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头技巧在《钻圈》节目中的变化和应用

2016-02-25李金相北京市杂技学校杂技与魔术专业

杂技与魔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后空翻转体杂技

文/李金相(北京市杂技学校 杂技与魔术专业)

图/作者提供

跟头技巧在《钻圈》节目中的变化和应用

文/李金相(北京市杂技学校 杂技与魔术专业)

图/作者提供

中国杂技训练有四项基本功,腰功、腿功、顶功和跟头,练好基本功是练好杂技节目的基础。在这四项基本功中,腰功和腿功是基本功中的基础,顶功和跟头是今后参演节目的关键。培养一个基本功全面的杂技学生少不了跟头基本功,因为在很多杂技节目中,都需要跟头技巧的参与,特别是《钻圈》节目。

改革开放以来,杂技艺术迅猛发展,《钻圈》节目的发展也非常快。之前,《钻圈》节目受到道具的限制,圈的直径(内里空间)偏小,表演上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蹿毛”类小跟头技巧,编排和表演形式也大致相同。现在不一样了,《钻圈》节目经过发展,道具和展现方式有了很多改变,《钻圈》跟头技巧上也不断提高,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

《钻圈》道具的变化带动了节目的发展。一是放大了顶圈的直径(内里空间),二是出现了转动的道具,给节目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如在钻的方向上,过去观众只能看侧面,现在有前、后、侧三个方向的表演,观看角度更加丰富;又如在跟头技巧种类上,现有团身、屈体、直体多种跟头,表现出了多种跟头钻圈的发展方向;再如在圈位的高度上,已由1米、2米发展到了3米多,在2008年全国杂技比赛中,我校《钻圈》节目的最后一个动作是直体后空翻过3.1米高圈,让观众惊叹不已。钻转动圈的发展,给演员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演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从容地钻圈了,圈不等人,学生要在圈的圆面转过来的时候,掌握好时间差,提前助跑,在一瞬间,准确地从转动着的圈中间钻过去。从节目的技巧性来看,表演的难度在不断增加。

现在的钻圈技巧很多,常见的有“前空翻钻圈”“后空翻钻圈”“侧空翻钻圈”,难度大一点的技巧有“转体180°”“转体360°”,高难度的翻腾动作有“转体720°”“后空翻两周”“前空翻两周”等,要将这些技巧都练出来,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要求学员有很强的跟头技术的能力。在练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详细的规划,例如前空翻做得好的学生,在训练中要以前空翻钻圈为主,后空翻做得好的要以后空翻钻圈为主。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发掘他们的潜能。

三种跟头在钻圈技巧中都有变化:

一是前空翻的变化。如“助跑前空翻钻圈”“跺子前空翻钻圈”或“跺子蹿毛钻圈”。跟头钻圈时,不是一个简单的跟头技巧,纯粹翻跟头时可以随处翻转,翻腾的高低也没有限制。但要在前面摆上一道圈,要想从圈的中间蹿过去,就和纯跟头技巧完全不一样了。前空翻钻圈时要求身体必须先出圈,再团身吊腰。对于学生来讲,这种翻腾变化,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

二是后空翻的变化。在没有圈时,学生在翻“团身后空翻”或“直体后空翻”时,翻跃的距离很短,可以说是直上直下,教师的要求也是“必须立上体向上翻腾,要有一定的高度”。而钻圈时就不一样了,学生做完键子后,必须向后仰身,双臂弯屈,根据圈的高度起跳、挑腰,身体要在圈的中间保持水平穿行的状态,待完全钻出圈后,才能翻转落地。如果学生不能改变这种翻跃姿态和时间变化,是不能完成钻圈动作的。

三是转体跟头技巧的变化。转体跟头一般有“180°”“360°”“720°”。学生一般需练习几年后才能掌握转体跟头技巧。怎样把这种转体技巧运用到《钻圈》节目中去,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钻圈中的转体跟头在方向、时间上和跟头课上的完全不一样。纯转体跟头是向上向后的,而钻圈转体跟头则需要先向前,钻过圈后再转体;纯转体跟头开始时必须助跑,做键子起跳,而钻圈转体跟头必须先做跺子起跳,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需要学生慢慢改变和适应。刚开始练习时应在海绵坑里进行,避免出安全事故,待转体练习成熟以后,再移出海绵坑。

李金相、付饶两位教师执教《钻圈》

指导学生刚接触钻圈时,要让他们明确跟头与钻圈的关系,把钻圈基本功打好。如果节目基本功打不好,学生的跟头能力再强,在节目中也发挥不出来。练过杂技的人都知道,杂技基本功是一回事,节目基本功是另外一回事,学生练习跟头基本功时,眼前没有障碍物,而训练节目时有,跟头必须发生变化,主要是翻转的时间要延长一点,刚开始练习时不能操之过急,要从基本技巧开始,如“二圈蹿毛”“扑虎钻圈”“倒扑虎钻圈”等等,通过讲解和反复训练,让学生明白用跟头技巧完成钻圈的特点,改变跟头翻转的时间、距离、落地的方式。

钻圈中的双人技巧有“双人滚火车”等,要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再逐步进入双人技巧,三圈技巧训练也如此。对于学生来讲,练好三层圈的技巧动作,关系到能否进入节目的主力阵容,因为钻圈表演是以三圈技巧动作为主的。常见的动作有“键子小翻钻三圈”“转体180°钻三圈”“前空翻钻三圈”等。此外就是还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的问题了,能力强的学生,将来可钻四圈、五圈、六圈甚至更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钻圈》节目发展到今天,连续翻跟头钻圈的技巧开始突出出来,如果学生前空翻能力很强,可以让他练习钻过第一道门后再连续钻第二道甚至第三道门。还有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跟头技巧的特点,不管是前空翻还是后空翻,有独特表现的,要合理地运用到节目中来,向钻圈的新高度挑战,使节目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今杂技艺术品种繁多,每个节目的发展之路各不相同。《钻圈》节目也是一样,将不同的跟头钻圈技巧,重新组合成新的表演方式,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经过演员和教师们的不断努力,《钻圈》节目一定还会有焕然一新的面貌。

猜你喜欢

后空翻转体杂技
竞技武术三人对拳后空翻训练方法设计
解释不清
鹧鸪天·踢毽子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
最大跨度T型刚构连续箱梁转体桥成功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