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其确立依据
——兼论其担负历史使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2016-02-26李张容
李张容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其确立依据
——兼论其担负历史使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李张容
[摘要]历史使命是处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与任务。当代大学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后备军,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主力军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承担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所赋予的,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然。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正相关:中国梦同当代大学生的美好理想相契合、大学生成才展才与中国梦必然实现的走势相贯通、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力量发挥相融合,并促使大学生与中国梦的价值同升华。从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来讲,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历史使命,应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认知、深厚的思想政治情感、坚强的思想政治意志、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和积极的思想政治行为。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确立依据;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目标理想、美好愿景指引着人们前进。人们都在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身处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伟大历史时代,当代大学生具有怎样的历史使命,为什么会肩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他们担负起历史使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历史使命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就是处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与任务。所谓使命,就是“重大的责任”[1](P1241)。作为“社会存在物”,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发挥一定的作用,因而也就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任务。这种社会责任与任务就是一个人的使命。历史使命,言下之意就是历史进程所赋予人们的比较重大的责任与任务。一般而言,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当然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则有所不同,比如家庭赋予的使命、事业赋予的使命、社会赋予的使命等等。从历史合力的角度来讲,人们通过不断肩负起历史使命来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历史使命就是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赋予人们的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与任务[2](P96)。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所决定的。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作出了解释。他们指出:作为“现实的人”,就有使命与任务,这与你是否意识到是没有关系的。这“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此外,使命、任务与人的生存、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些,一个人就“不能生活、不能吃饭”“不能做任何事情”[3](P329)。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例。无产阶级承担着一定的历史使命。然而,在无产阶级的发展初期,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产阶级由自在阶段上升到自为阶段的过程中便逐渐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埋葬资本主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讲,当代大学生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后备军,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主力军[4],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这一历史使命,既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发展所赋予的,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3](P329)。此外,当代大学生之所以肩负这样的历史使命,还与他们具有一定的“需要”有关,尤其是与之息息相关的需要,如成长的需要、成才的需要、展才的需要等。没有这些使命与任务,大学生也就“不能做任何事情”[3](P329)。因此,当代大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脚踏实地、立足当下,以勇往直前的精气神,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为梦想而奋斗。
二、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确立的依据: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正相关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呈正相关。这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之所以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所赋予的,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中国梦同当代大学生的美好理想相契合
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与当代大学生的远大理想相关联,当代大学生也可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中国梦包含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梦”。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奋起直追,为实现独立、和平、自由与富强而接续奋斗,从而找寻一条实现民族复兴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代史就是一部寻求振兴之路的历史。回首近代以来的中国所遭受的屈辱与悲惨,追溯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过的无比辉煌,这个反差太大了,于是中国人心中就有着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与冲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民族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5](P84)。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有了新的理论、新的方向,带领我们找到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近30年的革命斗争、新中国建立后近30年的曲折探索以及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三个30年不断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诸多条件与基础。如今,中国梦的提出正好切国人之所想,合国人之所盼。中国梦既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又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勇气,按照中共十八大以来的部署,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接续奋斗,民族复兴的实现指日可待。由此可见,中国梦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追求和人生梦想。当代大学生也是“梦之队”不可或缺的队员。
2.当代大学生理想追求的必然归宿是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就是努力成长成才展才。而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社会理想。当代大学生在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能达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完美平衡。首先,中国梦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当代大学生既期望努力实现个人梦想,又期待为他人、社会、民族和国家多做贡献,实现其社会理想。在中国梦这一目标下,当代大学生追求个人理想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社会理想的过程。因为,中国梦既是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也是他们的社会理想。其次,当代大学生只有在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理想。一方面,大学生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理想。近代以来,对于遭受过深重灾难并拥有过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来说,从来没有脱离国家理想、民族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失去了社会理想的大平台,个人理想的实现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基础与条件。不可忽视的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青年的理想追求,始终是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密切相连的[5](P277)。当代大学生应该感到幸运的是,通过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他们可以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为社会、为国家的事业之中,从而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抱负。中国梦为大学生提供的正是这样的平台与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为国家、社会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有所成就[6]。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有谁比当代大学生更适合做、更应该承担这一角色呢?!另一方面,大学生只有将个人之梦融入集体之梦才能获得“高大上”的幸福。何为幸福?恩格斯对幸福的理解,也许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他指出:一个人如果只同自己打交道,那么他所追求的幸福是很难得到满足的,也决不会予己予人都有利[7](P245)。中国梦就是那种予己予人都有利的幸福,当代大学生有智慧、有能力追求这样“高大上”的幸福。
(二)当代大学生成才展才与中国梦必然实现的走势相贯通
现在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与祖国同奋进,与时代齐发展,与中国梦必定实现的走势相贯通。
1.中国梦的实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三个30年,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之下,逐步完成了两大历史任务,并在之后的探索中成功地实现了诸如飞天航母梦、奥运世博梦。实现民族振兴,是一个接续探索的历史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继续团结和带领人民写好民族复兴这篇“大文章”[5](P114),小康梦、住房梦、蓝天白云梦、绿色食品梦等诸多梦想仍在继续。由此,民族复兴之梦不再是空中之楼阁,更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东方之朝日,徐徐升起。实践已经证明,民族复兴的美好梦想正在逐步实现,党和人民的梦想完全可以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实现。实践将继续证明,中国梦必定会实现。
2.当代大学生正赶上恰逢其时的历史机遇。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赶上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时期,既是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之年,又是他们发光发热、大展宏图的时期。从现在到建党一百年的未来5年里,大学生处于成长成才阶段,主要需要完成学业、提升素质、投入工作岗位,从而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起到后备军的作用;从现在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未来30多年里,目前的在校大学生都已步入职场,处于成才和展现才华的黄金时期,一些人会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人物、领军人物甚至是社会精英,从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其主力军作用[4]。此外,当代大学生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和“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也就是为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因此,当代大学生正是通过个人成长、努力成才和工作展才凸显其实现中国梦的作用的。
(三)中国梦的实现与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发挥相融合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展才提供“舞台”以发挥其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当代大学生这股殷实的力量源泉,二者不断融合,汇聚成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
1.实现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展才的“舞台”。无论是中国梦本身还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都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展才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和“硬件”。首先,中国梦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发挥具有凝聚作用。理想或梦想,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具有方向指引作用。中国梦把当代大学生紧密地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形成一个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的同辈群体环境,从而共同投身于实现中国梦,从而实现理想。正如邓小平所说:团结和组织像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靠理想和纪律[8](P111)。目前,能够最大限度团结和凝聚大学生理想的,就是中国梦。其次,党和国家为当代大学生力量发挥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条件。在党的历史上,支持青年在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一以贯之的做法。在新时期,党和国家也特别注重为青年创造条件,让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积极为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服务、环境、舞台和机会[5](P281)。当代大学生作为人才,抑或是潜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者是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就是机会、平台。而这些东西,恰恰是中国梦的梦想所能给予的。也只有像中国梦这样的体现人民共同利益与核心追求的社会理想,才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展才提供最多的“实惠”。当代大学生当然不能错过。
2.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这一“舞台”的“主角”之一。当代大学生这种“主角”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青年大学生一代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寄托之所在。毛泽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青年犹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9](P121)。邓小平认为:青年的发展成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10](P9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从来都将青年视为民族之希望、祖国之未来[5](P278)。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到未来的三四十年,正是他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候。其次,从数量上和素质上看,当代大学生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股重要力量。一方面,从当代大学生的数量来看,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十分庞大,可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普通本专科招生720多万人,在校生2500多万人,毕业生将近660万人[11]。这些大学生源源不断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大军、智力支持和资源补充。另一方面,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来看,他们大都具有专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两种素质对当代大学生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前者与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专业能力有关,后者能够确保大学生按照科学的理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中国梦。
(四)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价值同升华
中国梦同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契合、走势贯通、力量融合,最终促使二者价值共同升华。
1.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博与专是对于理想中人才的要求。大学生作为专业的人才,自身全面发展,乃是其最高的价值追求之一。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而教育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道德素养与政治品质的复合型人才,理当是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不二人选。其次,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展才的过程也就是其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一方面期望学习生活与社会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提供经验与条件;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期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实现潜人才向显人才的转变,最终得到社会承认,成功地实现成才和展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更加追求在专业有所造诣的同时扩展知识面;更加追求专业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2.实现当代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共十八大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P10)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即中国道路的合理内涵。党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百姓为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也就是要实现国富民强与个人幸福。而这一切最终都要落脚到每一个人身上,落脚到每个人的发展状况上,即自由而全面。共产主义是中国梦的方向所在。我们为实现中国梦奋斗,同时也就是为了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社会而奋斗[13](P267)。因此,无论是中国梦的内涵,还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依靠、领导力量,抑或是追求中国梦的根本方向,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
三、当代大学生担负历史使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过去的路,一代又一代的前辈们已经为我们踏出,未来的路需要我们继续接力奋斗。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历史使命,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居于素质结构核心地位。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是其完成历史使命的第一位的素质。从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来讲,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历史使命应该具有以下这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知”: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的梦
伟大的理想,需要正确的认知作先导。“知”是指思想政治认识。对于中国梦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认识,是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以及出色地完成其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和基础。第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正确认识到中国梦的实质与内涵。这也就是了解中国梦是什么的问题。如果大学生不了解这一点,那谈何有所谓完成其肩负的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一说呢?第二,更深层次要求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中国梦的关系,认识到何以大学生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无论是作为个人之梦想,还是群体之梦想,抑或是国家之梦想,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到个人、群体、国家共同的最大的利益的还是像中国梦这样的梦想。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人才资源,理当责无旁贷。
(二)“情”:爱党之心、爱国之情、爱民之魂
伟大的梦想,需要深厚的情感去维系。“情”是指思想政治情感。当代大学生要完成历史使命,首先要有爱党之心。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历史证明,党曾挽救国家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让中国人站了起来,继而带领人民富起来。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要完成历史使命,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有爱党之心,始终跟着党走。其次,要怀爱国之情。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家国一体的情感、“家国天下”的情怀源远流长,不曾割断。爱国就像爱家一样,都是出于自然本能与浓厚情感,也是人们应该履行的道德义务和承担的道德责任。此外,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依靠,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中国精神中的一种。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爱国既是出于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也是其要完成历史使命所应担负的一种政治责任。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把爱国之情融入到报效祖国、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之中。最后,要筑爱民之魂。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干实事,为普通百姓做事。伟大理想的实现确实离不开伟大的事业,可是为人民群众、为老百姓做实事也并非小事。当代大学生真正肩负起历史使命,不妨从爱护身边的老人、小孩、普通百姓这些看似小事实则大事做起。
(三)“意”: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攻坚克难
伟大的梦想,需要坚强的意志作支撑。“意”是指思想政治意志。当代大学生要完成历史使命,必须胸怀“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5](P115),激发攻坚克难的意志。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昨天,总结今天,我们深深懂得昨天的成就来之不易。展望未来,前进的道路恐怕会更加艰难。难就难在世上本没有这条路,但党带领和团结人民胸怀“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开辟了这条通往美好未来的中国道路。难就难在路途遥远,一路荆棘坎坷,但党能够带领和团结人民攻坚克难,一步步走向民族复兴。当代大学生若是没有这样的意志,那就难在实现中国梦之路上走,也走不好,更走不远。
(四)“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民族复兴信心
伟大的梦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作支柱。“信”是指思想政治信念。当代大学生完成历史使命,必须要有精神力量。首先,对马克思主义要有崇高的信仰。鸦片战争以来,正是靠马克思主义这个信念,中国才取得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成功。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有这个信念,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客观实际密切结合,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也是如此[10](P173)。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实现科学理想的思想指导。其次,对社会主义要有坚定的信念。苏联剧变和东欧解体是巨大挫折,但社会主义红旗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西方继续唱衰中国。然而,中国竟有“灵丹妙药”,让中国经济起死回生,率先在全球走出阴霾。诸如此类对社会主义中国、对社会主义信念发生质疑、反对甚至是动摇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一一被驳倒,而中国理论与实践反而成为西方研究的热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奥秘”就是社会主义信念。最后,对实现民族复兴要有必胜的信心。回首过去,从国家危亡到民族独立,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生活,这一个个已经取得的成就都是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而来。过去尚是如此,面对未来,我们更要有这份决心、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当代大学生若连中国梦必定会实现都不信,何谈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呢?
(五)“行”:实干苦干巧干的实际行动
伟大的梦想,需要积极的行动来实现。“行”是指思想政治行为。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当代大学生要完成历史使命,必须要实干苦干和巧干。首先,要实干。梦想如画,但是不会自动实现。理想通往现实的途径就是实践,就是“耕耘”,就是奋斗。其次,要苦干。苦干,既是对事业本身的重视,也是个人意志的完美展现。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而言,哪一点成就不是靠艰苦奋斗而得来的呢?最后,要巧干。巧干就是要学会“四两拨千斤”,力求事半功倍而非相反。当代大学生是具有深厚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够掌握科学的方法,找到实现中国梦的巧法子。当代大学生要完成历史使命,需要每一个大学生都拿出实干苦干巧干的劲头,努力干好“自己的那一份”,出力才有机会人生出彩,我们才能向民族复兴的目标一步步靠近,中国梦的宏伟大厦才会一砖一瓦地坚实筑牢,并最终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蒋大椿,陈启能.史学理论大辞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罗洪铁,王丽.“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研究[J].北京教育,2014,(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N].人民日报,2013-05-0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共青团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2015 -02/26/c_127520244_8.htm,2015-05-09.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5 -05 -0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
[责任编辑:陈梅云]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14CKS03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3- 0163 -05
[作者简介]李张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