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先要适应社会情感

2016-02-25

方圆 2016年3期
关键词:绞刑埃利斯阿尔伯特

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杀人偿命,不共戴天等等理念积淀已久,连孔子都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盘点2015年的法律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罪犯林森浩被核准并执行死刑,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死刑存废的严肃讨论。然而,我想起却是一部法律电影《最后的绞刑师》,从感性的视角审视这个问题。

阿尔伯特是英国最后一个绞刑师,他似乎天生就是为绞刑而生的。除了家族传统以外,更在于他从事这项职业所具有的专业水准。他能准确地根据犯人的身高、体重、体质判断出所需要的绞索的长度,并以娴熟的技巧,精准的动作,确保犯人以最少的痛苦走向死亡。电影中,阿尔伯特受蒙哥马利元帅之邀远赴德国,在行刑室行云流水般地处决纳粹战犯的时候,背景音乐竟然是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样出位的配乐正好说明了阿尔伯特的动作和圆舞曲一样华丽、流畅,此外,还似乎象征着阿尔伯特的事业正处在巅峰状态:除了他的技术得到了蒙哥马利元帅的高度赞扬以外,他还站在了道德的高点—因为他处决的是纳粹战犯,而那个时候,打击纳粹是全人类的伟大事业。

尽管阿尔伯特声称,当他走进行刑室的时候,他把他作为人的自己留在了外面,但他毕竟是绞刑师,而不是死刑机器。当他将绞索套进朋友脖子的时候,他无法回避人性的本能;当年轻美丽的露丝·埃利斯在被套上头套之前对他灿然微笑的时候,他也无法漠视生命的美好。电影最后引用阿尔伯特自传中的一句话:死刑在我看来,除了复仇,没有任何意义。

1969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通过投票废除了死刑。电影中的露丝·埃利斯成为了英国最后一个被英国法律判处死刑送上绞架的女人。在她被处死之前,一份请求宽恕其罪行的请愿书得到了50000个签名,但是被保守党政府的内政大臣格威·乔治拒绝了。露丝·埃利斯的绞刑使公众更加坚定地支持死刑的废除。当时,缓刑是常见的事情,据统计,1926年到1954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677名男犯和60名女犯被判死刑,但其中分别只有375和7人实际执行。九年后英国的杀人犯停止了在实际中应用死刑。

英国废除死刑并不是基于阿尔伯特对死刑的认识,而是基于国民对人道主义和生命至高无上价值的普遍认同,认为人为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不人道的,刑罚所应有的人道性本质内涵不允许有死刑的存在。曾经,英国的法律中不仅有死刑,而且死刑的执行也是相当地残酷。英国从呼吁废除死刑到真正废除也经历了250多年的历史。即使在现在,民间呼吁恢复死刑的还大有人在,在法律层面,要求恢复死刑的动议也并不鲜见。

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杀人偿命,不共戴天等等理念积淀已久,连孔子都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要在中国废除死刑,文化上是一个障碍,另外就社会现状来看,似乎也不到成熟的时候。新浪网曾经发起过一个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投票,当时约有75.8%的人主张坚决保留死刑,只有约13.6%的人支持废除死刑。台湾也有高达71.1%的民众不赞成废除死刑。但在社会极端事件时有发生,恐怖主义逐渐浸透进国内的情况下,主张废除死刑的民众应该会更少,而学界主张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有日渐式微之象。

反对死刑所代表的人道需求和赞成死刑所代表的正义需求都代表着人类的人性要求。美国霍姆斯大法官曾说:“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首先要做到的是适应社会的真实情感和要求,无论这些情感和要求是对还是错。”所以,死刑的废除应当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当国人大多数在心理上趋同于废除死刑的时候,死刑自然会通过一定程序在法律层面上被废除,否则死刑依然会承担着社会正义的寄托。

猜你喜欢

绞刑埃利斯阿尔伯特
夜空中的白马
维多利亚女王的婚姻
蒙塔·埃利斯
心理学失落的婴儿被试“小阿尔伯特”的身份探究
谢丽尔的生日是哪天?
幽默
向萨达姆“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