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与方法论“原则”

2016-02-26黄光秋

学术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黄光秋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北京 100872)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与方法论“原则”

○黄光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历史观、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统一。方法论的提炼、制定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准则和标准,而这些原则、准则和标准则应该来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基本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它是方法的基础,作为一种方法,它是理论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可以表述为:人为主体,基于社会存在,立足实践。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制定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出发”,即“从人出发”“从社会存在出发”和“从实践出发”。所谓理论实质,是指理论的主体思想、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它是理论精髓、活的灵魂,它是贯穿、体现于整个理论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这就体现在它们的理论“实质”和方法论“原则”上面。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世界观;理论;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这种理论既是历史观,又是世界观。它是历史观与世界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变世界,它具有方法论的功能和价值。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历史观、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统一。方法论的提炼、制定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准则和标准,而这些原则、准则和标准则应该来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基本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它是方法的基础,作为一种方法,它是理论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可以表述为:人为主体,基于社会存在,立足实践。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制定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出发”,即“从人出发”“从社会存在出发”和“从实践出发”。所谓理论实质,是指理论的主体思想、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它是理论精髓、活的灵魂,它是贯穿、体现于整个理论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就体现在它们的理论“实质”和方法论“原则”上面。

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才得以形成和呈现如此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同样,也只有历史唯物主义具有这样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历史唯物主义才成为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很难分清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或者说,它们本来就是一个东西,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关于人、社会存在和实践的科学理论;关于人、社会存在和实践的科学理论,才是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只不过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的概括和表述。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社会现象,揭示社会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而超然存在。这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既是历史观,又是世界观,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历史唯物主义既观“历史”,又观“世界”。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大”的历史观,或说是“小”的世界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历史观,又是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观“历史”的,它“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2〕。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把关注点从宇宙、整个世界转向人以及人的世界即人类社会,“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3〕。它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思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历史的创造者,人的主体性,社会发展进程,等等。这种历史观拒斥形而上学,从“天上”降到“人间”,关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不关心彼岸世界,它只关注此岸世界的真理和人民的幸福。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是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它“本质上是社会历史哲学”〔4〕。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又是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观“世界”的,形成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界、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不仅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纳入唯物主义的视野,也把自然纳入唯物主义的视野。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眼中既有“人”,又有“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人,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人和自然的这种关系不能割裂。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历史唯物主义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科学地解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唯物主义历史观又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5〕。故而言之,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它的内容即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社会历史观、又是哲学世界观,其实二者是统一的。这是两种说明,一种本质。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历史观,那么它是关照自然界的“大”的历史观;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世界观,那么它却是关照社会历史的“小”的世界观。所谓“大”是指这种历史观关注自然界、人生存的客观世界;所谓的“小”,是指这种世界观不去研究形而上的抽象本体,它只关注与人有关的自然即人化自然。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各种旧的社会历史观。旧的社会历史观存在“历史”与“世界”的断裂,其实,它们根本不是历史观和世界观的科学统一,也就是说,旧的社会历史观中存在“历史与现实的人的分离、历史与自然的对立,历史与唯物主义的分离”〔6〕,所以,它们不能正确地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层次与内容特色

作为一种历史观、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学术界、思想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已经梳理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如下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等等。〔7〕这些原理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物质统一性原理,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和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8〕,一道构成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整体,有着自身非常明显的理论实质和特征。这些理论实质和特征是从其各个组成部分中提取出来的。不过,这种提取并不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实质和特征的简单相加,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也都拥有这些实质和特征。从理论实质和特征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的,其各组成部分也都具有。当然,历史唯物主义不同的组成部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的“具有”和“呈现”程度可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这绝对不是一种组成部分的“无”与整体部分的“有”的区别。

分析、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需要结合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与其同步进行,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理论整体,它包括很多思想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社会存在和实践,这种理论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可以概括为人为主体、基于社会存在和立足实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内容,它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所有理论实质和特征。这种思想的理论实质和特征主要不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中推导出来的,而是自身内在具有的。甚至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主要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中得到呈现和说明。要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就必须清楚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当然,这种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有一个互相关照、彼此照应的过程和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这就体现在它们的理论实质和特征上面。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

上述可知,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新的、现代的唯物主义,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也根本区别于其他形形色色的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旧的社会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有它自身的理论实质。这种理论实质在于:人为主体,基于社会存在,立足实践。这种实质也就是它的特征。可以说,马克思着眼于人、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科学分析这三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社会存在和实践,它们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就在于科学阐明了这三者的关系。由于人为主体,基于社会存在,立足实践,这种历史观达到了社会历史观的新高度。

(一)人为主体

马克思进行形而上学的批判,实现了哲学主题和功能的转换。他指出哲学应该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即关注现存世界和人的存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开始制定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就把制定的新理论称为“关于人的科学”〔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他在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的时候,强调“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10〕。马克思举起反对形而上学的大旗,“反对一切形而上学”;批判资本主义的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问题。也就是说,对他来讲,重要的不是去追问世界的终极存在、最高本体,而是试问人为何成为现在这样的异化状态,如何破解异化状态。马克思关注的是人,关注的是把人失去的一切重新还给人。这种形而上学批判,凸显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呈现人的价值、目的、尊严,这种批判所形成的理论就有一种深刻、明显的人为主体、主体在人的理论实质和特征。

人为主体,是指主体在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人为主体这种性质、特征在历史唯物主义整体之中显现的非常突出。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拨开历史的迷雾和意识形态的藩篱,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唯物主义最为重视人。关于人的论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1〕,他不是“目中无人、心中无人”。马克思强调,从人类历史的形成来看,“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2〕。这种论述,摆明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以人为出发点、立足点、归属、目的,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它不会“只见物、不见人”,绝不“敌视人”,并非存在“人学空场”。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决定论、唯“物”主义截然不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13〕,是真真正正的“人学”。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毫无区别地洒落、普照在各组成部分。即使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也凸显人为主体的理论实质和特征,人为主体、主体在人是该思想的应有之义。这种思想根本不是脱离人和人的主体性而纯粹谈论经济、政治和文化及其三者关系的观点、学说。经济、政治、文化的形成与“人”有关,“人”内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没有“人”就没有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就是说,该思想是绝对不会离开“人”和人的主体的。

造成人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分离是错误的。经济唯物主义就犯了这种错误。经济唯物主义思想的实质就是认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形成与人无关,历史与人无关,社会与人无关。人是外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并且纯粹是经济、政治、文化对人产生影响。它错在只承认经济因素的自动作用,否定其他因素的积极作用;并且更加错在认为经济因素是自发发生作用。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人的作用。虽然说,他们也讲社会规律,也讲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但是,他们却极力贬低人的作用。没有人,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又怎能正确认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本质?没有了人,就只能引入神或其他神秘的东西,以此来解释经济、政治和文化。这只能导致机械决定论或者宿命论。经济唯物主义是一种庸俗的唯物主义,或者说是把唯物主义庸俗化。社会基本规律是指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的确,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决定社会发展,这是无疑的。但社会规律是由于人的交往、人与人发生关系而形成的规律,它是人们自己活动的规律。这种规律不是脱离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也是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根本之处。

当然,这里的“人”是指具体的、历史的人,是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人。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反对人本主义,是批判“人”的。如果要说马克思批判人,那也是批判了“抽象的人”。黑格尔讲人,费尔巴哈讲人,他们的关于人的观点受到马克思的批判。这是因为,黑格尔的理性的人,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虽然他们声称是“现实的人”,但是,这些仍然都是抽象的人,都不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批判人本主义、人道主义,这不是因为他们讲人,而是他们讲的人是不现实的。所以,不能因为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受到马克思的批判,就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水火不容。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抽象人道主义,但是,它是“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14〕。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有自己的“人”,历史唯物主义也有自己的“人”。区别在于,人与人是根本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没有抽象地谈论人的地位和价值,从人到人,自己论证自己,而是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对人的本质进行揭示,也就是说,马克思关于人的一系列学说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通过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来得到落实、实现和证明的。

(二)基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5〕。意识、精神、思想这些东西确实非常重要,但是,还有决定这些东西的更为根本的东西,这些第二性的东西之上还有更为重要的第一性的东西。第一性的东西决定第二性的东西,第二性的东西不能决定第一性的东西。基于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理论实质,是基本的观点、立场和方法。

社会存在并非抽象概念,作为一个与社会意识对立的概念,自身内涵极其丰富。纵观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发现,它必须具备这几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些条件可以称为前提、基础和根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人生活其中的自然界、人本身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三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一,不管缺少其中哪一个,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人类社会和人化世界。这些条件都是客观的,这三者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所以说,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界、人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样,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可以概括为基于社会存在,即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人和自然界。当然,这里的“基于”是有所差别的。从根本上说,决定人类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它们的统一体。它决定社会形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基于社会存在之中最为根本的是基于生产方式。下面详细阐释基于社会存在这种理论实质。

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相互关照的过程和关系,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于社会存在这个理论实质与特征可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中得到论证、证明。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思想,凸显了经济必然性。经济基础就是指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经济关系。基于生产关系构成了该思想的理论实质。马克思认为,整个社会的基础“不在天上的云雾中”〔16〕,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17〕,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要用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来说明。并且,只能用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来解释、说明政治和文化关系、现象,而不是相反。如果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来进行划分,生产关系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上层建筑是指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它们属于社会意识。这样,我们推导出社会存在是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显然,基于社会存在就有根据、有内容,这个根据、内容就是生产关系。所以说,基于社会存在就是基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离不开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那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当然,我们也是承认,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根本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和埋没自然,把自然归于“无”。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少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伴相生。生产力就是表示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生产力是处理人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一种能力。虽然说,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也不包括生产力,但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不可分离的一对概念。在这个前提下,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8〕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马克思深刻而透彻地表达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关系、地位和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构成了生产方式的概念。从而,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决定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实现。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本身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容。于是,历史唯物主义及其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可以概括为基于生产方式。

在一个社会的统一体中,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基础而存在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历史中。它们决定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产生重大的反作用,但这是第一性决定之下的第二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基于上层建筑,一切应该基于经济基础,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解为整个人类历史的基础。以前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进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20〕,而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巨大功绩在于找到了历史的“现实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肯定上述结论之后,我们也要知道,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还离不开人本身和自然界。人是大前提,人都没有了,还讲人的什么和怎么样就是荒唐的。马克思就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1〕。至于自然界,也有自然界的为人的意义,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2〕,所以,“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23〕。离开了自然界,一切都是无。马克思对自然界的重视提到了人类生存的高度。当然,自然界只是具有属人的意义。可见,历史唯物主义及其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的理论实质是基于社会存在,这个社会存在必然包括人和自然界的,并不仅仅是指生产方式。

综上,人和自然界是一个前提和条件,在这个前提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有一个东西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是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东西比人与自然界更为重要。这个东西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自然以及生产方式这三者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区别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最为重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立足实践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实践的观点是基本观点,实践的原则是最根本的原则。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而且引入了历史观。当然,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历史观也是统一的。如果只是引入认识论,就是降低实践的本体论的意义,如果只是引入历史观,就解释不了认识论的问题,不能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实践是一个既与认识对立、对应,又与社会生活对应的极其重要的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可以看到实践的作用和价值,同样,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可以看到实践的作用和价值。所以说,立足实践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鲜明的理论实质和特征。也因为如此,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同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旧唯物主义的直接反映论,同样,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有别于经济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首先,从认识论中看“立足实践”。这主要是讲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从而突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从实践与认识之间关系的角度讲,实践是与认识对立、对应的概念。实践活动不同于认识活动。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即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认识是指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不是认识,认识也不是实践,但是,认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有深刻的实践根源。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4〕,所以,“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5〕。我们不能奢想从天下掉下认识,从地上抽出认识,也不要认为从自己的大脑中凭空产生认识,认识不能脱离实践而单独存在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决定了认识。

关于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对此,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来加以验证和深化认识。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而上层建筑包括思想的上层建筑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如思想、观点、理论等等。而经济基础、经济关系是经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实践决定认识。这是无可置疑的。从根本上说,政治和文化的产生是经济基础的缘故,政治和文化是一种产物而已。而且,经济本身是政治和文化的目的和动力。经济利益和物质需要促使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此外,政治、文化的过程和结果是好是坏只能看它们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衡量的标准在于经济和物质利益方面。换言之,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存在绝对是一种人们的主体活动,感性的活动,即现实的客观的实践活动。检验政治和文化的标准是经济实践活动,以及形成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思想、观点、理论不能自己证明自己,它的科学与否必须用经济实践来加以说明和证明。

对于政治、文化的这种根源和性质,即政治、文化的东西如思想、观点、理论等这些认识结果只能在生产劳动即经济实践活动中形成,马克思有明确的论断。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6〕,“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7〕实践与认识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标准只能是实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要立足实践,不能立足思想、观点、精神,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否定了实践在这里的意义,就是推翻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

其次,从历史观中看“立足实践”。这主要是讲实践的本体论地位和意义,与上述的认识论角度有所不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又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对应的概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8〕,实践即社会实践,这是一对同义词,社会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历史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得以形成,“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29〕。这里的交互活动就是社会实践。不可否认,社会生活就是实践本身,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实践创造了社会生活。可见,实践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对应的概念。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生存本体。

马克思能够深入社会历史现象而达社会历史本质,就在于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即它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30〕。社会历史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的。这是历史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客体都是以否定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不会主动满足人类的需要,有需求、欲望的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改变自然界的形式,改变外物和创造外物,满足自己的需要。换言之,历史主体与客体都不是预成、以自身完满的形态进入人类历史的,相反,历史主体与客体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创造和重建的结果。实践创造了整个人类世界。

综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可以进行如下概括。值得一提,基于社会存在与人为主体不是对立的。社会存在,本身包含着人和自然,基于社会存在没有否定人为主体;同样,人是社会中人,人本身也内含着生产方式,人为主体没有否定基于社会存在。实践把人与社会存在联系和贯穿起来。我们可用马克思的一段话结束这里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说,“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1〕。这句话解释了人类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秘密。历史唯物主义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也在于此。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制定“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揭示人类历史本质和规律。但是,理论不应该仅仅是解释世界的,马克思指出,以往的理论都是在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变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2〕,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强调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它具有方法的功能和价值。

(一)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理论、又是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既揭示规律、又指出规则,既是理论、又是方法,既是历史观、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二者的科学统一。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认为自己形成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且,他指出这个“总的结果”的重大意义所在。马克思说,它是“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33〕。这种“总的结果”可以“指导我的研究工作”,显而易见,马克思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种理论、观点,又是一种方法、手段。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理论,并且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以这种科学理论为指导,就会产生正确的实践结果。那么,对于如何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反对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理论的付诸实践,需要寻找其他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无法”,需要以它法为法;另一种观点是这种理论本身就是方法,理论等于方法。至于方法是什么,语焉不详。这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理论,又是方法,但方法不等于理论,方法需要从理论中提炼出来。马克思没有一条一款的制定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或方法,这需要后人努力。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需要概括、总结,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需要提炼、制定,而这种提炼、制定依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基本原理。

同样,强调和张扬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方法,也决不能否定或淡化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理论。一些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里面具有首要意义的是方法,“唯物史观首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34〕,我们并不十分赞同这种说法。一些学者不满足于对历史唯物主义作“理论”的解释,“唯物主义就只能主要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强调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也就只能主要从方法论上去理解。”〔35〕这种观点强调,从根本上来讲,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一种形而上学,而是一种方法论。笔者认为,过犹不及。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否认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理论,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实际,“作为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时又是历史方法论”〔36〕。所以,科学的认识在于,既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的意义,又突出方法论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仅仅肯定一个方面是错误的。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历史观、世界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学说,而且,这种历史观、世界观本身就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这种历史观、世界观出发,能够得出方法论。一种科学的理论,不具备方法论的意义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否定一种科学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也是十分荒谬的事情。在理论与方法二者的关系中,理论是方法的基础,方法是理论的运用。理论和基本原理具有根本性和稳定性,而对应的方法特别是基本方法则具有实用性和长期性。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列宁就非常重视方法论。他曾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只企求指出‘唯一科学的’(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话来说)说明历史的方法”〔37〕,这种方法的作用在于解释和改变整个人类世界。所以,方法论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方法论的研究却远远比不上对基本理论、原理的研究。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本原理的提炼、概括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且为大家所接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提炼、概括却是难能如此,存在明显不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促使我们更要重视对它的研究。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制定“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一个体系。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基本原理中提炼基本方法和其他的方法,从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方法论的研究尚是薄弱,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方法论比较困难,所以,笔者在这里不过是指出制定方法论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准则。但是,也就是指出这种原则和准则,它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就是依据此原则和准则制定出来。而且,这些原则和准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最基本、最根本的方法,属于最高层次、第一层次的方法。

如何从理论到方法,从规律到规则?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相对应于前文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和特征,不管制定出哪一个层次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包括基本方法,也指其他的一般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必须遵循下面这三个原则、准则、标准,即“从人出发”“从社会存在出发”和“从实践出发”。“三个出发”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立足点、规则,是标准和试金石。提炼、概括和制定的方法,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则、标准,就是错误的方法。错误的方法会给社会实践带来危害,造成严重后果。在这里,“三个出发”作为原则、规则、标准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从人出发。从人出发,就是指不要从物出发、不能从自然出发。这里的自然相对人而言,它当然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从物体、物品出发,就会出现物贵人贱的后果;如果从自然出发,考量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时候,没有站在人的立场上为人类自身着想。所以,我们在处理人和物的关系的时候,就是要从人出发,一些方法的制定都应该是为了人,突出人,服务于人的。这是“从人出发”的方法论的意义和价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方法,就是依据于“从人出发”这个准则、规则制定出来的。

其次,从社会存在出发。所谓“从社会存在出发”就是说,我们在观察社会现象、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不能从社会意识出发,社会意识毕竟是意识,社会意识不是社会存在,二者有质的区别。在社会中,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时候,要立足于经济基础。换言之,立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不能以上层建筑为根本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再次,从实践出发。实践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概念。“从实践出发”,就是说,我们不能从认识出发,认识解决不了实践的问题,而实践却是能够解决认识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的正确和错误,应该由实践最后来检验。此外,实践还对应社会生活,于是它还有另外一个对立面,那就是“不实践”,就是指不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生活。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真真实实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人的大脑中的思维和意识。这有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从实践出发”,也就有破除不实践的错误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其实,这“三个出发”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体系的第一个层次。由此引发开来第二、第三层次等的方法,从而形成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制定、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体系,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这三个立足点、规则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应该遵循的,也是制定其他一般方法应该遵循的。只有遵循这种准则、标准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论体系。

注释:

〔1〕《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74页。

〔4〕〔6〕郝立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5〕〔13〕〔36〕杨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总序第19、8、17页。

〔7〕参见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8〕参见孙正聿:《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和实践智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29日,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7期。

〔9〕〔10〕〔11〕〔12〕〔20〕〔21〕〔22〕〔23〕〔24〕〔25〕〔26〕〔27〕〔28〕〔30〕〔31〕〔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4、519、525、519、545、519、158、529、525、544、500、501、501、196、519、50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0页。

〔15〕〔16〕〔17〕〔18〕〔19〕〔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191、191、592、591、591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3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57页。

〔35〕王南湜:《认真对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征的再理解》,《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37〕《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

〔责任编辑:汪家耀〕

黄光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