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鲸肖像画给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启示
2016-02-25王彩凤
王彩凤
【摘要】曾鲸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民间相术造型而注重对现实人物的把握,打破传统“江南画法”而开创“墨骨法”,打破传统填充式的构图样式而探索出留有大量空白的空灵的构图样式,保留民间传统又融入文人化情趣,真正地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曾鲸从技法和精神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技法方面,我们从现代工笔人物画对曾鲸和传统肖像画的继承以及自身的发展方面来做一个分析性的研究。
【关键词】曾鲸;肖像画;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线条;背景
当今,科技、经济、文化等都处在一个全球开放性发展的情势下,现代工笔人物画该如何发展呢?我们在继承传统时,又该怎样突破传统的束缚而使传统笔墨和现代语境相结合,对其曾鲸的融创精神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造型的准确生动与多样化发展
我国古代画家对于人的面部和身体比例就有较深入的剖析并总结成法则运用到绘画中,如“三庭五眼”“立七坐五盘三半”“一肩挑三头,怀揣两个脸”和人物面部的“相术”造型等,肖像画发展到明清时期,在造像法则的基础上更注重深入地观察物象,极其尊重客观现实,对于人物面部的刻画较之前更准确精致,结构更明确,细节也更精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是曾鲸肖像画的真实写照,曾鲸在肖像画创作中更注重对对象内心精神气质和思想性格的挖掘和刻画,在瞬间能形神兼备地描绘出对象,如曾鲸后期的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肖像画作品《明人肖像册》等。
现代工笔人物画在曾鲸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素描写实造型的手法更准确地刻画人物的形体结构,用高度提炼后的线条造型,在人体比例结构、五官和衣纹的走势上都更精确到位。还有就是在人物的造型上不断突破,不只限于人物正面的传统形象,还从不同侧面入手以丰富画面形式。现代工笔人物画还善于把对象的个性特点夸张和变形,使形象更鲜明生动、个性突出,可谓“形散而神不散”,画面整体也有视觉冲击力和装饰性。
二、色彩的探索和多样化发展
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随类赋彩”是指导我国传统人物画敷色的准则,要求依据物象自然的本真色,不会受到周围环境色的影响,是主观性色彩和象征性色彩的综合发挥。江南画法上色层层罩染,用色鲜艳饱和、明快典雅,是典型的工笔重彩画,如《明人肖像册》中的肖像。曾鲸在用色上有突破,他注重用墨后再略施淡彩,多采用同类色或邻近色的色调,如《王时敏小像》。总体来看,江南画法用色饱和艳丽,画面单纯响亮,但略显单一。曾鲸及波臣画派用色淡雅“意足不求颜色似”,但失去了对色彩的探索和创新。现代工笔人物画打破传统的束缚,结合江南画法和曾鲸用色的长处,并借鉴西方色彩原理,如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法则,受光、背光和中间色调的法则,冷暖色统一和对比的色调关系,等等。现代工笔人物画家通过以上对色彩规律的掌握使他们对色彩的驾驭能力和画面意境的控制力都很强,如刘泉义的工笔画《苗女》,这是一幅头饰华丽侧脸的苗女肖像画,这幅画面中的重色衣服、灰色背景和白色头饰形成相互映衬的关系,突显出银色的色泽和质感,突出画面的主体。为了不使画面色彩单调,头饰下的红和衣领的蓝色起到了活跃丰富画面的作用。
三、线条的继承和对其功能的弱化
线条是塑造形体的基础和媒介,不同时期其形式也不同。江南画法中的线条严谨,力求用不同的线描样式来表现不同的质感,画面用长短不同、曲直不同、繁简不同的线条来丰富画面,自然生动。曾鲸及波臣画派的用笔较江南画法自由丰富,加入一些写意性的用笔使画面更生动、优雅脱俗的意境更浓,如曾鲸《顾梦游肖像》中的线条就很豪放洒脱,用自如生动的写意用笔来达到“气韵生动”的意境。发展到现代,受色彩、肌理等一些因素的冲击,使线条需“骨法用笔”的原则被弱化,从而改变了我国传统肖像画中以线造型、线主色辅的绘画形式,现代画家们在这方面很自主,依据画面需要完全可以自由随性地发挥,可以用传统的线主色辅的手法,也可以变化为色主线辅的形式,还可以用色勾勒或只用颜色等一切手段来使画面有新奇多变的现代审美情趣,如何家英是继承传统骨法用笔的典型,用线粗细结合、劲健流畅,每根线条一波三折而有张力,韵律十足。唐勇力的线条在传统“铁线描”的运用上追求线条间的长短、粗细、轻重、曲直、疏密、刚柔等对比来突显线条的刚硬有力、丰富厚重、气魄宏大的阳刚粗犷美。陈子的线条细劲圆润、变化微妙,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和刚柔等丰富的变化来表现物体不同的质感,他所画人物的头发繁密但灵动随性,皮肤用线绵劲有力,完美地表现出少女皮肤的柔润和弹性。
四、背景由单一发展为丰富多样
一幅作品的背景处理是为了主体人物和整个画面服务的。我国传统肖像画的背景相对单一,多采用留白或绘制山林的手法。翟白是中国画的特色,以无生有、以虚言实,表现中国画的写心和随性,反映出人们对儒雅脱俗、潇洒自由意境的追求,给观者留有无限想象的空间,反而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绘制山林为衬景是文人士大夫们“渴慕林泉”思想的体现,也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追求,如曾鲸的《顾梦游肖像》。现代工笔人物画由于表现内容宽泛,故在背景的处理上也丰富起来,画家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不同思想的表达赋予不同的背景。背景有写实的,也有虚幻的;有亲切温馨的室内装饰,也有自然生动的灌木花丛;有新鲜浪漫的异国风景,也有古老沧桑的古树老寺;有现代感十足的几何形体,也有纯净空灵的空白处理,这些都是为了丰富画面、突出主题。张见的《悬浮的记忆》中背景的处理就是现代审美的一个突出的表现,画面中有远古的柱头、西式的拱门、现代的服饰和凳子及西方风景画里的云朵和远山等,这些不在同一空间和时间中的物件被画家并置在同一个空间中,这种非现实因素带来的梦幻般的感受给观者留有新鲜感和视觉上极大的冲击。
曾鲸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以及现代工笔画对曾鲸肖像画的继承和发展。怎样面对时代的变化,如何破旧出新,如何使传统技艺和现代语境相结合,曾鲸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中国画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创作体系,自身的独立性要求我们在融合创新的同时保持个性特色,借鉴与学习西洋画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如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大家何家英就是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处着眼,寻找两者的契合点,既尊重传统又广泛吸收借鉴。他的画法在技法上既有曾鲸等人的古代肖像画技法,又借鉴西方素描的造型。他深入分析工笔画与素描间的个性和共性、差异性和相容性,在创作中注重写实和生命体验,在勾线、染法、着色和空间的层次处理上,在继承我国传统的精髓上都有自我的突破。他的作品追求二维空间的塑造,既有厚重感又不显沉闷;人物着色在多次分染后平罩处理,使画面不显呆板沉闷的同时又突出了线条的韵味:色彩之间的互衬使画面在单纯中表现出体积和厚重感;对画面中装饰性的几何线条、花纹、图案、佩饰等的巧妙运用而展现出很强的现代感。这些都是何家英对画面的整体控制能力,是对传统的拓展和革新,也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正延续,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做出了富有成就的探索。通过对何家英绘画艺术的简要剖析,我们看到他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这也是我们要从曾鲸肖像画中学习的。我们要尊重和继承传统,但不能拘泥于传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探寻和创新。艺术发展到今日呈现多元化和繁荣景象,也正是因为对内有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吸收、对外有对外来多元文化艺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