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信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2016-02-25潘华贤薛香莲阎海玲周瑞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管三本校企

潘华贤 薛香莲 阎海玲 周瑞(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独立学院信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潘华贤 薛香莲 阎海玲 周瑞(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针对独立学院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提出结合合作企业,对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以及实践质量控制进行改革,以提高三本院校信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取向”。因此,实践教学对信管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一、课程内容改革

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各高校已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而信管专业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所涉及的其中一个主要的专业。 立足于校企合作,针对信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应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课程,可聘请企业中参与多项项目开发的人员担任主讲教师,将行业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带进课堂,如果有条件,可聘请一组来自企业的人员,在校内构建一个开发团队,承担主干课程的教学,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由于实验条件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灵活等原因,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程参与意识不强,使得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仅停留在表面。

虽然直接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直接的效果,但是最重要的仍然依赖于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针对具有实践教学的课程,例如,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基础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不应完全按照教材中的实例布置实验任务,而应结合企业项目与社会需求、热点。例如,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本校所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售电系统,充卡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企业或者某小区物业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讲解,并结合数据库设计课程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建立开发团队,开发类似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选修课程,该专业可新增目前流行的应用开发(例如面向JavaEE应用开发,Android系统的应用开发等[1])作为实践内容。

对于毕业实习环节,学校一般给毕业生主要提供两种实习方式,一种是学校统一安排,另一种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两种方式都有缺陷,并且会因为各类原因使得实习流于形式。学校应加大对实习的资金投入,联系真正有生产业务的企业作为合作企业,而不应将培训机构作为实习基地。并且应将本校教师派遣到企业或者聘请企业人员到校进行沟通交流。此外,当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时,学校可限制用人单位的类型与性质,并且要求学生寻找带薪酬的实习岗位,因为如果用人单位给学生一定的报酬,则说明企业一定会给实习学生分配切实的、有助于企业日常运营的任务,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接触企业。而如果学校是通过付费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则会造成企业以培训、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这与学校在校期间的课堂式的教育没有明显区别。

三、师资队伍改革

教师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授课过程中,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结构[2]。为了提高三类本科院校学生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实践水平,需大量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任务。

三本院校信管专业的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技术知识,但由于这些教师是学校直接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入职,因此,教师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当前企业的了解有所欠缺。因此,学校应注重教师在新技术知识的专业拓展,可以在每年假期,将教师派遣到合作企业进行锻炼[3],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业务、项目开发以及科研团队,共同完成企业的任务,提升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素质与技能。

四、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改革

对于三本院校,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作为切入点,很多三本院校的信管专业通过举办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全国大学生“新道杯”创业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等。虽然有这样的大型比赛平台,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专业的教师对比赛进行指导,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比赛内容与意义,仅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比赛。因此,对于三本院校,应举办大量不同种类、不同水平的竞赛,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最好将比赛内容与未来就业关联起来,提高学生参赛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可与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企业人员对比赛进行宣传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奖励政策,通过企业颁发获奖证书,鼓励学生参赛。此外,学校应提供平台,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等级考试以及培训班,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实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五、实践质量控制改革

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之所以没有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流于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践实习的过程及质量没有监控,对实践的结果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太低。因此,对于三本院校,学校应将其中一项重点放在实践考核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了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控制标准,学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标准的制定,以及通过合作企业与教师协作,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实践环节,特别是毕业实习进行监管以及最终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本院校学生具有理论根基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缺点,因此,利用学生的特点以及三本院校的办学宗旨,针对信管专业,学校应重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为主要目标。通过实践环节的改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陈智勇、文益民、邓珍荣、董荣胜.以培养软件工程师为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 2015,5(9).

[2]从师资力量的角度认识大学[OL].http://gaokao.chsi.com.cn/ gkxx/zytb/201406/20140612/1022477829.html.2014.6

[3]徐蕾、史文雷等.以应用型为发展方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 2015,1(01).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80

潘华贤(1984--)女,汉族,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讲师,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智能。

猜你喜欢

信管三本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智能时代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与实践
三本院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构想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教育与信管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研究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
互联网时代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会思考的食物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