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探讨

2016-02-27罗韬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陕西西安710024

新丝路(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教学思路工程测量

罗韬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24)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探讨

罗韬(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陕西 西安710024)

摘要:《工程测量》课程是钻探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同时也是获取工程测量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资格的课程,在钻探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从事工程测量内、外业工作所具备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表达和应用的能力。本文分析了该课程教授过程中的课程目标,提出了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思路和课程内容,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考核评价方式。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思路;考核评价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84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虑本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学生熟悉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以及测设方面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解决现场工程放样的能力。

一、 课程目标

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掌握以下知识

①图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图根导线测量,1:500、1:1000、1:2000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要求; 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皮尺、钢尺的使用方法; ③水准路线、图根导线的布设和观测、记录、计算作业方法; ④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使用及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⑤地形图分幅及图内、外整饰的方法; ⑥国家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原理、方法; ⑦工程控制网施测的原理,外业数据采集、记录计算的方法; ⑧点位坐标放样的基本知识; ⑨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 ⑩点位高程放样的常用方法;

(2)理解以下知识

①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水平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高程与高差的关系; ③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④高程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划分; ⑤水准测量、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 ⑥坐标方位角、象限角、坐标增量三者间的关系; ⑦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等高线的特性,等高线、等高距、坡度之间的关系; ⑧钻孔、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

(3)了解以下知识

①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②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 ③视线高、转点、视差、水准轴; ④水平角、竖直角;⑤地物符号的分类及等高线的种类;

2.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①能进行四等和图根水准测量的方案设计和观测、记录、计算; ②能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③能使用皮尺、钢尺进行距离测量;④能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坐标测量;⑤能进行图根导线测量方案设计和观测、记录、计算;⑥能进行地形图测绘方案设计和地物、地貌测绘。

(2)方法能力

①具有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的能力,以及保护小组人身和设备安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测量任务的责任意识;②具有规范填写外业观测手簿、整理内业技术资料的能力;③具有较为全面的测量任务设计能力;④具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②具有不抄袭、不伪造测量成果的诚信品质和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严谨科学态度; ③具有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团队观念,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克服困难、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与钻探企业共同开发的,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通过认真分析钻探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工程测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参照钻探工职业岗位标准选取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过程及其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据此本门课程设计了7个学习项目,排序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学习规律。7个学习项目分别是: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全站仪和GPS测量。

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专业软件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施工内容和流程。

(3)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施工现场,模拟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独立检查评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

3.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以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要求为依据,全面贯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引领知识、技能和社会能力,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完成小组实训任务,来获得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课堂与实训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评价均突出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教学。即构建以工作任务引领、结果驱动、突出能力、内容实用、教学做一体为主要特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三、课程内容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学会相关测量工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引领知识的教学思路整合课程内容,设计了7个学习项目,在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8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四、考核和评价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过程考核:每个任务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自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该任务成绩为学生自评(30分)+组长评价(30分)+教师评价(40分)。所有的任务完成后,各任务成绩取平均值的70%作为总成绩的第一组成部分。

结果考核:结果考核包括技能考核和期末考

评。

技能考核:学期末由教师组织技能操作考核,每位学生以随机抽签的形式确定考核内容,教师综合评定后给出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评:工作过程性知识的测试(试卷、口试)占总成绩的20%。

总成绩=过程考核(70%)+技能考核(10%)+期末考评(20%)。

参考文献:

[1] 张慧锋.工程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张晓东.工程测量[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

[3] 苗景荣.建筑工程测量(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4] 陈兰云.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5] 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教学思路工程测量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