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主体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教学中的意义
2016-02-26张艳茹河北滦县第四中学河北滦县063700
张艳茹(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加强学生主体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教学中的意义
张艳茹(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好初中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即使学生离开了教师和课堂也能科学地进行锻炼,从而稳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主体性;身体素质 ;课堂; 必要性
一、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叛逆情绪严重,不想学习不爱学习的情绪也比较严重。首先,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的特点﹑个性和体育特长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会使差异性教学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例如,一个学生天生的力量比较大,但是但方向感不好,比较适合拔河或举重的项目,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非要安排这个学生去扔铅球,这个学生的天赋遭到了埋没,差异性教学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有很多初中学生和教师对体育课程缺乏认识,认为上体育就是玩游戏,还有很多教师在制定教案时,把全部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多年来,初中体育完全以教师为主体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方式体现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主体异步﹑分类推进。因此我们应按着新课程标准,加强学生主体性身体素质训练。
二、主体性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
在应试教育化的今天,很多学校的教学忽视了体育对学生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过于将应试科目放在教学中重要的位置,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实施。比如说,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校的课表中虽然安排了体育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和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实施过程能否高效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技能上面。这就要求广大体育老师一定要科学地进行教学,加强主体性身体素质训练。
三、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措施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他课程一样,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是体育课的重点和难点。中学生活泼好动,易产生好奇心,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征,采取适合其特点和兴趣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决不能随意化﹑简单化。
1、精心备课,提高针对性
体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要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和优秀教师更有效的上课方法,最好能集体备课,将集体的智慧注入自己的课堂中去。其次,要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等,在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上,提高针对性。第三,要充分预见课堂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特别是在练习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项目时,更要考虑周到,准备充分,做到有备无患。最后,备课时也要准备学生的突然提问和发难,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设计课堂,以便应对自如。
2、树立教师形象,诱发学生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是否感兴趣,兴趣如何,往往与老师的形象﹑师生关系有密切关系。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处好师生关系,是唤起学生兴趣的首要条件。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工作有责任心,对体育课充满热情和信心,对学生要体察入微,关怀备至;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优美的示范,言传身教,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和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培养其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1、体验成功感,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获得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都可能产生积极的体验兴趣,会对该项活动更加关注。教师如果能因势利导,学生就可能坚持下去,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享受胜利的快乐,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如教学立定式跳远,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并说出什么动物最善跳远,它是怎么跳的,而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模仿着去跳。内心想象,观看示范,实际模仿,在指导中不断调整,这样的过程,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做得更好。最后,教师对学生在这项活动中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尤其是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就能使每个学生在练习中都获得成功,从而增强运动积极性,提高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2、联系教学实际,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堂教学项目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中长跑训练,动作技巧学起来比较简单,但也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往往害怕,没兴趣。但只要教师通过举例讲解,使学生明白了中长跑的锻炼价值,比如它能增强和提高呼吸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的功能,对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品质培养的意义,那么学生就会相对有兴趣。教学中还可以用列举典型事例﹑讲故事的形式,诱导学生,激发其参与欲望。还可以用“激将”的方法,刺激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诱发学生的活力,使学生更有效地投身到活动中去,真正地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3、关注“每一个”,保证“都快乐”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学对象中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原因,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易改变的,也是教育教学应当积极利用的因素。例如,篮球课时,我以单元教学为主(以初一年级为例):第一教时,先让学生自己掌握所喜欢的方式进行尝试性学习,看学生喜欢投篮球的人数多,还是运球的人数多。通过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先学习投篮动作开始。我立即采取措施,利用伴友型(3—6)组的徒手对投﹑投高﹑投准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投准投篮比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教时,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在此的基础上,老师起着引导﹑点拨﹑激励作用,让学生主动的参加探究学习,摸索创造出适合自己个性的技术,如转身投篮。但不要强求学生过多的学习动作,这样会导致物多必反﹑多而不精,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发挥出来。所以,激活创新只好适合自己的个性。
4、及时表扬,积极鼓励
体育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引导学生积极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提高学习兴趣的催化剂,这是因为学生有自尊心,有表现欲,有希望赞许的正常心理。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许多老师知其理却不屑于行其事,往往吝惜表扬而常用批评,这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细致观察,正参考文献:
[1] 缴润凯.关于差异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7期
[2] 张萌.差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3] 惠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年11期
2012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加强学生主体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教学中的意义”(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