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莎·卢森堡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意蕴

2016-02-26

学术交流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俄战略俄罗斯

·论点摘编·

罗莎·卢森堡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意蕴

郑伟在《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罗莎·卢森堡作为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卢森堡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展特点和总结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教训的理论结晶。因此,它必然拥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现实根据,对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意识形态本质的认识上,卢森堡不仅对其作了中性化的指认,而且强化了意识形态的革命批判功能,特别是她将马克思主义视为 “批判的、开放的”意识形态。为了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来回应“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挑战,又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人类的一切优秀成果,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及话语权。第二,坚持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意识形态建设。在现实的意识形态建设之中,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时,既要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又要处理好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宗教、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不仅要关注意识形态的“外部灌输”,更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我们不仅“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且更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及价值观自信。

(杜娟摘)

生态异化

穆艳杰、张子玉在《北方论丛》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生态异化三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逻辑关联,劳动异化首先导致人的异化,进而导致生态异化。生态异化即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异化,使人与自然分离与对立,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形成了一种威胁人类生存的力量。生态危机表面看来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其实质则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心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生态异化的根源是人的异化,是人与自我和人与他人关系异化的结果。劳动异化中,人们扭曲了自己的类本质、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成了一种异化的存在。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一种分裂状态,劳动者的劳动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这种分工和私有制背景下的劳动是强制性的、否定性的劳动,社会分工的强化使主体与客体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片面、人只是单纯的掠夺自然,自然界也仅仅是作为人类经济发展和利润来源的一个工具,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尤为突出。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主要围绕劳动异化批判国民经济学,而就劳动异化理论来看,劳动异化其实一直都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巨慧慧摘)

生产被提升到存在论高度的时代意义

李建萍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撰文指出,马克思从前所未有的存在论高度透视生产,认为生产是一切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现实生命的存在方式,其实质是对人的现实生命之关注。一方面,把生产提升到存在论高度超越了历史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于人的生命的抽象理解。马克思毕生追求的是现实的人的解放,研究生产的目的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批判不能只是思想的批判,还必须是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历史运动,是超出意识之外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生产的存在论强调:历史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不是思想,而是生产活动。这是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所有人类历史的共同前提。并且马克思认为生产是一切人类历史的前提,人进行生产活动,在生产中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并生产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把生产提升到存在论高度为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理论前提。一般生产的一般条件只是些抽象的要素,通过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对生产的特殊历史条件视而不见,就无法认清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才成为纯粹抽象的活动,成为无差别的、同劳动的特殊形式不相干的活动,它只有和资本接触,才能转化为实际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才是资本本身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资本主义是历史的、暂时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从存在论视域来透视生产、阐释生产 ,把生产看作人的现实生命的存在,着眼于生产来关注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从而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

(杜娟摘)

苏联《资本论》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张科晓在《理论月刊》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苏联《资本论》研究始终是在意识形态高压之下进行的有选择性的、限制性的研究,即使在后斯大林时期,《资本论》研究虽然不再是为领袖的言论做正确性诊释,但其核心任务依然在于对国家政策作合理性论证。总体来看,始终是以比较僵化的固定套路在封闭的环境下开展研究,没有形成多元开放的研究格局,缺少应有的学术争鸣和探讨,不能与国际学术主流思潮展开交流与对话,从而窒息了《资本论》应有的生命力。究其根源在于苏联一直没有恰当地处理好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多元化的辩证关系,为了把好意识形态的大门而使处于宏观指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不顾及具体领域的客观规律,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将意识形态绝对化和凝固化,这一作法本身是对一元指导思想的歪曲和误解,在很大程度上贬低和弱化了指导思想本应发挥的意义和作用。苏联解体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俄罗斯学界总是竭力使哲学研究摆脱“国家意识”的纠缠,而一味地追求和强调多元化和自由化,然而片面地追求民主化和自由化并没有给俄罗斯哲学研究带来想象中的繁荣,反而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混乱和无序,所以俄罗斯当局无论是梅德韦杰夫时代还是普京时代都力图重新建立统一的“国家意识”,以引领俄罗斯民族走向复兴。俄罗斯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在一元指导思想的统摄之下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健康学术氛围。

(巨慧慧 摘)

精神的实在性

王萍在《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认为,精神世界既然是不同于经验现实世界的存在,就不能用外部现实的标准( 按照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观点,真正的存在就是可见、可知、可感的“客观现实”,“主观领域”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来衡量精神的实在性,而需要采用另外一种尺度,就是生动直觉和内在体验,真正的精神并不在客观世俗世界,而是在自由、正义、创造、爱和直觉的认识中,在生存主观性中表现出来。为此,他们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论证了精神的实在性:第一,人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人的内在自我意识和评价本身就表明人并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优越于自然的精神存在,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同于外部客观存在并以自己深刻性、永恒性和重要性高于其他存在的个体时,也就同时意味着他拥有了精神实在,因为意识“自我”需要站在更高角度、更广的范围来反观自己的存在,这时人的另一个“自我”就会超越原来的“自我”,意识到界限也就是在思想上超越界限,而这种走出“我自身”的另一个我就是精神性的实在,没有他,人的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存在;第二,人具有欠缺性的悲剧意识,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感到经验生命存在的有限和缺失,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寻求不可能的东西,总是因莫名其妙的内在不满而痛苦,这一事实证明人已觉察到现实不满背后的某种“完满”,这种更深刻、更完全和更合理的存在并不在实际的自然领域,而是在人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中,人的生活就是存在的这两种领域——经验现实领域和理想高级领域之间的一种经常被打破和恢复的平衡;第三,人的生命需要精神支撑,残酷的生活和冷漠的现实常常让人觉得个体只是孤独的存在物,生命始终处于一种无根基状态,这种心无所归的漂泊感强烈促使人极力想要找到某种超人的、更坚实的、更可靠的力量来支撑自己,而能够满足灵魂需求的力量便是实在性的精神家园。

(孙琦摘)

“核心价值”构成中国话语的基因密码

张妍在《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话语崛起是中国崛起的题中之义,话语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维,一个话语塌陷的国家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强国。价值是话语的灵魂和内核,任何话语体系都有其核心价值的支撑,缺乏核心价值的注入,就谈不上话语权。话语权展现的就是价值的力量。“实现一个国家‘话语权’的根本支柱有两个,一是实力,二是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主动掌握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基础已经具备,要进一步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拓展话语空间,实现与西方平等对话,需要明确中国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而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要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当借鉴西方话语中能激发共识的价值观念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进行融汇,建构蕴含中国价值的话语体系,这样中国话语才能立起来。中国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一条与资本主义社会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与此相应,中国话语也应当为世界提供一套与西方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不完全相同的价值体系。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实践这些价值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是中国为改变世界话语生态失衡所作的贡献。

(杜娟摘)

中俄发展规划对接的条件

B. 拉林在《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2015年中俄两国元首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定双方打算跨入更高水平的一体化:为保证欧亚空间经济的稳定增长,继续“探索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接点”。中俄发展规划在东部的实际对接所需条件包括:第一,两项规划更加准确地定位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联系。必须把两项规划对接的设想变成独立版本的欧亚大陆东北部地区协同发展的国际大规划。欧亚大陆东北部地区,这个地理空间不仅为开展经济活动提供了巨大潜力,而且为保障整个地区的安全提供了可能性。第二,对于构建欧亚大陆统一的基础设施的全新的、视野更广阔的前瞻性态度。旨在建立亚洲—美洲跨大陆桥的国际大项目、有效开发欧亚大陆东北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北极地区、修建通往美洲大陆的南—北子午线铁路干线可以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延续。通往欧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应当与建设亚洲通往美洲的陆路交通的由来已久的设想相结合。第三,莫斯科应当制定和通过新的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模式,这个模式能够而且应当认真地考虑中国的参与。第四,不仅必须把“对接”设想视为对旨在达到共同目标——建立统一欧亚经济空间的两个经济计划的协调,而且必须将其视为大的地缘政治规划。一方面,它能够为中亚和西南亚的发展带来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将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巨慧慧摘)

俄罗斯土著民族权利保护策略启示

李涵伟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土著民族权利保护是当今国际与多民族国家共同关心的主题,俄罗斯是世界上拥有土著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俄罗斯既重视国际、国内层面的法制建设,又重视土著民族权利保护在政策实施、管理机构设置、权利类型等方面的体系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护框架,并朝着由重视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目标迈进,俄罗斯的土著民族权利保护对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第一,法律制度建设上亟待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充分发挥既有法律体系作用,落实自治权;完善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制定《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法》。第二,保护对象上,要重视对民族自治地方内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权利、对非民族自治地方的散杂居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要完善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政治表达权和参与权,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进入政治权力中心;要逐步缩小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与自治主体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的差距;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体系,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作为一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法律保障。第三,保护理念上,要实现从权利认同走向国家认同的转变。首先应该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所有民族群体都受到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不断加强公民基本权利保护落实;其次明确少数民族特殊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益补充,国家基于一种合法合理的标准去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的公民意识,提升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最后要从公民基本权利认同走向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王巍摘)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外交策应到共同发展

柳丰华在《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6期撰文指出,通过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进程及其内外动力、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以来的绝大部分时期,以战略水平标准来衡量,外交策应是双方战略协作的主要领域,正是由于外交策应所引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带动了两国在其他领域合作的深化,从而使这种战略关系的基础日益巩固;二是以2014年中俄两国启动天然气战略合作、扩大经济和军技合作以及随后推动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为标志,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共同发展时期;三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历史和现实表明,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构下不断丰富和深化战略性协作的内涵,符合中俄两国的国家利益,也是中俄关系的康庄大道;四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从初期的外交协作、政治合作与军事技术合作,扩大到现在的经济合作与能源合作,未来还可能向区域一体化等领域的合作拓展,战略基础的扩大和增强,将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五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面临美国因素、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共处和中俄战略互信等现实或潜在的问题,但中俄战略关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从长远来讲两国能够从战略高度处理好这些问题,使相互关系更加健康、顺利地发展;六是由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俄两国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之后确立的最适合两国国情的关系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安全环境维护方面开展战略协作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中俄两国都把发展相互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为长期方针和外交优先方向,因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良好。

(孙琦摘)

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

包艳、崔日明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撰文指出,俄罗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沿线国家,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标志着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但伴随着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员国地理位置过于集中,经济总量小; 成员国间贸易发展缓慢;成员国间分歧较大。目前来看,虽然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较快,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已正式启动,但是,俄罗斯从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获得的收益甚少。首先,在独联体内,乌克兰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内部市场和更具潜力的多元经济对于俄罗斯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非常重要,然而乌克兰仅以海关同盟观察员的身份参加欧亚经济联盟理事会,不愿使自己在独联体一体化框架内面临更多的约束,没有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愿望,在乌克兰缺失的条件下,俄罗斯在独联体框架内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很难收到显著成效;其次,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均为东欧中亚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即使作为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高水平代表的欧亚经济联盟,由于其区域内贸易发展缓慢,比重较小,贸易创造的效应尚未显现,对于俄罗斯而言,将经济力量单薄的区域伙伴拉入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机制,其地缘政治动机要大于经济价值,这种缺乏经济贸易关联基础而依靠政府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难以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深化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效应,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前景堪忧。因此俄罗斯致力于通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来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仍面临诸多困境,但从俄罗斯希望将欧亚经济联盟建成一个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看,尤其是俄罗斯同中国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之后,俄罗斯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在困境中不断前行。

(王巍 摘)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

张金萍、袁嘉奕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际多边组织中的密切合作、产业结构互补、地缘优势等为双方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共同的利益诉求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的前提,中俄战略对接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中俄单方面的战略利益和中俄战略对接的共同利益三个方面。对中国的战略利益主要体现在有助于解决制造业剩余产能,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高增长,有助于开辟新的能源进口运输通道等方面;对俄罗斯来说,一方面有助于俄罗斯走出美欧经济制裁阴影,探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俄罗斯欧亚地区交通运输潜力;中俄战略对接的共同利益体现在,一是有助于扩大两国经贸合作空间,二是有利于两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三是加快两国边境地区合作开发,四是促进中俄快速货运通道建设。美欧在国际事务中对中国的排挤和2014年乌克兰事件中美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加快了中俄经贸合作步伐,两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是一种相互借力、寻求共同利益空间、避免两国在各自发展关键时期遭遇孤立出局的重要举措,中俄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是世界大国,中俄关系将左右世界格局,因此,中俄战略对接既符合两国现阶段利益诉求,也是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虽然中俄对外经贸合作有利益诉求一致的基础,但也不能回避合作中的障碍与冲突,中俄双方应在经贸合作战略对接的前提下,通过“落地”的政策对接以及企业间的务实合作实现战略对接的利益最大化。

(王巍摘)

论罗马尼亚“80代文学”的后现代性

狄书非在《名作欣赏》2016年第9期撰文指出,在东欧剧变的冲击下,“80 代”文学的核心人物都是后现代主义的追随者,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强烈个性、反叛精神和实验冲动,都对高压下的生存的残酷现实进行反抗,在表现文学作品后现代性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其通过作品表现出的不屈服、敢于反抗的精神正是反对传统思想、接受先进思想的体现,是“80 代”作家在东欧剧变下的理性逆动,体现在文学作品里,就是创作风格的后现代性。对于罗马尼亚的“80代”作家来说,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是与传统文学、官方文学决裂,与当代欧美文学进行对话的一场伟大尝试,在罗马尼亚当代政治小说中,小说人物的内心生活非常丰富,局部安排和总体结构也是开放的,呈现出流动、跳荡、纷繁等特点,叙述解构下的语言自由更是表达得淋漓尽致,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生机。赫塔·穆勒的创作,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在极权独裁统治下的灵与肉的挣扎,在心灵史的意义上把苦难的主题赋予时代和民族。当今世界,后现代主义文学越来越受到文学评论者的关注,人们的将文学与政治、经济等放在一起进行思考,更多的是将视线集中在“寻找家园”“流浪”或者“跨文化创作”这样的主题上,而将视角投射到对于文本本身所体现的后现代性或者在极权独裁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发展上来,对罗马尼亚小说中体现人物思想的文字和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窥视出其神秘色彩中极具代表的后现代性和一些真正启迪我们思考的一些新的文学理论观念。

(孙琦摘)

猜你喜欢

中俄战略俄罗斯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战略
战略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另辟蹊径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