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关联理论英语词根与汉语形旁在构词过程的相似性研究
2016-02-25党黎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25
党黎(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5)
认知关联理论英语词根与汉语形旁在构词过程的相似性研究
党黎(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5)
摘 要:构词作为创造新词的一种方法,其背后隐含着人类认知语言的理据,不同的语言,在构词的认知的过程,具有相似性,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的关联理论,对汉语和英语在构词过程中存在的相似性,研究反映出异族语言内部之间存在着纵向结构的共性,也揭示了不同语言之间横向关系的共性。
关键词:汉语构词法;英语构词法;相似性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49
一、认知相关理论
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相关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而人类认知假设的条件是相关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认知事物”这一原则将语言使用与人的经验和对世界的认知联系起来,不仅阐明了语言理解的原则,而且也说明了人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则。
相关理论(又译关联理论)从信息处理的认知特点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即人们是通过相关的知识推导进一步的新信息,从而理解话语,认识世界,人类认知活动有一个目标,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
斯珀伯和威尔逊认为相关具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静态的含义,指新信息与旧新息之间的某种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推导出进一步的信息。第二种是动态的含义,指对新信息进行处理时必须使其与已有的旧信息发生关联,即寻找关联,以取得进一步的新信息。相关理论是把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的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看做是言语理解一种策略。
二、英语词根、汉语的形旁构词理据
1.英语词根中拉丁语等外来语在构词中意义预测的理据
(1)英语词根形成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55-54年,古罗马人入侵英论三岛,到约410年,几乎占领了全岛,拉丁语对英语带来很大影响。在早期现代英语阶段,欧洲掀起学习希腊语、罗马古典著作运动文艺复兴,翻译家在翻译作品时,借用了大量拉丁语词汇,这些词汇逐渐成了英语词汇的一部分。事实上现代英语词汇中有25%以上几乎是直接从古典语言中直接借入的。
英语字根大部分系来自拉丁语。根据这些字根可了解它们的原义,再结合词缀,有理据的构词,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讲,易于借助旧的信息来推导出新的信息。
(2)英语词根强大的构词能力
英语根据构词的功能将构词部分分为字首、字尾、和字根。字首的功能,主要是限定字根的意思,或确定字根的方向和字的意思有很重要的关联。字尾的数目在英语里数目庞大,变化也极为繁复,字尾在构词过程中,主要通过粘附在词根上来构词。字根大部分来自拉丁语,通过与字首与字尾结合,形成强大的构词体系。字根字典共囊括113个字道,122个字尾,418个字根。从数量来看,字根是构词的核心。
◆ ann=year 拉丁文(annus),以ann为旧信息,从相关信息出发,即可易于推测出模糊的词意义,得到新的信息。
annals年鉴
anniversary (anni+ vers= to turn) 周年
biaanual (bi=two)一年两次的
centennial (cent=hundred)百年一次的
◆ cant,chant,cent=to sing 以cant,chant,cent 为旧信息,进行相关推导。
canticle (cle表示小的名词字尾)教堂礼拜用的颂歌
cantor(教堂的)唱诗班领唱者
descant(des=dis= apart)伴唱,伴奏
chant 歌曲,圣歌
accent 重音,腔调
◆ nov=new(拉西文 novus,novellus=new)
novel 新奇的
novelette 短篇小说
novelty 新鲜
novity新奇
novitiate 新手
innovate/ innovation/ innovator 改革、新制度、改革者
renovate/renovation 修复、修补
(3)词根与理据
学习英语者来讲,单词是不可逾越的难关,当我们将26个没有任何关联系性的字母组合在一起,构建词汇,对于记忆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词根与词义之间具有一定的理据性,在语言学中,“理据性”这一术语指导出,虽然一个词的的形成是任意的,然而一个词在构建词时,具有理据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据性介于预测性和任意性之间,任意性是指多数词在最初形成时是没有象似性的(关于这个问题,本文不做进一步的研究),词的意义与形式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偶然的。而一旦结合被约定后,就会以此为原型进行强大的创建新词的过程。Haiman认为概括和简化的使用是语言的一项必要功能,人们力图用最简洁的语言去记录最复杂的世界。对于语言的探索可以被理解为是应用于语言习得的归因推理,而预测性则对应于应用演绎推理后的结果。
2.汉语形声字的形旁在汉语构词中意义预测的理据
(1)汉语形声字形旁在构词中的重要性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把形声字定义为“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所谓“以事为名”,即以事物的分类为其确定名字。也就是说,造字时,需先确定其属类,后确定其形旁;而“取譬相成”,义为从口语中确定声旁,标准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最终,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相辅相成构成新字。形声字其名由形旁、声旁两部分各取一字而来。形旁又叫“意符”,表明字的意义;声旁又叫“声符”或“音符”,提示字的发音。形声字,形声相依。如:“饱”和“抱”中,“饣”和“扌”是形旁,“包”是声旁。
形声字又占据了绝大多数,《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7000个汉字中,形声字已占80﹪左右。这使得形声字教学尤其是成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点。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从意符的表义特征入手,认知字的属性,通过已知信息,对新信息进行加工预测,学习汉字,认识同形旁意义的相关性,构建认知原型。
从记录汉语的单位来看,汉字的符号记录的语言单位分别是意符、音符和记号的具体情况。我们把重点放在研究汉字的意符在学习汉语形声字的重要性。对于汉语形声字中的形旁,这种具有共同特征的形旁,形成一定的聚类,通过聚类中心,再外部辐射。构词过程中的起到词意预测的功能。
现代汉字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理解:现代汉字是指汉字发展史中现代阶段所使用的汉字,它是跟“古代汉字”、近代汉字相对应的一个术语,狭义理解为:如果说把汉字分为古代汉字、近代汉字和现代汉字,现在我们主要以“现在”为切口,重点研究现阶段的汉字。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构形上呈系统存在。
(2)汉语部分单音节词的构词能力
汉语部分单音节词有两个功能,第一独立成词,第二构词。这种构词能力具有很强词义预测功能。
以“口”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往往与进食器官的行为活动有关。以此构成的汉字有:吃、喝、吸、叫、嘴、问、号等。
以“扌”(手)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常与手或手部的动作有关。位置在左为“扌”,以此构成的汉字有:打、提、找、扔、拍、挤等;位在下为“手”,以此构成的字有:拿、掌、摩、挚、挲、拳等。
以“氵”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多与水相关。以此构成的汉字有:海、湘、滩、洋、洲、湾等。
以“心”(忄)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常与心理活动或性情有关。位在左为“忄”,以此构成的汉字有:惦、情、忆、惭、悦等;位在下为“心”,以此构成的字有:思、想、感、恩、恕等。
(3)形旁与理据
在汉语形声字中,形旁在构词过程中和音旁分别承担对词义进行描述的功能,形旁主要承担字的类属,音旁主要承担字的发音,由形旁与声旁结合的构词方式的理据性,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大大简化学习者对于浩如烟缈的汉字学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三、认知关联理论下语言学习的相似性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位于塔尖的范畴高度概括、相对抽象,而愈向下的范畴层次则愈为具体。在这些抽象度不同、细节性有异的范畴层次中,有一个中间层次在人们的头脑里占有特别显著的地位。在此层面上人们观察区分事物最容易、最直观。”对词汇的分类研究反映出异族语言内部之间存在着纵向结构的共性,也揭示了不同语言之间横向关系的共性。构词的这种手法符合认知心理学原则。也就是说,对物体整体感觉信息意义的获得依赖于认知主体的已有知识。构词结构的对称性,所形成词的相似性、视觉相似性为记忆和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更多细致方便的材料。汉英词法构词的研究表明:不同民族创造的语言虽不相同,但其构造过程却体现了相似的心理机制。
人类学习语言的认知能力具有共性,人们运用已知的旧信息,对新信息进行加工预测,这在二语习得词汇学习、阅读能力提高上都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些新信息被分析为是已知信息的变异,那么新信息可以更容易被吸收;新型式尽可被自动同化到旧型式中,因此这类系统中的优化能产出有理据的结构。
参考文献: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1)[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3.
[3]潘文国 叶步青 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7.
作者简介:
党黎(1974-)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培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