,各自都有自己的涵义。如《说文解字》解释:“自,鼻也”,后来引申为“自己、自我;本身”。“觉,寤也”,而“寐觉而有信曰寤”*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74、178、153页。,后来引申为“觉醒、觉悟”等义。将“自”和“觉”两个字连起来使用,一般指个人自我德性修养的一种方法,主要指自我反省、自我省察。这个意思在现代社会仍然广泛使用,如《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指出:“自觉,强调自己认识到一些事情的重要或好处,因此不用别人的监督、管理就去做事”*赵新、李英:《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48-549页。。在佛教用语中,自觉也指佛家“参禅悟道”的一种方法或境界。
马克思在总结很多思想家认识的基础上明确的提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的观点,*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特性指明了方向。在现代社会,自觉除了在个人德性修养的意义上使用之外,逐渐扩展至很多学科领域。在一般意义上,自觉是一种与自发相对应的人的“实践——认识”活动状态或取向,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人的自觉有五层涵义: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是自觉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自觉、实践理性、理性实践。*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 38-39页。
(二)现代化加速了人的自觉进程
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有学者称为后现代化)。“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的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先进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页。。经典的人的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包括人格现代化、心理现代化、个人行为现代化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等。*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广义人的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变化,包括人的行为、素质、制度和观念的变化。一般而言,人的行为和素质变化是一种个人变化;人的制度变化则是一种社会变化,是与人的行为和发展相关的制度的变化;人的观念变化,既是一种个人变化,也是一种社会变化。人的现代化分为两大阶段和六次浪潮,第一阶段(包括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的三次浪潮)也叫第一次人的现代化,主要内容是由小学教育、公民化、世俗化、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到义务教育、职业化、自由化、社会权利再到中等教育、平等化、民主化、参与权利;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及其未来的变化情况)也叫第二次人的现代化,主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网络化、国际化、生态意识以及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终生学习、知识共享、个性化、创新化、长寿化、体验化、超验化、多样化、自然意识和宇宙意识。*同前引〔7〕,第186-187页。由此可见,现代化的浪潮加速了人的现代自觉的进程。
(三)人的现代自觉是现代人应有的存在和发展状态
人的现代自觉是现代人应有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是现代人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自我确认、自我强化、自我践行和自我超越的统一。通俗地说,人的现代自觉就是现代社会的人要明确自己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和行为。这里的现代自觉,就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看,是区别于处于自发状态的人而言;就主体层次看,不是指作为类特性的人类自觉,不是指人类整体的完全自觉,也不是个别人的先知先觉,而是指个人的社会自觉性;就内涵看,不仅仅是人的精神觉醒,还有人的素质能力、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的自觉;就生成途径看,它不是通过社会启蒙或外力强制,也不局限于“自我反省”,而是现代社会关系基础上的自我确认、自我强化、自我践行、自我超越的有机统一;就外延看,它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人。
自我确认属于自我认识,是自觉的前提,它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对“自己和自己”关系从无意识、对象化意识中“唤醒”,进而发现自我角色、明确自我定位、塑造自我形象,其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有关自我的思想观念。自我确认超越了人的自发状态后,会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即进入到自我强化阶段。
自我强化是自觉的关键性环节。一般而言,自我确认是人在社会比较中“唤醒”自我、发现自我、确认自我,这种情况下的自我确认有三种情况:一是确认有比较优势的自我,二是确认有比较劣势的自我,三是确认介于前二者之间的“和别人差不多”的自我。当然,个体一般不会满足于自我确认,而是在一定的自我观念支配下继续进行对自我发展方向、自我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实践,也就是进行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扬长避短”的反复选择和实践过程,其结果是人的自我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即实现自我强化。当然在反复选择和实践过程中,如果出现自我满足、固步自封或自惭形秽、自叹弗如的状态(即自我确认偏差)时,人的自我素质和能力就可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甚至发生退化。自我强化是自我确认的进一步形塑,但它不是自觉的目标,自觉的目标是自我践行。
自我践行也可以理解为实现自我,是人通过自我的素质和能力,践行自我确认的角色、定位、形象等。它是自我确认、自我素质和主体能力的外显和实现。无论人的自我确认多么完美,自我素质、主体能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表现为一定的行为,没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践,那么这种情况还算不上人的真正自觉,最多停留在传统道德修养所追求的自觉意识的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多重人格”:想的是一套,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因此,真正的自觉应当是自觉认识和自觉行为的有机统一体。自我践行的结果,不仅仅使得理想的自我(观念中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现行了的自我)之间表现出一定差距,而且更使得“现实之我”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差距来,这些差距感的产生,为自我超越提供了可能。
自我超越是个体不断进行自我确认、自我强化、自我践行的过程和结果,它不仅意味着个体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方面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更意味着个体社会交往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自我超越显然已超越了自我确认的水平和层次,就意义来看,它绝不亚于人脱离其它动物群体时的那种飞跃。所以,自觉的最高境界是自我超越。自觉是人的基本属性,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规律,也是从这个意义,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二、人的现代自觉的要素
自我确认的结果表现为关于自我的一系列思想观念,自我强化的结果表现为自我素质能力的完善和提升,自我践行的结果表现为行为方式的自觉,自我超越的结果表现为社会交往的自觉。因此,人的现代自觉的要素就是人的现代思想观念自觉、现代素质能力自觉、现代行为方式自觉和现代社会交往自觉的统一。
(一)现代思想观念自觉
观念泛指人们的一切思想、一切形式的认识和看法。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关的观念则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实践活动中自觉或自发建构起来、内含着一定知识和价值观,渗透着一定需要和情感意向的关于客观现实(包括行为活动)的一定看法和构想。观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从层次角度讲,有朴素的、零散、片面的观念,也有系统化、理论化、全面的观念。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只有少量的观念会通过人的思维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成为理论,而大部分观念都处于非自觉的、朴素的、零散的状态(因此,观念自觉的追求是理论自觉,但它不等于理论自觉)。从内容角度讲,观念一般可以分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从性质角度看,观念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之区别,正确、积极、进步的观念有利于促进人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实践的成功,错误、消极、落后的观念则不利于人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实践的成功。从历史形态角度看,有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当然,观念结构中的各要素之间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
现代观念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综合系统,表现在经济上就是现代市场观、现代效率观、现代利益观、现代消费观,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现代权利义务观、现代民主法治观、现代国家观,表现在社会上就是现代公正观、现代友爱观、现代和谐观,表现在文化上就是现代道德观、现代科学观、现代文明观,表现在生态上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等。现代观念自觉,就是在现代化实践中,个体通过自我确认进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主观世界的确认和改造,提升自己思想观念的质量、水平、方式以及系统化、理论化程度,坚持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观念。
(二)现代素质能力自觉
素质,是事物本来的性质。广义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基础上,个体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体身心组织结构的特征或属性,是制约人的活动方向、水平、质量的内在因素。人的素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会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人的素质的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人的能力在活动中的发挥和能力在活动中的形成与内化,素质是能力全面拓展的基础,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的能力。人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等。素质能力的现代自觉是人的现代自觉的重要内容和实体性因素,是人的现代自觉的基础,决定人的现代自觉的其它几个方面。和传统人相比,现代人的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全面的提高,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使现代人能够比较自如地迎接现代社会的挑战。现代素质能力自觉,就是个体通过自我强化,根据人的现代化本质和规律,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能力的过程和状态。就是现代人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包含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个性素质以及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等。
(三)现代行为方式自觉
行为,是指人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在一定的观念支配下改造客体的社会性活动。行为具有目的性、为我性、可塑性等特点,人的行为不同于一般生命物质的运动,不同于无意识的动作,不等于遗传的本能表现。行为是有机体、特别是动物的共同属性,但动物的行为仅仅是一种生物行为,而人的行为还包括文化行为,即使是生物性的行为,也是渗透着文明的生物行为。恩格斯指出,“决不能避免这种情况: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2页。所以,行为是观念、素质和能力的外化形式。人的现代行为结构非常复杂。行为系统是由行为主体——人、行为客体——外界对象、行为规范、行为情景等构成的。就个体而言,行为可以分为日常行为与职业行为、内心行为与外部行为、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文学平:《论行为的结构与道德评价的对象——兼与王海明教授商榷》,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第3期。按照行为方式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人的行为结构由四种基本行为方式构成,即自利行为、互惠行为、强互惠行为和利他行为。*程承坪:《行为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
现代行为方式自觉,就是能够区分日常行为与职业行为的界限,使内心行为与外部行为协调一致,增强有意识行为、减少无意识行为,减少自利行为,增强互惠行为和互惠行为,鼓励利他行为,构建进取的、和谐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富于远见和战略眼光的、讲求效率的、豪放的、开拓的现代行为,就是符合人的现代化本质和规律的现代人的行为的形成和践行的过程和状态。
(四)现代社会交往自觉
交往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基本方式或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交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之一,体现的是“主体-主体”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反映了人类在历史演进、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语言、情感、观念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从横向看,交往包括“个人、社会团体、许多国家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也就是说,交往有个体性交往与群体性(人类)交往,有内部交往(民族国家内部)和外部交往(民族国家之间),有区域性交往和世界性(普遍性)交往,有物质性交往和精神性交往,有自发性社会交往和非自发性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形式。从纵向看,交往有原始交往、传统交往和现代交往等发展阶段。原始交往,从规模和范围看主要是点状交往,从内容看主要是自然性交往,从主体看主要是血缘性交往,从方式看主要是平等式交往,从手段和媒介看主要是物质性交往。传统交往,从规模和范围看主要是地域性交往,从内容看有部分社会性交往,从主体看主要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交往,从方式看主要是以宗法为标记的强制性交往,从手段和媒介看主要是宗教性交往。
现代交往是建立在以现代化大生产为基础、以现代市场经济为交换基础和以日益社会化的现代占有为所有制基础上的交往,其本质是开放性的交往。现代交往从规模、范围、内容、主体、方式、手段和媒介等方面大大突破和超越了传统交往,其特点表现在交往对象的虚拟化、交往手段的智能化、交往空间的世界化、交往内容的全面化等方面。现代交往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经济交往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政治交往的国际化(集团化)和民主化、文化交往的人本化和理性化、科技交往的共享化和产业化等。现代社会交往自觉,就是个体通过不断地自我超越,形成顺应全球化和一体化、民主化、人本化和理性化、共享化和产业化等的社会交往体系。
三、人的现代自觉的生成
人的现代自觉的生成,一方面是其内部各要素生成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整体生成的过程。
(一)人的现代自觉各要素的生成
人的现代自觉的基本要素有思想观念的现代自觉、素质能力的现代自觉、行为方式的现代自觉和社会交往的现代自觉,各要素都有自己具体的生成过程。
1.现代思想观念自觉的生成。实践是自我确认的前提。现代思想观念,并不是头脑固有的,而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因此,现代思想观念自觉生成的基本前提是实践。人们通过自觉参与丰富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通过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比较全面地了解人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文化教养以及环境,以积累丰富而准确的第一手感性资料。
现代观念的生成是自我确认的过程。一方面表现在人对自我未来和未知领域的搜寻、选择、创新和探索,一方面则是人对自我已知认识成果的自觉清理、审视、批判、解放或扬弃。这个过程需要现代思维方式。思想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但由于受到实践水平和逻辑水平以及其它因素的限制, 也由于它是面对未知和未来的, 其过程难免伴随一些假、恶、丑的成分,因此,现代思想观念自觉,需要一个在自觉实践基础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自觉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提高人的现代思维能力。舍弃局部式、单项、静态、闭塞、停留在表层、模式化以及单线条式的思维方式,确立系统思维、多向思维、动态思维、开放式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及非线性思维等与现代化社会相符合的现代思想方式。当然,还要综合运用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现代观念的生成是自我确认的结果。自我确认就是个体确立求真意识、批判意识、理论意识和主体意识,抛弃保守、忍让、依赖、专制、人治、得过且过、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等传统观念,形成全球观念、开放观念、市场经济观念(竞争合作观念、效益效率观念)、民主法治观念(政治参与观念、现代人权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兼收并蓄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科学发展观念、以人为本观念、现代和谐观念和生态文明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
2.现代素质能力自觉的生成。自我强化的动力是现代需要。人的素质能力生成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不是任何外在于人的力量所强加给人或恩赐给人的。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出发,分析人的素质能力生成的动因和机理,即以人的需要(消费需要)为逻辑起点,通过人的需要产生劳动,在自由自觉的劳动(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中)与内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来确保提高人的素质能力的具体活动(如教育、学习、自我完善等)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马克思认为,“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消费使得在最初生产行为中发展起来的素质通过反复的需要上升为熟练技巧”。*同前引〔15〕,第11页。可见,人的现代消费需要是人的现代素质能力发展的动力因素,人的现代消费实践是人的现代素质能力发展需要行为的外化表现。*单培勇、池长征、郑喜文:《马克思人的素质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第1期。
自我强化的渠道是反复学习。自我强化就是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创造、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的自我强化是现代素质能力自觉生成的根本因素。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每个现代人的任务。
自我强化的保障是现代制度。制度在人的社会活动中是起着规范、指导、激励、保证的作用,是现代素质能力自觉生成的保障因素。对人的现代素质能力生成而言,影响最大的制度是用人制度和教育制度。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能力的提升首先取决于教育。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是人的素质能力高低、全面与否的关键因素。“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同前引〔17〕
自我强化还需注意环境的影响。主要的环境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是育人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生优育是现代素质能力自觉生成的前提与基础,家庭的潜移默化,对人的性格、品质、文化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素质的形成与提高的影响更深刻、持久。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从深层次影响现代素质能力自觉生成,因此,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3.现代行为方式自觉的生成。行为是由内源的或外源的刺激而引起有机体的外显活动,是组织对刺激的应答。行为有着由先天的(本能的)和习得的(条件的)等因素参与的复杂模式。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内部需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行为理论公式:B=f(PE)。式中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恩格斯指出,人们“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但是这一切在人们的头脑中采取什么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种情况决定的”。*同前引〔14〕,第249页。麦格雷戈认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性假设里包含着人的不同的行为模式。
由此可见,人的现代行为方式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有生物因素、个性因素、群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生物因素对现代行为的影响表现在:行为可以遗传,大脑控制行为,神经系统调节行为。个性因素对现代行为的影响表现在:现实需要是现代行为的出发点,动机是现代行为的直接原因,价值观是影响现代行为的核心因素,态度(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解释、预测和决定现代行为效果,兴趣是现代行为的重要动力,气质影响现代行为方式,性格影响现代行为过程,能力影响现代行为效果。群体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往往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倾向。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一是学习可以塑造行为,二是环境可以改变行为。因此,现代行为方式是现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现代社会交往自觉的生成。社会交往的一般动力机理是:人自身的有限性是交往存在的基本依据,需要和利益是交往产生的根本动力,分工的两重性是交往发展的社会原因,社会心理是交往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无论从生理学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人无完人”,即人自身都是有限的——有缺陷或不足。生理学上人自身的有限性首先来自于性本身的不完善,只有异性交往,才有人的生命的诞生和种的繁衍。社会学上人自身的有限性来自于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只有交往,不同的主体之间可交流、对话。需要的产生既与社会条件和社会交往相联系,需要产生后又引起了人的交往,是人的交往的一般前提;利益的本质和基础是人和人之间经过各种联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利益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对客观环境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们的生活条件与其需要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利益是决定人类活动(包括交往)机理的特有而又必需的环节。分工是人和自然与人和人社会生产交往关系的中介,一方面,分工和联合互为条件,另一方面,分工意味着分化和分裂。分工的两重性,增加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个体的知觉、价值观念、态度、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心理因素和群体活动中的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群体心理都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社会交往的现代自觉,一方面要求现代人要认识到自身的有限性,自觉扬弃社会交往的异化现象。社会交往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交往主体的手段化、片面化、角色化、抽象化(数字化)、冷漠化(隔膜化、疏远化)等方面。社会交往的异化本质是“主体-主体”关系的异化,把“主体-主体”关系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物的关系。扬弃社会交往的异化,最直接的任务是消除客体对主体的统治,确立合理的“主体-客体”关系;深层问题是确立一个明确的、使“主体-客体”关系从根本上服务和服从于“主体-主体”关系的价值尺度;核心是完善“主体-主体”关系,促进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以实现总体人的平等、自由、理性、自觉的交往。
另一方面,要在共同利益原则(如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平等、自由、理性、自觉的现代交往实践,主动地参与全球化的经济交往、民主化的政治交往、人本化的文化交往和理性化的科技交往过程,体认市场经济的生产和交换规律,剔除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和不足,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注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
(二)人的现代自觉的整体生成
人的现代自觉,就是现代人自觉地获取、习得、养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素质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构建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与社会模式的过程和结果。人的现代自觉的整体生成,是思想观念的现代自觉、素质能力的现代自觉、行为方式的现代自觉和社会交往的现代自觉这几个基本要素的内在互动和相互影响,是这几个基本要素的内在有机统一:即在实践基础上的“思想观念的现代自觉←→素质能力的现代自觉←→行为方式的现代自觉←→社会交往的现代自觉”的内在互动和相互影响。
1.现代观念自觉是人的现代自觉的“灵魂”。其一,任何思想观念都是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离开了实践,就谈不上思想观念。其二,任何思想观念都是具有一定素质能力的主体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归根结底是在人的行为过程特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其三,思想观念既是人的素质能力的核心,又是人的行为方式的先导,还支配着人的社会交往。纵观现代化的历史,我们发现,思想观念现代自觉是人的现代自觉的“灵魂”,也是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先声。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都是人的思想观念自觉的表现。其中,文艺复兴确立了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宗教改革唤起了人的自信和尊严,启蒙运动用理性引导人从愚昧中觉醒。同时,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先声。中国的改革开放,也首先是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即思想观念自觉开始的。
2.现代能力自觉是人的现代自觉的“实体”。其一,思想观念是人的素质能力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又反过来指导人的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其二,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是人之为人的主体条件,是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各种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的基础。其三,人的素质的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人的活动范围与机会,活动的深度与成果,直接制约着人的能力在活动中的形成、发挥与内化。
3. 现代行为自觉是人的现代自觉的“外显”。其一,人们不仅认识世界, 同时还在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能力又外化为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素质能力外化为行为方式,就是人们的内在思想观念和素质能力在外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展开。其二,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能力开展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其三,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其思想观念和素质能力的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能力,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其四,尽管人们的具体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具体的外部情境, 但作为相对固定模式的行为方式总是一定思想观念和素质能力的外部表现。
4. 现代交往自觉是人的现代自觉的“本质”。其一,传统社会人们之间“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交往向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物的依赖性”的社会交往的历史性变迁,内在地需要并生产着现代性的思想观念。其二,在社会交往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 用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 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可见,社会交往在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具有决定性和优先性。其三,社会关系是社会交往行为的产物, 它的总和就是社会交往状况的总和。所以,社会交往自觉一定程度上代表现代人的本质自觉。
四、结论
总之,人是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会作为企业经理或员工,作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或群体的职工或成员,作为政府的领导人或公务人员等形象出现。有现代自觉的人,会明确自己在企业、社会和政府中的地位、角色、能力、权利、义务,明确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干了什么、没干什么,该怎么干、不该怎么干。在现代国家治理实践中,人的现代自觉的过程实质就是人的现代自治的过程,没有人的现代自觉,政府自觉、社会自觉、企业自觉都是空话。换句话说,只有人的自觉和自治,才能使得现代国家多元治理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进而实现政府善政、社会自治、企业良治、国家善治。
不过,人的现代自觉尽管是人的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但人的现代自觉过程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与现代国家治理过程相互作用的。随着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又可以促进人的现代自觉。因此,现代国家治理是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等主体在内的多元治理,是各个主体共同自觉缔造的过程。
陆喜元,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余倩倩,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学生。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15AZZ004)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项目“甘肃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YB09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