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互动式教学

2016-02-25陈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草原

在基于网络环境的背景之下,从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及探索教学法对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展开了研究与阐释,最终目的即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互动式教学之多媒体教学法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处于启蒙阶段,当以语言途径来对抽象文字或事物进行描绘时,学生的思维难以形成表象,因此可能会对文学渐失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率。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发挥出该教学法的直观性,则可有效帮助小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学习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例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考虑到小学生因情感体验较为浅薄,未必能够体会到此诗流露出的深厚友谊之情,如果仅靠教师的口头表达,学习效应很难达到理想程度。而引入多媒体教学法,教师便带领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再加以《送别》作为背景音乐来渲染,自然就然就会触达学生的情感心弦,引发学生的浮想:在三月美好的时光里,李白在黄鹤楼为他的好朋友孟浩然饯行,二人举杯畅饮,虽然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朋友的鼓励与期望之情。观看视频有助于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从而拉近学生与主题的心灵距离,加强学生对诗情感的体悟。学生观影结束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观影的感受,并适当地对学生所得进行分析总结,帮助学生对诗的整体理解。再如,教师在教授《草原的早晨》这篇文章时,可提前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一些关于草原的视频,同时添加关于草原的背景音乐,在课堂上以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呈现,让草原的美丽与魅力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学生的切身体悟。特别是对山区的孩子们来说,绝大多数都只在电视上见过草原,但对草原的印象缺乏相关概念,若仅以课文中的文字表达是很难让其感受到草原之美的。因此,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法再加以教师的引导,学生对草原的认识、感受将更为清晰、具体,对激发学生的动机具有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学习语文的整体效率。

二、互动式教学之讨论教学法

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评价鼓励等。而作为“互动式”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讨论教学法,就能够更好地促进这一目的的实现。同时小学生好提问、好争辩的特点又为讨论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因此,教师可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氛围较为宽松的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善于利用网络环境带来的优势,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参与到与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交流讨论中,通过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此外,通过经验与感情的分享,在增强学生之间同学情谊的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网络”的概念后,教师便可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共享资源,以此激发学生的讨论争辩本能,并在这种学习模式过程中增加对学习、知识的体验。例如:在学习《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首先为学生展示太阳能、龙卷风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太阳能与风的不同本领,然后教师便引导学生围绕“谁的本领大”这一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同时也可就此将“谁的本领大”作为一辩论命题,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对课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而教师则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进一步学习、总结,取得的教学效果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教学质量自然而然提高。

三、互动式教学之探索教学法

探索教学法是指学生通过网上查阅等途径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丰碑》这篇课文之前,教师便为学生提供革命战争的查阅线索,指导学生先自主在网上搜集相关课文资料。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不存在外来因素的干扰,这样一来,学生独立的思想空间扩展得就越大。与此同时,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再例如,学习《恐龙》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相关恐龙灭绝的推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自己对恐龙灭绝的推测,同时要告诉学生:“课文里关于恐龙灭绝的推测并不一定就是恐龙灭绝的真实原因,所以需要你们大胆自主地去进行探索,只要具有探索与学习精神的人才能揭开这个谜底。”如此,学生不仅学到的是课文知识,更强化了探索精神的意识,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陈红,教师,现居江西于都。

猜你喜欢

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草原
讲解《草原图》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可可托海的草原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