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个全面”与引领公共服务改革发展

2016-02-25王晓音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公共服务供给

王晓音(焦作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论“四个全面”与引领公共服务改革发展

王晓音(焦作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当前,正值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繁荣的治理目标,以“四个全面”引领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则是回应建立公平正义高效 社会的现实选择。

“四个全面”;引领;公共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引领和行动指南,其关键在于实践,重点在于落实。在以“四个全面”统筹引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公共服务由于关涉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益,更为人民群众关切和期待。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群体差异,已显著影响到社会关系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阶层类型的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质量不均等;不同地区的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不相同;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公民的自由选择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1]。尤其是在当前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以“四个全面”为引领,改造升级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引擎,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获得公平、高效、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进社会和谐共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目标指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要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物质富足、精神富有,这不仅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以积累更多可供支配的公共资源,更需要经由兼善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了更加有效的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树立权利本位的执政意识,建立民主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对公共财政的民主监督,从而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2]。将公共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与人民群众。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

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表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等等,这种判断指明了全面小康必须是涵盖所有群体、所有区域、所有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领域的小康。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低质化、非均等性现象还十分突出,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群体差距日益扩大等导致的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不仅有违公平正义理念的实现,同时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最终延滞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公共服务改革发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查找不足,要在“全面”上下功夫,补短板,保基础,兜底线,重点在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于建成

为加快建成小康社会,从公共服务领域看,必须综合考量解决公共服务存量不足和持续满足增量需求两个问题。公共服务存量不足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和服务性政府建设水平,主要把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作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建设,突出体现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功能,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公民。增量需求贯穿于公共服务的全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公共资源汲取能

力的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未来预期越来越高,公共服务总体上呈现出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由单一需求向多元需求、由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发展的趋势。这部分新增需求亦须得到政府及时有效的回应,并通过增强公共资源汲取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品质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以达到平衡公共服务供需关系、降低增量需求累积为存量不足的风险。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

1.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坚定信心

我国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扩大化趋势日益凸显。而随着人民群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不断提高,要求政府提供量足质高公共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同在。当前我国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气可鼓而不可泄,公共服务改革发展亦应坚定信心,乘势而进,顺势有为,要秉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的改革发展。

2.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凝聚共识

公共服务改革发展不是单一领域、单一地区、单一群体的改革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和因素,必须凝心聚力,凝聚共识,寻求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最大合力。当前公共服务改革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几个事实是:人民群众关涉公共服务诸多诉求亟待政府有效的回应;传统的政府单向强势供给,以及公共服务供给的低质化、非均等化等科学有效供给问题亟待解决;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加剧,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均产生较大影响等,公共服务不改不行。在这种形势下,改革公共服务的供给理念、供给思路和供给模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公共服务的良序发展,已是势在必行。

3.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统筹规划

公共服务改革发展,涉及因素多,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意义深远,容不得失误。这就需要党和政府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渐次展开,整体推进,既要洞悉和把握发展大势,又要不为艰难险阻所惑,积极统筹公共服务与“五位一体”建设的关系,统筹公共服务宏观政策与落地举措的关系,统筹公共服务惠民生与风险、效率与公平、生产与配置、保基本与促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优先配置与全面供给等的关系,努力做到既保持战略定力又顺势有为,既规划科学又执行有力,确保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稳中有进。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步伐,尤其是2012年接续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等规范性文件,成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为公共服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4.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协同推进

公共服务改革的协同推进主要体现为主导者与参与者的协同、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与配套改革的协同、公共服务改革与整体改革的协同。公共服务改革发展,是各方利益协调的产物。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是让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各方共同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以提高公共服务的科学性、民主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这就既需要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入,按照重点有突破、配套有跟进的思路,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等的改革,更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综合考量,全面破除束缚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化解影响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明确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主导、市场及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坚持均衡与公正的价值导向,营建服务优化的体系文化,构建多元谐动的运行机制[3]。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基本依循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习近平同志讲到,现在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公共服务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其过程亦须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公共服务的改革发展。

1.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崇尚法律权威,树立法治思维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享有者和行使者,必须以法治为中心,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尊重法律规范的权威,服从法律规范的规制,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简言之政府法治化就是“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政府或法律授权的组织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生产、供给公共服务,依法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法律关系上是平等的,无论哪一方在公共服务供给活动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都要依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2.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提高依法供给能力

公共服务改革越深入,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就越多越复杂,就越需要依靠法律法规规范行为和调节利益关系。依法供给公共服务,一则是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供给行为进行规制,明确各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指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向,使得公共服务供给过程标准化、法治化;二则为社会公众提供量化尺度,用以衡量公共服务实然供给与法律应然之间的差异,增强公众对服务供给方的促动和监督能力,从而达到保障公众自身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共享公共服务发展成果的权利;三则提供严格监管的依据,使公共服务供给目标顺利实施,避免执行过程变形走样,保持公共服务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正义性;四则提供问责纠偏的依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公共服务供给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启动问责机制,严格防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是违法违纪等情况。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同志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制最根本的保证”,“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在公共服务领域内从严治党,形成为民务实、风清气正的党风,以党风带政风。

1.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在公共服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实现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目标,必须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离开了党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统筹布局,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领导。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必须认识到当前党内还存在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诸多执政考验。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必须重视“四个危险”和“四风”问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和韧劲,全力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坚决祛除损害党的形象、危害党群关系、延滞改革发展的不正之风,为党领导改革发展凝聚广泛、深厚和可靠的群众力量,确保党在公共服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2.全面从严治党,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公共服务工作队伍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公共服务改革发展需要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队伍。公共服务的重要价值取向就是以民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诉求为基础。公共服务改革发展中,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尊重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践行能力,要从内心上畏民,思想上敬民,感情上亲民,行动上爱民,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共服务问题着手服务于民,将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标准化总目标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并努力促进规范化的公共服务供需市场的形成,最终使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价值目标顺利得以实现。

[1]赵成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意蕴的多维解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6)

[2]韩志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J].探索,2009(2)

[3]张贤明,薛红生.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J].学习与探索,2012(5)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30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