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管毛笔结交自然

2016-02-25余霞

美术界 2016年1期

余霞

【摘要】恽南田在绘画中非常推崇写生。本文从师古人技法为基础、领略海岳气魄、传播写生思想观念三方面浅论恽南田的写生精神,也为当下的绘画创作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恽南田;写生精神;师造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明确了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这一绘画理论在提出之后成为历代画家们绘画创作的标准。而绘画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在当下的绘画创作和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写生的重要性。

恽南田(1633—1690),名格,字惟大,后改字寿平,南田是他的号。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他流传于世的画论集归于《南田画跋》一册。他除了以没骨花卉著称于世,也是康熙时期著名的写生大家。经过梳理和分析,笔者认为恽南田的写生精神包含如下三点内涵。

一、师古而不泥古

自元代以后,文人画成为画坛一股新兴的力量,他们崇尚“抒胸中逸气”,推崇“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有部分人就会断章取义而忽略了师法造化,单纯强调“中得心源”,但是恽南田却将写生重新作为重点提出来就是想要纠正这一股不正之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段很著名的画论讲述了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笔下之竹的绘画创作过程,而写生正是这个过程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尽管在画家的主观意识的加工下会达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其根源是生活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更有一些人认为师法前人是最好的,但是恽南田并不这么认为,他批评说:“云林画天真澹简,一木一石,自有千岩万壑之趣,今人遂以一木一石求云林,几失云林矣。”他认为师法前人可以提高相应的技法,但是仅靠模仿形式并不能获得绘画的要领,画家还是要回归于自身师法自然,通过写生来获得创作灵感。

师古人确实是大部分画家不能绕过的步骤,但是师古人而不泥古人才是画家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出入风雨,卷舒苍翠,走造化于毫端,可以晒洪谷,笑范宽,醉骂马远诸人矣”这则画论非常鲜明地表现了恽南田对师法造化的重视,《题雨景山水》上题跋为:“长河晓行得此景,迷漫烟雾,何必米山?”并非是看低米芾,而是造化实为更高明的“老师”。这些都能看出恽南田更看重从自然中获取创作资源,甚至从自然中所得的感悟能够超越前人。然而他的写生并不是说只要求每日对花写照,不用临习古人的画作,他是在“以古人为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师抚造化”,他的《南田画跋》中另有一则直接表明了他的观点:“写生之技即以古人为师扰未臻妙,必进而师抚造化,庶几极妍尽态而为大雅之宗。”在《春烟图》上他又写了自己的体会:“似得造化之妙,初师大年,既落笔,觉大年胸次殊少此物,欲驾而上之,为天地留此云影。”直言在真正的造化之妙面前,不必受到古人技法的束缚,直接在造化之中感悟,这是更高一层的境界。他并没有将前人的成就看成是无法跨越的顶峰,他深信自己在写生之技推动下能够超越前人,取得更高的成就。

二、海岳开襟

其画跋中还有这样一则:“近日写生家多宗余没骨花图,一变为秾丽俗习,时足以悦目赏心。然传模既久,将为滥觞。余故亟称宋人澹雅一种,欲使脂粉华靡之态,复还本色。”从中可以看出绘画方法久经传模就会偏离本来的宗旨,他强调复还本色中的“本色”就是指描绘对象的本来面貌,实质上还是强调绘画的自然本色,而要“复还本色”就必须亲自观察,对花临写,也就是写生。

他的写生精神不仅仅在画跋中能够体现,他是真正去实践了自己的绘画理论的,他在自己的庭院中满植蔬果花卉,案头常常有新鲜的花卉供其临写,甚至在这样的习惯养成之后,身边可见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他的描绘对象。“深秋池馆,昼梦徘徊,风月一交,心魂再荡。抚桐盘桓,悠然把菊,抽毫点色,将与寒暑卧游一室,如南华真人化蝶时也。”而《题月季小帧》跋曰:“南田篱下月季,较他本稍肥,花极丰腴,色丰态媚,不欲使芙蓉独霸霜国。予爱其意能自华擅于零秋,戏为留照。”可见写生已根植于南田的生活中,他并没有将写生作为专门的绘画任务,而是自然而然地将生活与写生融合起来,既不会耗时耗力,又不觉无趣,甚至他还颇为享受这样的生活,“戏为留照”。可以说,他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他积累写生素材的机会,把生活变成一种享受,与自己的画艺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可谓“见海岳,开胸襟,纳灵杰之气”。

《古柏幽篁图》中说:“余家南田有古柏,其下种月季花,花无间歇,静媚悦人,当天寒,红翠相映,似不肯让后凋于松柏也。”结合画面就能发现这是一幅非常精彩的写生作品,他就将身边的景区作为描绘对象,在长久观察之下甚至能够发现月季能够坚持至天寒之时,不肯认输的品性,如果不是写生、不是长久的观察肯定不能有如此言论,也不可能画出这样的作品来。“余在北堂闲居,灌花莳香,涉趣幽艳。玩乐秋容,资我吟啸。庶几自比于滕华道隐之间,有万象在旁意。对此忘饥,可以无闷矣。”南田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花草的世界里,以画笔为媒介与它们交流。

三、传播写生观念

南田一生以卖画为生,清贫困窘却怡然自得,他未曾出过远门,一直在江浙一带徘徊,但是他珍惜每次出去的机会,与当时绘画大家相交。他的自述中有这样一段:“江南种菊之盛,无如练川、娄东,而吾澄江欲与相敌,每于深秋游赏,载丹粉以视造化之奇丽,意甚乐之。”他不仅将自己身边布置得亲近自然方便写生,他也抓住难得的外出机会来进行写生,“恽王相交”一直是绘画史上的美谈,他们二人画风相近,甚至连近代收藏大家也未能区分。《红莲图轴》是他与唐于光合作而成,画跋中也提到了“余与唐匹士研思写生”这样的话语,可见他不仅仅是自己坚持写生甚至不遗余力地劝说身边的友人,在一起经常进行这样的交流。

恽南田的写生是深入骨髓的观念,如他而言,写生是一种情怀。他把身边的一草一木当作生命的伴侣,以一管毛笔结交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