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16-02-25
《投行思维》
作者:楼新平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年2月
我在读:2014年,是众筹开始的年代;2015年,则是微商霸屏时代;2016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产业整合的年代。说到整合,必然与资本连接,而投行思维将成为玩转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知识。
今天中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很像百年前的美国,各行业极致细分却又充分竞争,呈现“小、散、乱、弱”的局面,市场秩序混乱。而“投行”能有效整合资源,中止市场乱局,让各行业良性有序地增长。所以,投行也奠定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细数投行背后的力量,硅谷背后是华尔街,通用电气背后是摩根大通,苹果背后是马克库拉……当投行进入中国,同样改变了中国许多企业。阿里背后的软银高盛、百度背后的德丰杰、京东背后的今日资本,哪一个巨头身后没有投行的支持?
作为一个资深的投行顾问,作者穷极一生的经验著作出本书,以“所有事都是一件事”的系统思维方式,建立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投行楼模式”,希望能帮助企业在快事变革的时代脱颖而出,甚至引领行业发展。
《未来三十年》
作者:郑永年
中信出版社,2015年11月
我在读:当下的中国正在经历又一个历史转折点。我们正在进入后改革开放时代,未来可以轻松摘取的“低垂之果”将越来越少。随着改革阻力的日益增大,各方面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强。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近几年来中国反腐等行动的得与失?如何处理改革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中国的民主化建设应该走什么样的方向?为未来的发展培育什么样的思想资源?作者在本书中都一一给了回答。
未来30年里,中国应该把目前正在政策层面推行的一些改革,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最后上升到法律和宪法层面。这样一来,到本世纪中叶,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
当然,无论我们将这称为“改革”、“变革”还是“变化”,关键字都是“变”。因为变的东西能带来一种不确定性。在这些变化面前,我们该如何从容面对并积聚新的力量?本书或许能给你一些指导。
《商性》
作者:庄帅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
我在读:本质上,商性其实是人性在商业领域的展现。而只有把握住最基本、最简单的人性需求,企业才会有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商战中存活的可能。“商业越发达,越能激发人性的真诚和善良”。
关于人性的研究已经有太多了。本书结合商业社会中人的变化,通过大量传统品牌商对于电商的尝试,传统企业电商转型O2O的历程,微电商时代的兴起,以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探索等的描述,为读者揭开了商业社会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总结自身十几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以及连续创业的经历,作者真诚客观地讲述了商性与人性的关联,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理解现在的社会和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并试图通过找出这种变化的核心,让读者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创新或者自我创新,不至于因一时的彷徨失措,遭受莫名的损失。
毕竟商性太大,人性太深,在变化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不管是个人,还是商人,都应该从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