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传统民居形制的建筑人类学研究

2016-02-25赵巧艳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侗族

赵巧艳

(1.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 管理系, 广西 桂林 541006;

2.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081)



侗族传统民居形制的建筑人类学研究

赵巧艳1,2

(1.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 管理系, 广西 桂林 541006;

2.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081)

摘要:建筑是表征民族文化特征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建筑的一个侧面,民居形制也蕴含这样的功能。运用建筑人类学的方法分析发现,虽然侗族传统民居的两种主要形制——独立式和联排式在整体功能、民居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可是二者在空间分层、平面功能分区和使用禁忌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由相似到差异的分化过程表征着侗族社会文化上的变化趋势,民居形制的文化功能一直贯彻其中。

关键词:侗族;传统民居;民居形制;建筑人类学

一、问题的提出

诞生于1950年代的建筑人类学概念,不仅没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一直都由建筑学界所倡导。在建筑学领域里,建筑人类学既非建筑学流派,亦非人类学分支,甚至算不上专业研究方向,只是强调在特定环境下对建筑现象的习俗背景和文化意涵进行观察、体验和分析。在人类学研究中,虽然建筑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伴随着人类学理论学派的演替和更迭,不同理论学派都对建筑做出过不同的解释,如以路易斯·摩尔根(Lewis Morgan)为代表的进化理论开创了探讨建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传统,在建筑与社会组织之间搭建了理论之桥①;以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为代表的功能理论在研究爱斯基摩人②时,将社会形态同建筑联系起来;以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为代表的结构理论假定人类模式化的文化行为包括建筑形式的产生存在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能力,这种无意识的心智结构体现了人类思想普遍特征的二元对立构成③;以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为代表的象征理论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空间图式,通过这一社会空间图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内部构成、阶级之间以及阶级内不同宗派之间的生活方式④。但各大理论在建筑研究上也存在某些不足,如进化论带有实利主义色彩,建筑被简单地认为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存在的;功能论实际上是社会决定论,认为社会形态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形式;结构论在建筑和社会之间寻找共同的结构特征,却未对由此引出的宇宙观问题深入下去;象征论虽然注意到了文化和宇宙观的重要性,但却缺乏动态的分析。尽管如此,这些理论成果和民族志文本却成为建筑人类学的理论基石和方法论基础。总体而言,在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家屋不单单是人类理想的居所,也是思想和情感的反映;家屋分隔空间,也创造并包容了空间,因此家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关系的表现⑤。随着对家屋空间文化意义研究的深入,文化意义上的家屋空间(domestic space)分析逐渐成为人类学家的研究主题。人类学家对家屋的兴趣也超越了建筑本身,他们更关注家庭成员如何将文化的概念与社会关系融入到家屋的空间格局中,并于日常生活中呈现出社会、文化面向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在2011至2014年,先后数次历时半年之久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县乐江乡宝赠村所做的田野调查,从建筑人类学的视角对侗族传统民居⑥形制进行解读。

二、侗族传统民居类型

民居类型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适应的过程,而且在整体或细节上经常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推动民居类型演化的因素构成中,建筑材料、营造技艺的进步自然功不可没,可是文化的变迁与交融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主导民居类型演进脉络的关键力量。宝赠侗族的民居演进也遵循了这样一种逻辑,从最早的缘木“巢居”到原始的“棚屋”,再到家庭公社共居的公房,最后发展到今天普遍可以见到的干栏式木楼,其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且不同历史阶段民居类型与其所肩负的社会和文化功能是相匹配的。可是在宝赠,有两种最基本的传统民居类型——连排式和独立式却一直得以完整继承,其中后一种如今依然是侗族民居中最常见的类型。

(一)连排式

连排式住屋形式曾是侗族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由以血缘为纽带的同宗共姓多户人家构成。共同选宅基、雇请木匠,并按照统一尺寸,设计和预制柱枋构件,择定吉日良辰,同一天请亲戚朋友来竖屋立柱。如果是亲兄弟一起建房,其屋梁可连接一起形成平梁屋,并且规格相同;如果是堂兄弟或远房亲族,屋梁则必须错开呈二梁屋形式,但宽廊(dinlang)却可相通。连排式民居的产生有其时代性和历史必要性。摩尔根在《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一书中指出:“家庭的弱点是它不能单独应付生活的斗争,所以北美和南美的印第安部落都普遍地建造群居大房屋,氏族组织按亲属原则使这些大房屋住满了有亲属关系的家庭。”⑦摩尔根描述的这种群居大房屋和长屋的情况,在许多传统社会都曾出现过,如马来西亚伊班人(Iban)的长屋,这种长屋由高架木桩支起,离地面2~3米,上面住人,屋下饲养家禽牲畜。住在同一间长屋里的人互有亲戚关系,每当添丁进口,就不断增盖。因此,长屋越长,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多个长屋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村子⑧。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类型的民居,如基诺山上亚诺寨父系大家庭共居的长房就是颇具特色的例证之一⑨。

随着传统权威的日益衰落,以及现代文化的渗入和经济社会的变迁,人们的营造和居住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今,连排式长屋在宝赠已经完全消失。另外,木构民居的防火性能本身就差,很多木构民居连在一起使消防隐患更大,因此政府也鼓励宝赠村民分开居住,并在每个寨子都设立防火道和消防水塘。为了防火,政府还特批了一些建房项目,甚至允许在水田里盖房子,如普团屯就有两户。宝赠属于高寒山区,山多地少,土地内卷化(involution)现象严重,为了少占良田,因而住房几乎都建在半山腰上。加之侗族的干栏式建筑没有地基基础,稳定性差,无力抵抗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山区容易发生的地质自然灾害。政府出于安全考虑,于2010年开始在宝赠实施异地搬迁项目,盘坡新村就属于这样的整体搬迁工程。现在的盘坡新村不仅有整齐的水泥路面,而且户与户之间都预留了防火道,间隔较大,独立性很强(图1)。再有就是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富民政策的惠及,宝赠侗族的家庭收入普遍有了很大提升,村民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长屋无论在空间大小、功能布局、舒适性和私密性等方面都相对较差,故从1980年代开始,绝大多数宝赠侗族都倾向于脱离老屋新建独立的房子,并且尽可能与父母亲分开居住,形成了独门独户、以核心家庭为主的村落民居布局新景象。

图1 盘坡新村规划图资料来源:根据龙胜县建设局规划办提供的地形图整理而成。

(二)独立式

连排式民居在宝赠的存在和盛行与当时的家庭观念与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时期,个人甚至单个家庭的抚养能力和抵御灾害的能力都是不够的,只有集合更多的人的力量才足以维持家庭或家族人口与经济再生产的需要。当然,被集合的人也不是随意拼凑的,在没有与经济相关联的业缘关系可用的情况下,血缘或亲缘无疑是早期居民必然的选择。为了彰显这个集合体的物质和精神认同,采用连排式民居将所有族人的生产甚至日常生活都联系起来也就顺理成章,客家人的围屋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宝赠侗族也采用了相似的做法。

就连排式家屋的功能来说,它需要主干家庭的支撑方能形成。侗语中,家和家屋都称为“然”(yanc),它们指涉相同的意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家不仅以实际居处为准而且还与一个家的灵魂有关。就实际住处而言,又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主干家庭,一是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通常包括父母、尚未婚出的子女、夫方的父母未因再婚而迁出者以及同住的任何亲属与非亲属,而不包括已经迁出的父母、弟妹和子女。而核心家庭是从主干家庭衍生出来的,通常只包括夫妻双方,以及正孕育着的或尚未婚出的子女,有时候还有老人,偶尔还有雇工或其他投靠依附或临时借住的人。随着主干家庭中余嗣的逐渐婚出以及父母的相继过世,一个主干家庭又演变为一个核心家庭;而核心家庭随着孩子的长大成婚又逐渐变成一个主干家庭,因此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是相互转换的。

三、侗族传统民居空间布局

最中一间公奶住,最头一间做火塘,父母住在堂屋旁,后生配在两头房,阿妹住房迎日出,宝贝小孩跟爹娘。楼上装谷仓,禾把四面晾,登楼放眼望,旱地长杂粮。楼底关鸭鹅,猪鸡屋外闹嚷嚷……

可见,侗族理想中的家屋是一个有着尊卑、长幼、上下、人畜之分的范畴系统,而且是一种文化规定的空间分类观念体系。尽管独立式和连排式两种民居类型在结构与外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可是其原型都是三层的平基木楼,空间布局也遵循相同的文化规范与约束,因而两种民居类型在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上也都没有超出《杉之源》所描述的景象。不过,由于形制的不同,两种类型家屋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设计和使用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二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所以有必要对其分别加以阐述。另外,虽然连排式家屋较独立式家屋在时间上更古老,但这种民居类型从1980年代后就已经在宝赠侗寨彻底消失,因此在阐述时本文首先分析更具代表性的独立式民居。

(一)独立式家屋

1.下层布局

图2 独立式家屋下层平面布局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中层布局

中层空间(即二楼)侗语称ngiteng,是整栋房屋的核心空间,日常起居、社会交往及祭祀等活动均在此进行,也是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转换区域,以木质楼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由于二楼在家屋整体空间中承担了最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内涵,因此层内的平面布局最能体现家屋的使用价值与象征功能。家屋主人对家屋的二层空间也最为看重,在空间区隔、禁忌设置、甚至细分空间的相互联系上都有着细致而严格的要求与程序,因而也是独立式家屋和连排式家屋在空间布局上差异最大的楼层。独立式家屋的中层空间内,主要分布有堂屋、退堂间、伙房、主屋、宽廊、成年儿女房间(青年房)、客房等几个细分空间,通常以柱子作为隔间的基点,板壁依柱而搭,柱与壁合并相连,很少会有房间内突立着柱子的情形。一楼左侧的楼梯是连接上下楼之间的通道,也是进入二楼空间的唯一入口,在二楼的前方为一开放性宽廊,宽廊中央开设双扇大门作为进入堂屋的通道。虽然在宽廊和楼梯之间也设置有大门,但这扇门仅仅起辅助性的作用,用来为宽廊遮风挡雨和避免家人不小心从楼梯掉下去,而且平常这扇门都是不上锁的。堂屋后方为主屋,左侧为伙房,右侧设成年儿女房和客房(图3)。

图3 独立式家屋中层平面布局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就使用功能而言,宽廊(dinlang)是家屋内部主要的公共空间,是行歌坐夜、侗族大歌、弹唱琵琶等主要与娱乐活动有关事项的举行地。宽廊三面采光通风,妇女常在此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纺线织布等,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期间,这里还是女子哆鸡毛毽的地方;青年男女行歌坐夜也在此进行。当有婚嫁、节庆等活动需要摆桌宴请时,长长的宽廊又是接待客人、用餐聊天的地方。伙房是中层的主要空间,几乎占据整个楼层的左边。伙房既是一家人煮食、共食、围火等的地方,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在汉族的神龛传入之前,伙房也兼具堂屋的功能,同时是供奉祖先和进行人生转换礼仪之所。主屋是家屋的私密空间,又称“内房”,光线较暗,除了家人,外人是不允许随意进入此处的。

3.上层布局

(二)连排式家屋

由于侗族有“分家不分宅”的传统,即使兄弟成家立业、各自建立家庭之后,都还是会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所以就出现了一栋建筑之内住有2户或3户人家的情形,多的甚至5到6户都有,每一户占据整栋民居的一个开间,从而形成连排式的家屋形式(长屋)。连排式家屋是1980年代以前宝赠侗族传统民居的重要类型之一,而且尤以五柱四间四户联排的形式最为常见,因此本文也主要以四户连排式传统家屋作为分析对象。可是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宝赠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变迁加剧,连排式家屋越来越少,加之侗族全木结构家屋很容易受雨水和虫害的侵蚀,所以如今在宝赠侗寨,此类民居类型已经无处觅迹,只能根据报道人的口头描述来进行复原。

1.下层布局

宝赠侗族传统民居下层空间的布局在独立式和连排式类型中都大同小异,只是连排式民居在面积上更小而已,因此在排列上显得更为紧凑,但具体的空间区隔和功能布局与独立式民居的下层并无二致(图5)。

图5 四户连排式家屋下层平面布局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中层布局

与独立式家屋可以根据场地的尺寸,比较自由和灵活地设置不同楼层功能分区和层内细分空间规模相比,连排式家屋中一个家庭只能占据一个开间,而且开间的平面和空间几何尺寸都受到极大的约束,因而在家屋的空间布局上也受到更多限制。然而从家屋的功能上看,无论独立式或是连排式都必须同时满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所以在下层布局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两种类型民居的中层和上层布局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否则后者就不可能在有限空间内具备前者的全部功能。连排式家屋的二楼依然保留有宽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连排式家屋成员的协作配合功能,强化成员间的物质和精神连接纽带。但在空间的限制下,由一楼上升到二楼的楼梯被设置在整栋家屋外面的左侧,而且不再分户设置,所有的住户都经由同一个楼梯上下,为此不同家庭的宽廊之间也就不能再有分隔,必须相互贯通。由于连排式家屋是比独立式家屋更为传统的一种民居类型,受汉族传统家屋格局的影响相对小些,因而没有设置堂屋和退堂间,而且神龛也不叫神龛而称“火炉台”,只是本文中为了表述的便利和与独立式家屋保持一致而统称为“神龛”。在每一个家庭的中层,直接由宽廊进入伙房,表明伙房兼具了独立式家屋中堂屋与伙房的双重功能,神龛依然立在面对大门的壁板处;伙房的后面布置老人房;连通家庭内部私密空间,即中层与上层的楼梯虽然还是连接伙房内,但却位于火塘内部、靠近老人房门口的地方,而不是独立式家屋中靠近楼梯间的位置(图6)。

图6 四户连排式家屋中层平面布局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上层布局

要想在连排式家屋有限空间内容纳与独立式家屋更大空间内相同的功能要求,一个必要的手段就是降低公共空间(或无明确功能定义空间)的占用范围,再有就是将相同功能的空间进行等比例缩小,或者尽可能利用一些闲置的空间,而其中最有可能发生改变的地方就是上层。谷仓是每个家屋都必须有的一个空间,所以连排式家屋的三楼依然设置有谷仓,但是尺寸较独立式家屋有所压缩。连排式家屋中,谷仓的面宽和高度与独立式家屋的谷仓尺寸一样,然而长度短了许多,只有6尺6寸左右,而且仓门的开口方向在侧面正中,无形中降低了谷仓使用的效率和便利性。此外,连排式家屋中,上层空间除谷仓以外的其他地方都是房间。谷仓后面为儿女房,前方为主屋,但没有设儿童房。与独立式家屋三楼四周敞开式布局不同,连排式家屋三楼全部都有木制外墙,为一全封闭的空间,只在前后卧房各开一宽为2尺左右的小窗采光通风,这也是三楼由生产功能(晾晒糯禾把和粮食作物)转变为居住功能(卧室)后的一种必然结果(图7)。

图7 四户连排式家屋上层平面布局图

四、结语

注释:

①[美]路易斯·摩尔根著.印第安人的家屋建筑与家室生活.秦学圣,等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②[法]莫斯著.论爱斯基摩人社会的季节性变化:社会形态学研究.佘碧平译.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③[法]莱维-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谢维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41-151.

④Bourdieu,Pierre(1985)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Theory and Society,14(6),723-744.——(1989)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Sociological Theory,7(1),14-25.

⑤刘志扬.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白马藏族房屋变迁的个案分析.民族研究,2011(3):25-34,108.

⑥本文所指侗族传统民居,是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以及本次田野调查资料所建构出来的一个综合性的理想类型。鉴于表述上的需要,有时又以家屋或传统家屋代之,从内涵上来说,所指涉的仍然为侗族传统民居。

⑦[美]路易斯·摩尔根著.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李培茱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3.

⑧百度百科.长屋,http://baike.baidu.com/view/2090156.htm,2011-09-29.

⑨罗汉田著.庇荫——中国少数民族住居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85.

⑩由于目前侗族连排式民居在龙胜县已经完全消失,所以只能根据报道人提供的信息绘制连排式民居的平面图。

Architecture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Modality of Traditional Dongle Dwelling

ZHAO Qiao-yan1,2

(1.DepartmentofManagement,LijiangCollege,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angxiGuilin541006;

2.Post-doctoralResearchStationofInstituteofEthnologyandAnthropolog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81)

Abstract:Architecture is one of main carriers to represent ethnic culture.As a component of building,dwelling modality contains such function.By using method of architecture anthropology,the article finds that though two main modality of traditional Dong dwellings-independent and combining dwelling show similarities on integrated function,dwelling culture and others,there are also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vertical hierarchy,horizontal function distribution,utilizing taboos and etc between them.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from similarity to difference of independent and combining dwellings represent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of Dong nationality.And during this process,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dwelling modality plays a role from the beginning.

Key words:Dong nationality;traditional dwelling;modality of dwelling;architecture anthropology

作者简介:赵巧艳,1975年生,女,广西桂林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驻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空间社会学、建筑人类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侗族村落空间优化与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研究”(14BMZ1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13YJC850030);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社会机制构建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研究(13BMZ007);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2013-2016)。

收稿日期:2015-12-22

中图分类号:C912.4;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5)01-0001-08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侗族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关中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