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特到了不搏也得搏的时候

2016-02-25

世界知识 2016年3期
关键词:尼姆什叶派沙特

沙特和伊朗在地区竞争中本来是平手,但经过十几年的变化,沙特在各个层面都不占优势,有些方面甚至越来越处于劣势。沙特的战略性投入总是无法获得战略性收获,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战略期待不仅超越了自己的客观现实,还超越了别国的底线。在“伊朗强、沙特弱”格局已经显现的当下,伊朗应该“守成”,越冷静就越能巩固已经获得的优势地位;而沙特应该“止损”,保住现有的东西,假如还想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逊尼派地区搞点儿事,那它就想太多了。

2016年新年伊始,中东又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1月2日,沙特阿拉伯内政部宣布,该国司法机关于当天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这些人违反伊斯兰教规、煽动教派间仇恨与暴力、破坏国家安全与稳定。引人关注的是,这47人中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尼姆尔。尼姆尔1959年出生于沙特东部什叶派聚居区,曾赴伊朗和叙利亚学习。因反对沙特王室、要求给予什叶派少数群体更多权利等言论,尼姆尔与沙特当局关系紧张,曾多次被沙特当局拘捕。2011年中东局势出现动荡,尼姆尔公开发声支持沙特反政府示威者,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结束沙特王室统治。2012年尼姆尔被捕,被捕时身中多枪。尼姆尔被控“煽动叛乱”以及“寻求外部介入”,还被认为支持此前发生在巴林的示威活动。2014年10月,沙特当局判处其死刑。

沙特处决尼姆尔的举动立即在中东引起轩然大波。当天,大批伊朗民众聚集在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前抗议,一些示威者打砸大使馆门窗并纵火焚烧大使馆部分楼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沙特将要面对“神圣报复”。沙特则批评伊朗支持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1月3日,沙特外交大臣宣布与伊朗断交,同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在48小时内离境。1月4日,巴林、苏丹、阿联酋等相继宣布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或降低外交关系级别。1月5日,科威特召回驻伊朗大使。1月6日,吉布提宣布与伊朗断交。1月7日,索马里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与此同时,俄罗斯、德国、法国等纷纷呼吁沙特与伊朗保持克制,缓和双方紧张关系,通过对话解决矛盾……

殷 罡:

沙特这次动作这么大,对烧使馆事件反应那么激烈,不仅自己与伊朗断交,还拉着小伙伴们与伊朗断交,是过去12年沙特在很多地区问题上一忍再忍的结果。

1991年海湾战争从伊拉克手中解放科威特时,沙特积极支持美国的行动。但是沙特作为海湾地区的传统势力,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沙特很清楚一点:美国可以削弱萨达姆政权,但不能推翻它。因为萨达姆一旦垮台,中东肯定得乱。但是萨达姆最终还是被美国干掉,现在看来沙特当年的担忧都已经变成了现实。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小布什在中东大刀阔斧地推行民主改造政策,沙特自然也是改造对象之一,所以它对美国就更加不满了。到了2011年埃及爆发“阿拉伯之春”的时候,美国和军方一起逼迫穆巴拉克下台,沙特方面感到既寒心又生气。因为沙特心里非常明白,这一系列做法的结果就是给宗教激进势力腾出空间。此外,在伊朗核问题上,沙特原本还指望与以色列、美国合作,一起把伊朗的核设施炸了,但没料到伊朗核问题在去年基本得到了政治解决。作为沙特的地区对手,伊朗事实上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核能力,已经骑在核门槛上了。再有,美西方原本坚持将巴沙尔下台作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提,但去年1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莫斯科时,在这个问题上又向俄罗斯做了彻底的让步。去年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叙利亚和平进程决议,就回避了巴沙尔的去留问题。换句话说,在过去12年中,沙特在中东很多问题上一败再败。而伊朗则是过去十几年中东乱局的大赢家。这个结果就连伊朗自己都没有意料到,也几乎没有为此付出什么代价,除了经济上受到制裁外。现在看来,伊朗主导的“什叶派新月带”业已成为一条铁打的锁链,所以这时沙特不搏也得搏了。

从道理上说,沙特政府处决本国的什叶派教士尼姆尔,确实是其内政事务,外人无权干涉;但是从策略上讲,我认为沙特这次没有掌握好分寸,行事有点激进和冒险。当然,伊朗方面这次也出招儿不够高明。伊朗本来可以借由尼姆尔被处死一事打一手好牌的,或者至少可以在舆论和道义上占据上风,结果发生烧沙特大使馆的恶劣事件,反而将自己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处决教士是沙特王室的正式决定,不是意外事件;烧使馆是非政府行为,是偶发事件。但如果伊朗不认真解决烧使馆事件,那就中了沙特的招儿。还好,伊朗人非常理智,随即拘捕了一些人,撤销了有关人员的职务。日后伊朗还可以以向沙特赔偿损失为契机,打开与沙特缓和关系的大门。不过,虽然伊朗不愿此轮冲突升级、闹大,但还得看沙特接不接伊朗的茬儿。现在沙特抓住烧使馆的事情不依不饶,有点像土耳其击落俄罗斯飞机引发的风波——你想道歉,但我不接受。不过,沙特与伊朗这次过招儿,谁都没有必要过度紧张。沙特和伊朗再闹也闹不出什么了,双方没有什么博弈点了。沙特与伊朗之间隔着波斯湾,领土不相连,基本不会发生边界冲突、擦枪走火的事件,要打就是大打。但是大打显然不符合双方的利益。现在,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域外大国应该赶紧给沙特和伊朗找一个共同的聚焦点,提供对等的协商机会。

吴冰冰:

长期以来,沙特和伊朗在中东处于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是全方位的战略竞争。

第一个是政治体制层面的竞争。伊朗是一个伊斯兰共和国,沙特则是一个君主制国家。“阿拉伯之春”对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伊朗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相对比较稳定,尤其是鲁哈尼政府上台后还化解了一些内外矛盾,政治体制相对比较稳定。而沙特在过去几年中自保的意图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出沙特和伊朗在这个层面上的竞争谁优谁劣。

第二个是地区安全层面的竞争。比如在叙利亚问题上,经过几轮的反反复复之后,伊朗主导的阵营正在取得优势地位,这是没有疑问的。在也门问题上,现在显然也是亲伊朗的势力占上风。更不用说在伊拉克,美国推翻萨达姆后,实际上是把伊拉克拱手送给了伊朗。反观沙特,不仅没有在叙利亚问题上找到解决办法,新国王上台后反而推翻前国王的政治遗产,挑头军事介入也门局势。也就是说,沙特既没有解决老问题,反而增加了新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现在看来都对沙特不利。所以在地区安全的竞争上,显然伊朗占有优势。

第三个是外交政策层面的竞争。一直以来,沙特的对外政策思路很明确,就是与美国结盟。但是这些年沙特对美国的不满情绪挺多,理由就是认为美国未能帮助沙特实现其地缘政治目的。当然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次看:在保障沙特的基本安全方面,美国该做的确实都做了;在沙特试图争取中东地区主导权方面,美国的确没怎么帮助,或者说帮的忙比较有限。说通俗点,美国可以帮沙特保底,但是不会帮沙特争那个头儿。而从伊朗的角度讲,伊朗的外交现在是越来越主动,尤其是伊朗核协议的签订,打开了伊朗和美国之间沟通的渠道,两国总统可以通电话了,外长也可以随时见面了,双方也在慢慢形成一定的默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几天的伊朗扣押美军士兵事件很迅速地解决了。此外,伊朗与欧洲的关系也开始缓和,与俄罗斯围绕叙利亚问题的合作也比以前更紧密了。换句话说,伊朗的外交是全方位的外交,而沙特的外交是与美国紧密结盟的外交。这么看,伊朗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第四个是宗教文化层面的竞争。在中东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派之争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在逊尼派阵营中,沙特虽然有钱,但现在不仅不能带头,还受到了极端势力的挑战。虽然“伊斯兰国”宣称自己的敌人是什叶派,但是仔细想想,其实它对沙特的威胁更大。“伊斯兰国”总说反对什叶派,但实际上从来没有谋求大量占领什叶派地区。从一开始,“伊斯兰国”就没有试图进攻巴格达,也没有试图挑衅伊朗,它要争的是逊尼派世界的统治地位,而且它的很多袭击行动都是发生在逊尼派地区。最近一段时间,埃及的西奈半岛、利比亚、科威特和沙特都发生了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显然,沙特受到的恐怖主义压力远远超过伊朗。而在什叶派阵营中,伊朗现在显然是当之无愧的绝对领袖。伊朗在什叶派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沙特在逊尼派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双方力量对比又失衡了。

第五个是科技和经济层面的竞争。在科技领域,伊朗拥有航天、核能等技术,这些沙特都没有。在经济领域,伊朗受到多年的制裁,状况确实比沙特差一些。但是随着油价下跌,沙特未来的局面也不会太好。石油收入在沙特的政府开支中占90%左右,而伊朗才30%左右。而且伊朗还有较强的制造业和农业,还向国外出口电力。制裁解除后,伊朗还可以发展设备出口、尤其是军工出口产业。伊朗的军工产品虽然在国际上说不上是最好的,但地区优势非常明显。

沙特和伊朗在地区竞争中本来是平手,经过了十几年的变化,沙特在各个层面都不占优势,有些方面甚至越来越处于劣势。“伊朗强、沙特弱”的格局已经显现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沙特能够采取的手段也就越来越少。我个人认为,沙特处决尼姆尔确实考虑不够周全。或许沙特是想通过挑动上述五个层面中最敏感的那条神经——教派竞争,来使伊朗在地区格局中处于不是那么有利的态势。从目前看,伊朗人火烧沙特使馆,沙特与伊朗断交,这些后续举动确实加剧了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教派矛盾,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伊朗强、沙特弱”的结构性态势。沙特在政治体制、地区安全、外交政策、经济和科技等层面呈现出来的弱势,绝不是通过刺激教派矛盾就能够化解的。而且,沙特刺激教派矛盾的意图与国际社会的期望是相背离的,现在域外大国普遍希望中东地区局势缓和,而且也不希望沙伊关系影响到叙利亚和平进程。

伊朗方面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反复表态要冷静。为什么?伊朗现在处在有利的态势,越冷静就越能巩固已经获得的优势地位。而伊朗的冷静又会使沙特的战略考量更没有依托点,就是说其希望中东教派矛盾尖锐化的意图可能更实现不了了。现在沙特拉着几个小伙伴与伊朗断交,它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外交断了,经贸断了,航班停了,沙特也没有其他的招儿了。1月10日召开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紧急会议,虽然表示支持沙特应对伊朗的“敌意行动和挑衅”,但多数人认为这一声明仅仅是象征性举动而已。

猜你喜欢

尼姆什叶派沙特
生活的“胜利者”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新千年沙特什叶派问题的演进与前景
伊拉克前国脚:战争改变了一切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
爆炸“侵袭”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