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条底线” 让“三农”有奔头
2016-02-26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紧接着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全面部署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会议提出的“三条底线”进一步指明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让“三农”更有奔头。
粮食生产要以安全为标准。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守的底线之一。这里所强调的“能力不降低”,并不仅仅是强调“产量”不能降低,还指“质量”或“安全”不能马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就要求各级各地不能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应,不能仅仅将评价标准界定为亩产量提升,而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让绿色、有机、安全、无公害成为粮食生产新常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浪潮下,如何保证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是摆在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适应,使强农惠农政策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挤占、挪用、截留等非法行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上下联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开展农村“双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村发展空间。要形成浓厚氛围。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文化支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破立并举,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并传承家风家训,并将之融入到村规民约之中,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加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