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英魂故里

2016-02-27文/郭

走向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华野子弟兵解放战争

文/郭 均

走近英魂故里

文/郭 均

APPROACHING THE HOMETOWN OF HEROIC SOULS

渤海区是山东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不屈不挠地坚持了以黄河入海口为中心的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是解放战争后期山东三大战略区之一,是我华东战场的重要后方基地,供养了华东局和华东军区40万转移大军。全区有82万人次踊跃支前。渤海区是二十八军、三十三军、四十三军、农二师等英雄部队的诞生地,近20万渤海子弟兵遍布四大野战军,转战南北屡建奇功。有6000多名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渤海区培养和成长出380多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成为我党我军的骨干力量;渤海区涌现了一大批“一马三司令”等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有55308名革命英烈为国捐躯。

○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The heroic deeds of the revolutionary martyrs inspire the teenager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在解放战争中,渤海区不断发展壮大,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贡献:

一是不断地掀起大规模参军热潮,成建制调出野战部队,渤海子弟兵成长为我军的骨干力量。抗战胜利后,杨国夫、刘其人、龙书金、徐斌洲等率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和渤海区独立师共1.3万名渤海子弟兵奉命挺进东北,后编入四野六纵,1948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解放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6、1947年,刚刚求得翻身的渤海区广大农民纷纷报名参军,为保卫胜利果实,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参军热潮。渤海区先后共有17.2万人参军。1947年4月,渤海军区奉命正式组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景晓村兼政委。此部后编为28军;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正式成立,袁也烈兼任司令员,周贯五兼副政委,廖容标兼副司令员。此部后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现为上海警备区部队。1947年8月,两广纵队在渤海区组建,曾生任司令员;1947年,组建1万余人的渤海军区教导旅,由三五九旅副旅长张仲翰带领西进。后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步兵第六师,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驻新疆库尔勒市;1948年底,渤海区又组建华东后备兵团第三师,此部后编入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另外,还有数万名子弟兵组成基干兵团加入华东、中原、西北、东北等野战军和中央警备师等部队,参加了全国解放战争。渤海区还抽调5000多名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抽调30余名干部北上大连组建中共渤海区大连工委,开展对敌占区城市的经济工作。

二是轰轰烈烈地开展大支前运动,“车轮滚滚”支援我军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战争一开始,渤海区党委就把保障前方作战部队的物资供应作为整个支前工作的中心任务,组织广大群众,为前线筹集、运送粮草、副食,制作被服鞋袜,生产和运送武器弹药等,一批又一批的支前大军源源不断地奔赴前线。“一串小车一条龙,吱悠吱悠向前游,一天走不断,一眼望不到头”,“碾磨一起转,米面送前线,打倒蒋介石,粮食是子弹”,这些流行歌谣生动地反映了渤海区“车轮滚滚”支援前线的情景。据统计,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全区支前的民工达81.9万人次,出动大小车近128万辆次,牲口97.8万头,运送支前军粮1.35亿公斤(占山东全省这一时期全部支前用粮的38%)。

三是渤海区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度成为整个华东战区的战略大后方,堪称华东地区的“小西柏坡”。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45万兵力重点进攻山东。陈毅、粟裕率华野部分部队渡过黄河后,进驻渤海区阳信县何家坊(今滨州市惠民县何坊街道)一带,指挥华野西线兵团,配合刘、邓大军转入外线作战。张云逸、邓子恢、舒同等领导同志率领华东局、华东军区所属部分机关,分别转移到渤海区黄河以北阳信县一带。同时,华东局部分党政干部和野战军兵站、医院、后勤机关、荣军学校,鲁南、鲁中区党委所属部分机关,还有大批伤病员、伤残军人、干部家属和随军民工,苏北、淮北地区的部分人员,以及经渤海区转入鲁西南地区作战的华野六纵等部,共40余万人转移至渤海区。渤海区成为这一时期整个华东区和华东战场的后方基地。

The Bohai Old Revolutionary Base centered on Binzhou was the largest anti-Japanese plain base in Shandong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 one of the three strategic regions in Shandong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and a significant rear base of the East China Battlefield, and supported an army of 400,000 soldiers in the East China Bureau and the East China Military Area. Bohai area is the birthplace of such heroic troops as the Twenty-eighth Army, the Thirty-third Army, the Forty-third Army and Second Division for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Nearly 200,000 soldiers from Bohai were in the four field armies. Over 6,000 cadres followed the troops to march south to take over the New Liberation Area. The Bohai area cultivated and developed over 380 leading cadres above provincial and military levels, and they became the backbone for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猜你喜欢

华野子弟兵解放战争
粟裕五计定胜局
粟裕五计定胜局
聂荣臻首提“子弟兵”一词
吴蜀界碑
写好行动显真情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子弟兵”称谓的由来
华野燃气海外上市圈钱“疑云”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