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成功举办

2016-02-25郭云鹏中国杂技家协会

杂技与魔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研班家协会马戏

文/郭云鹏(中国杂技家协会)

图/上海杂技团提供

首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成功举办

文/郭云鹏(中国杂技家协会)

图/上海杂技团提供

边发吉授课

徐粤春授课

张红授课

冯双白授课

周大明授课

俞亦纲授课

李西宁授课

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于2016年7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粤春,中国杂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肖世革,中国文联人事部培训处副调研员裴琳琳,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王依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汪浩,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杂技团团长俞亦纲出席了开班式。

本届高研班是中国杂协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杂技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培养中国杂技理论优秀人才而首次创办的高级研修项目。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27个单位的30名学员,是从全国各艺术研究和创作机构、杂技院团校、省市文化机构及高等院校中遴选出的中青年杂技理论优秀人才。学员大多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杂技类)、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作品奖以及地域性杂技理论评奖的获奖者,具有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特点。

本届高研班邀请了边发吉、徐粤春、张红、冯双白、周大明、俞亦纲、李西宁等7名杂技艺术和相关文艺领域全国知名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采用专题讲座、问答交流、演出观摩、实地考察、学员研讨等方式,将知识讲授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杂技理论研究。授课专家与学员们紧密围绕当下杂技所处的时代、环境、业态、创作、教育、经营、赛场和研究等热点、焦点问题,深入精髓、切中要害,展开了极富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深度交流。学员们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集体观摩了《时空之旅》《欢乐马戏》《阳光·梦》《炫》等四台风格各异的杂技马戏晚会,集体考察了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马戏大篷。整体课程设置不仅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和响应。

为丰富研修内容,加深理论切磋和学术交流,高研班特别设置了学员交流讨论环节。通过一周紧密集中的学习,学员普遍反映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掌握了许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并将自己在研修过程中的感悟、对杂技理论发展的思考、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与大家交流分享,并对中国杂协引领理论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方法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学员们表示,回去后将把自己在高研班的所见所得加以汇报,把收获带回单位,带回工作岗位,加强艺术理论修养,助力杂技行业建设。

长期以来,杂技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艺术实践,一定程度制约了杂技艺术的传承发展。近年来,中国杂协通过理论评奖、学术研讨、课题合作、人员培训等方式推动杂技理论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有志于从事杂技理论的中青年人才,杂技理论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次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的举办,是一次建立新的杂技理论人才培养机制,以加强杂技理论研究的开创性举措,对当下及未来中国杂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国杂协将不断加大理论建设扶持力度,拓宽渠道,创新手段,积极推出优秀的理论成果和人才,努力为大家搭建一个后续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学员们在各领域展开广泛研究,多发表理论成果,交流互促,进一步提高中国杂技理论队伍的专业能力,共同推动中国杂技理论的繁荣发展。

《中国艺术报》《上海采风》杂志以及上海文艺网等媒体对本届高研班进行了专题报道。

结业式

考察现代马戏大篷

学员交流研讨

猜你喜欢

高研班家协会马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作品展
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特稿
马戏团来啦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 首届工笔花鸟画初级、高研班招生简章
中国杂技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
弟弟看过马戏回来
海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作品选登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届山水画高研班招生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高研班学员赵凯侠心得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届霍春阳写意花鸟画高研班学习感悟选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