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年追“猴”

2016-02-26张洪泉黄岸

人民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猴票猴戏六小龄童

张洪泉++黄岸

猴是一种灵性的动物,中国人一直视猴子为吉祥物,中国猴文化不仅古老,而且丰富。

灵羊将乘飞雪去,金猴又随祥云来。与猴相关的诗、画、生肖物品、年历等早早登场,絮说猴文化成为人们的话题。猴是一种灵性的动物,中国人一直视猴子为吉祥物,中国猴文化不仅古老,而且丰富。丙申猴年到来,让我们再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猴”。

韩美林:希望把中国猴推向世界

1月22日下午,多家媒体发布了消息:2016猴年央视春晚吉祥物“康康”设计原稿及立体效果图正式公布,设计师为著名艺术家韩美林。

“康康”原稿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形式,然而该3D立体效果图却引发网友吐槽,有的网友称其配色像“红黄绿灯”,有的网友认为猴子身体太僵硬。其中受到质疑最多的是,立体图把原稿中猴脸两边的“猴爪”变成了“肉瘤”,这让很多网友不解。这一新闻发布后,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接到了众多电话,询问韩美林设计猴年春晚吉祥物的相关情况。韩美林的助理孟女士告诉记者:“韩老师只设计了原稿,后续事情再未参与。”

据了解,2015年11月初,韩美林接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剧组的邀请,希望他能为2016猴年央视春晚吉祥物设计形象。从当晚开始,韩美林认真构思,反复酝酿,在先后尝试了几十种造型后,经与央视春晚剧组沟通,最终确定了吉祥物的猴头形象。

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春晚的氛围结合起来,韩美林选取了典型的猴元素进行重新组合。“首先,猴是霸气的小孩,我先把他放进去。第二个孙悟空,他的历史比熊猫要长得多。第三个玫瑰红和翠绿,这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所以我们把最代表中国的颜色放进去了。”

此次为央视猴年春晚设计吉祥物,韩美林表示,希望通过春晚这个平台,以此为契机,体现猴形象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把中国猴的形象推向全世界。

“迪斯尼不就抓住一个老鼠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抓住一个猴,而且是我们上千年的猴,为什么不可以让他继续活下来?我提议:大家能够把猴子的形象,我们的孙悟空,我们的祖宗的东西,把它继承下来,希望在动画片中能出现我们猴子复生的形象,让它继续下去。”

丙申年猴票“一飞冲天”

1月5日,中国邮政正式发行第四轮生肖邮票,2016年猴票图样由黄永玉先生执笔设计。据悉,1980年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猴票就是黄永玉执笔设计的,这枚被藏友称为“金猴”的猴票当时价值8分钱,至今已涨到1.2万一枚,身价已翻了15万倍。36年后,92岁高龄的黄永玉再次执笔,为即将到来的丙申猴年设计一套猴票,作为中国邮政第四轮生肖邮票的开篇之作。

有了第一枚“逆天”的猴票作为参考,市场也总是会给“猴子”投入较多的关注。目前名气最高的还是黄永玉设计的“庚申猴”和“丙申猴”。

庚申——最“逆天”的猴子。“猴票”这个名词就是来源于1980年的庚申邮票。作为邮票界的神话,庚申猴票80枚大版全套邮票目前的市场价格约为120万~150万元。庚申猴票票面背景为红色,图案是由黄永玉绘制的金丝猴。这枚邮票最初的发行量为500万枚,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收藏意识薄弱,很多庚申猴票直接用于邮寄,消耗量大,导致目前存世量稀少,价格也随之攀高。

壬申——最“廉价”的猴子。中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设计原则由每年发行一枚改为每年发行两枚,图案“一图一文,一明一暗,两平两立,篆隶草行三年一换”。壬申猴票目前整版的市场价格约为130元,与一轮猴票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由于发行量等多方原因,壬申猴不仅是四轮猴票中最“廉价”的一轮,在第二轮十二生肖邮票中价格排名也在倒数之列。

甲申——最“低调”的猴子。第三轮生肖邮票从2004年1月5日开始发行。甲申猴相较其他三只猴子的话题度最低,在网上搜索它的相关信息少之又少。1050元的市场价格不高不低,但总算在众生肖中挽回了面子,再次登顶当轮生肖邮票价格之首,成为四只猴子中最平稳的一只。

丙申——最“上天”的猴子。今年发行的丙申年猴票票面图案分别为“灵猴献瑞”、“福寿双至”,发行短短十几天价格已经接近千元,线上交易平台最高甚至接近2000元,价格攀升速度足以“上天”。此次丙申猴票还未发行就已赚足眼球,随后“福寿双至”票面图案一经面世恰巧暗合了全面实行的“两孩”政策,概念牌打得响亮,价格攀升几十倍也就不在话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总经理高山介绍该套猴票:“第一幅图采用了金色、黑色和红色三种色彩表现。画中,猴子的一只手放在树枝上,尾巴缠在桃树上,另一只手捧着桃子,意寓‘捧桃献瑞;一只母猴抱着二子,意寓‘合家欢乐。”

美猴王的西游文化

大众心目中的正牌“美猴王”——六小龄童,出生于“猴王世家”,是章氏猴戏第四代传人。这个有百年历史的“猴王世家”,生生不息地传播着中国传统猴戏艺术,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几代人的经典回忆。

随着《西游记》的热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深入人心,成为几代人无法磨灭的记忆。“我们国家周边的邻居需要我们用文化去沟通、去交流,希望美猴王成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友好的使者。”可以说,《西游记》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还将西游文化传承了下去,还将它发扬光大,推广到了全世界。

六小龄童告诉我们,《西游记》不仅是我们国与国文化交流的纽带,它传递的精神更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实我们这个家族,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和《西游记》有关系的。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我们中国猴戏艺术的话,下半生就是希望更多的传承我们中国的猴文化,因为猴戏只是猴戏艺术,是孙悟空的表演而已,真正去学的人不会太多,而猴文化和我们每个人就息息相关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灵山在心中,只要你努力,坚持不懈,都有可能攀登这个顶峰。”

今年恰逢猴年,与《西游记》相关的电影更是迎来井喷。据统计,今年将有不少于9部跟《西游记》相关的电影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拍摄或确定上映。这两年推出的《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大圣归来》都大卖,票房毫无疑问证明了西游文化的群众基础。

然而,再高价值的经典也需要精耕细作,改编不仅要有深厚功底,更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注重创新的同时,更要尊重原著。目前定下的3D魔幻电影《敢问路在何方》就将再次起用六小龄童和老唐僧迟重瑞等原班人马。面对如今花样百出的“西游”题材,六小龄童有意打造一部真正忠实原著的《西游记》。他表示,把孙悟空变为情种是对不起祖宗:“我们没有戏说和恶搞的权利,要有道德底线,戏说恶搞的电影票房越高,危害越大。”

猜你喜欢

猴票猴戏六小龄童
猴戏
最后的猴戏?
猴票为什么“贵得有理”
丙申猴票备受市场热捧投资收藏还需规避风险
“猴票之父”黄永玉:生活中的幽默大师
丙申猴年看“猴戏”
社会文明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困境与对策——新野猴戏边缘化的思考
挨饿的“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