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楚文化视觉艺术形态对区域性服饰设计的影响

2016-02-25周长昊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楚文化

周长昊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论楚文化视觉艺术形态对区域性服饰设计的影响

周长昊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服饰不再仅仅要求实用价值,更重视其内涵和审美。特别是针对某些极富地方性特征的服饰品牌,关键还是服饰产品及品牌文化的综合印象,即该区域特有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故本文将主要论述楚文化视觉艺术形态对区域性服饰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区域性服饰设计;楚文化;视觉艺术形态

楚地楚族人民缔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绚烂璀璨且极富独特风格的南国文化——楚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实现统一的过程中,楚文化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从近年来出土的珍贵文物中,人们可清晰探知蕴含于楚人服饰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风格。而楚地区域品牌服饰设计未来的趋势,便是将这种艺术形态完美融入服饰设计中,可以说本土文化风情及民族文化精神体现与否,直接决定着本土服饰品牌的优秀程度。

1楚文化的传承与应用问题

1.1民族精神传承的困境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生活各个方面都渗透着现代化,在享受现代化给予的生活便利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改善。然而,楚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及全球一体化猛烈的冲击下逐渐被边缘化、被忽视,甚至呈现出淡化衰微的趋势,并严重影响到文化的多样性。众所周知,多样性文化是人类必要的生存条件,楚文化是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如果人们只是一厢情愿将其带入现代化,使其成为现代化发展的牺牲品,势必会导致楚文化的灭亡消失。纵观楚文化的符号纹饰体系可知它极为庞大丰富,是楚地先民智慧的结晶,是艺术设计创造的灵感源泉。而民族文化要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呈现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必然所趋。中国现代设计最初诞生于二十世纪初叶,但在这短暂时间迅速发展的历程中,中国设计的独立风格被明显淡化,众多设计作品都以同质化趋势为主,逐渐丧失了其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1.2楚文化的视觉图式应用

视觉图式的应用在楚文化中比比皆是,这种视觉图式应用可以说是楚人特有的一种美饰心态。它并非单纯表现在狭义的艺术造型上,更是楚人对生活美追求的动机目的。比如人人皆知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故事中楚国商人欲在郑国售卖珍珠,特为其寻技艺超群的工匠打造木兰匣子,打造期间用花椒、桂花熏匣子,并用精美华丽的宝石玉珠等物点缀,结果郑国人买去匣子却将珍珠还给他。故事表达出楚人善卖匣子不善卖珍珠,是一种喧宾夺主意味的体现。但故事中充分说明楚人对视觉图式应用的登峰造极,表达出楚人良好的美饰心态。沃林格曾指出装饰艺术的本质,即装饰艺术是一个民族艺术意志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好比图表,在这当中彰显出绝对艺术意志固有的独特东西。所以,人们对装饰艺术格外重视。装饰艺术具有极强表现性和形式化,人们的视觉感受在美的形式刺激下,最终形成感觉,从而促进着人们想象造型。而在楚文化中造物美饰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符号表证,有着强烈社会属性和文化信息内容的表达。

2服饰设计与民族精神

2.1楚文化的服饰艺术

楚国由偏僻荒芜之地立国,国不强民不富,历经长达二百余年方成为泱泱大国。楚国从弱到强,造就了楚人“天佑上民”的坚定信念。正是鉴于此,楚人自认为与自然的亲近沟通易于其他民族,所以楚人十分热爱自己的生命和国家,并觉得自己有权利和能力享受拥有世间种种美好。这一点从楚服饰中即可看出,楚服饰中蕴含着众多浪漫艺术气质。虽然楚人生活在原始社会中,但却善用超乎自然的想象力去弥补知识能力上的缺陷,楚人将自己视作火神的后代,认为自己具有柱天踏地的气魄与勇气。楚人精神生活散发出的强烈神秘气息,是楚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摆脱束缚的愿望,也是楚人内在艺术气质在楚服饰中的彰显。同时楚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及体验,决定着楚服饰多样化的独特风格,楚服饰多选用透气轻薄的罗纱为面料,衣身修长且穿着舒适,常以宽腰带束细腰,且为防止面料轻薄缠身所致行动不便,边线多为稍硬的棉,可以说楚服饰极其突显身份,也是楚人在理想上、精神上追求美的表现。

2.2楚文化的视觉审美内涵

楚人以物质为艺术情感的表达载体,其艺术品包括情感性和物质性两方面,楚艺术整个作品中都贯穿着丰富生动的流畅感,从线型造型及线性构成表达出的活跃动感,均是楚人艺术品中线条艺术运到美的呈现。楚人可将形状各异的线条美运用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楚艺术中线条变化极其丰富,处处充满着生机灵性。它在表达战国时期特殊风貌的同时,展现出楚人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理想和风尚。楚艺术整体意象构成的神秘意蕴是其最大魅力。同时楚人天生便可进行物象整体造型,其通过一定呈现手法处理物象原型后,可使原型不具备部分的两种性质审美和实用有效结合功能,且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整体结构,都可保持其协调性。虽然楚人在物象整体造型上敏锐力得天独厚,可全面把握造型物整体及各方面转折起伏和实用性能的关系。但却绝非仅靠敏锐力进行整体造型,理性思维的调整也必不可少,正是由于楚人有机结合这种敏锐力和结构观念,才是的楚艺术器具造型在外观和构成上突显勃勃生机与稳定性、实用性。

另外,楚人崇尚瑰丽斑斓的色彩美,楚人喜欢光怪陆离的色彩,亦如青铜器类质地纯朴的器具也比较重视体现色彩美感,善用填充镶嵌的手法工艺,基于雕花印纹之上进行二次艺术创作,以保证视觉效果的绮丽缤纷。除了青铜器,楚织绣、漆器等器具对色彩的运用更是登峰造极,楚织绣中可常见朱红色、绛红色、金黄色等色泽,艳而不俗,整体和谐,庄重富贵,绚烂豪气。而漆器的基本色调则为红黑二色,再辅以灰、蓝、黄等色泽,可谓精致艳丽。楚人虽用色繁复,却不杂乱用色,更重视色彩的统一性、整体性,按一定秩序量分配色彩,以达到和谐之美。

2.3生命形态在艺术造型的应用

人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生存展开,这是上古文化艺术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楚人在楚艺术造型中生命形态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生”“死”两个方面。对这两个方面楚人表现出极为矛盾的情感,既乐观的眷念着生,又对死渴望着长生。其表达出楚人的生命观,并逐渐形成楚艺术中的生命主题。

楚艺术有意描绘世俗生活场景,崇尚运到美、生命力,总是洋溢着勃勃生机,总是弥漫着高昂跃动的运动精神。楚人将活力、运动等视作其人生主题,并灵活的展现于楚美术中。常见的楚美术图式包括云气飞扬、虎走鹿奔、藤蔓缠绕等,尽管人们当前无法确切地阐释判断其蕴涵意旨,却不难察觉那种极富生命律动的表象,对真实生命运动涵义的生动诠释,使人们真切的感受到生活情绪的积极向上,生命气息原始心理体验的凝结,以及生命意识的沉潜。虽然乐生是美好的,但却避免不了死亡,因而,楚人建立巫术操作系统,思考魂归何处。楚人既受死亡的震慑,不惜运用所有去战胜它,也运用具原始性特征巫术的“事死”和超自然宗教。从事死的角度来看,大量出土的楚墓雕刻、纹饰以及绘画就是因此而诞生的巫术法器。楚人希望借助完整巫术操作系统和“事死”丧葬仪式的建立,达到巫术引魂升天、招复魂魄、驱辟鬼邪的目的,进而使得族群或个人对避祸祈福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这便是真正形成楚美术中生命主题的原因。“死”不过是楚人心中的另一种生命状态。

3设计范式的演绎与服饰设计的文化认同

3.1生命主题的延续

楚艺术中天真烂漫的情怀表露无遗,其原始思维结构及造型规范始终体现出人类童年般的浪漫纯真。任何文化背景下,人们看到天真烂漫的艺术,都像成年人看纯真儿童般,由内自外的产生快乐感。楚艺术不仅展现了艺术美的本质,又使人感受到生命充满生机的快乐,以及一种永恒纯真的心灵感悟。西方现代艺术中,各类原始审美倾向的展现,无缘不是在通过效仿、研究原始艺术和上古艺术,以期找到最本真的人类生命意识,使得人类最根本自然的天性重见天日,进而唤回人类被工业文明所冲垮的纯真精神世界。服饰对于人类而言可谓第二层皮肤,是人类生活态度的展示,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外向体现之一,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终日生活于浮躁情绪中。故呼吁服装设计师将自然属性注入服饰设计中,将这种充满勃勃生机的概念注入区域服饰品牌理念及文化中,势必会推动该品牌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这种对上古性、原始性表达方式的向往,并非追求既往美好事物的表现,也是追求自然生机状态的表现,提示着人们积极面对生命,唤醒内心深处最纯真根本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满怀正能量面对的形态,这些均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的审美内涵。

3.2设计范式的多元化

楚人艺术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运动状态美,无论器具亦或织物上的龙凤花纹图案,均处于运动状态,呈现出轻灵升腾、伸缩韵律之感。这些纹饰极富韵律感和运势,给人带来延续生机与活力般视觉感受。楚服饰的纹饰种类繁多,包括龙凤纹、菱形纹、蟠虺纹等,这些纹饰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和审美特征,把握这些特征实质便可为设计师的设计活动夯实基础。只要设计师灵活运用,采取多样化方式设计新图案,便能在一定手段组合下使这些极富运动美感的纹饰变成更多适应现代设计美学要求的新画面。现代服饰图案设计中,元素并非必须是上古楚文化的,也可是紧跟潮流的装饰手法或图案,但将楚人设计形态的灵魂注入其中十分必要,图形创作采取楚人审美方式进行,既可抽象也可具象,既要展现现代形态,又要紧密联系楚文化。这就要求设计师不可一味使用楚文化元素,也不再是变形现有元素,而是提升设计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是对方法论的研究,这样才能创造出多样化、多变、多风格的服饰图案,保证社会多元化需求得以满足。另外,现代服饰面料花纹或细节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图案,可采取各种各式的手法,如刺绣、印染等常见技术。然而,手工刺绣虽精美但耗时,并不适合大批量成衣生产。目前,面料设计中数码印是一种常用方式,与手工印染、刺绣比较起来,它成本低廉,只需借助数码印花便能达到设计效果。同时,服饰设计离不开对自然物象形态的观察,只有深刻体会自然物象的形式美感,才能触及自然造物的美态及其适合现代服饰设计的审美特质,以实现服饰造型的创作。

3.3人文关怀的精神传承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这片蕴含文化的神州大陆上,各类区域文化百家争鸣,各省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发掘张扬从未间断。而现代艺术文化更重视具有文化个性特征的独特品质审美倾向。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史,不难发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在这方面荆楚文化也有着突出的表现,这种文化精神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来,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必须通过挖掘、认知、吸取等行为利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进行再创造。在文化延续创造过程中,除去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楚人“虽无鸣,鸣必惊人”的创新精神也必将起到积极作用。这些精神特质的运用令楚国立足荒蛮走出荒蛮,迈向强盛之道,并逐渐构成中华民族精神重要内核。而无论上古楚国亦或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精神永不过时,不论环境因素和时代如何变化,传承这些精神便能永久立足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楚文化是华夏文明中最博大深邃的南支,其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姿,当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造就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包括青铜器、建筑、手工艺品以及服饰等。故而,基于经济文化不可抗拒的全球化历史潮流背景下,将楚文化视觉艺术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创新区域性服饰设计,构建极富本土文化属性,彰显本土文化设计特征的设计。总之,设计就是要吸取本土文化的精髓,并有效融合现代设计思维,将独特的楚文化地域特色融入现代设计中,既能满足传统民族文化自我认同感,又能打击处于垄断地位的西方现代主义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珺英. 论楚文化对汉初服饰之影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0:62-71.

[2]罗雅彬. 楚服饰艺术的设计形态及其创新应用研究.武汉纺织大学,2014.

[3]崔云. 楚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与形成因素.华中师范大学,2014.

[4]余静贵. 论楚艺术审美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美与时代(中),2013,11:84-85.

[5]张炼. 试论楚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形式美与美学价值. 湖北社会科学,2015,01:188-190.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042-02

猜你喜欢

楚文化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作品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传播和发展*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荆楚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现代影视美术创新应用荆楚文化的思路与实践
对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