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独特视角多元解读文本

2016-02-25张晓凡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情文本教材

新课改落地有声,教师在具体施教过程中,需要对教材文本展开多元解读,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也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创造条件。解读教材切入视角众多,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制约因素,做出明智选择。从学生认知基础切入、从现代教学特点切入、从文学艺术思维切入,体现了教材解读崭新视角,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学习认知。

一、从学生认知基础切入,体现主体学习意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对教情和学情展开全面调研,为教学设计做好前期铺垫。教情调查中,对文本展开深度挖掘,寻找教学激发点,为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在学情调查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出发,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只有找到生本思维和文本思维的对接点,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文本解读结果要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要注重学生理解体验过程。让学生自己比较、鉴别,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因此,教师在教材解读时,学生实际需要应该是首要考量因素。

《黄河颂》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现代诗歌,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给出文本解读:这首诗歌是对黄河的歌颂,其实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传递丰富的爱国信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需要珍惜,还要努力创造更强大的新中国。我们要学习黄河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形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振兴中华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被教师生动解读所感染,在具体实施朗读时,语气强烈了、情感丰富了、节奏也有了明显强化。教师针对学生朗读基础现实,对文本展开生动解读,大大提升了学生感知频度,朗读技巧自然而然生成。

二、从现代教学特点切入,体现教师解读技巧

现代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特点,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因素。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学情调研时会发现,学生占有信息量巨大,接受新信息能力明显提升,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对教师给出的课堂教学讲解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如果教师不顾学生思想动态,一味进行教材学术性解读,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自然要陷入单边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文本进行“现代化”解读,还要对学生现代学习意识进行探索摸底,掌握学生学习思维特征,才能让教材解读与学生思维形成自然衔接。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在进行教材解读时,还要注意多种解读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体现教师教材文本解读技巧设计。

在学习《社戏》时,为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对教材展开了个性化解读: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应该是双喜,这个孩子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他热情、乐于助人、机智、干练、有超强的组织能力,作品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示这个人物的呢?这样的典型形象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人,如果你细心观察,相信也可以找到更多“双喜”形象。学生被教师的个性解读所吸引,特别是对教师提议在身边找“双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家自觉展开了课堂讨论学习,学习进入佳境中。

三、从文学艺术思维切入,体现多元审美价值

教材文本大多是经典名篇,其文学价值是极高的。教师在文本解读时,需要观照教材文本的文学性,并以此作为重要阅读激发点,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之中。生动的人物、感人的情节、精美的语言、灵动的结构、完善的思维等,这些文学要素的对位解读,自然能够引发学生探知兴趣。教材文本艺术美感内涵丰富,教师有时难以用具体的词汇加以描述,不妨利用模糊而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描述,激发学生鉴赏热情。教师对文本展开艺术解读,其实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思维顺利进入文学艺术境界,让学生多元感知文学艺术美。

在学习《斑羚飞度》时,学生大多对文本描绘的真实性存在质疑,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对文本展开艺术性解读:斑羚属于群体动物,为获得生存权利,需要有独特的管理手段和斗争方法。这个故事有其合理性,虽然操作性方面有些难度,但我们需要对生物群体的特殊生活技能有一定了解,也许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飞渡产生的动人场景,但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其实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中领悟到什么。学生陷入冷静思维中,相信存在疑问的学生早已改变了思维方向。

语文课堂教学文本解读有自身特点。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交流,还要关注文本、生本、师本的有效结合,形成思维衔接点。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加学生认知点、发掘文本内涵价值有重要促进作用。

张晓凡,教师,现居山东邹城。

猜你喜欢

学情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