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啃哪些“硬骨头”?
2016-02-25薛万博
薛万博
1月26日,黑龙江省“两会”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陆昊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我省实现40万贫困人口脱贫,完成32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任务。这一成果,为我省“十三五”时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奏响了序曲。
同时也必须看到,尽管我省农村贫困地区整体脱贫的成效显著,但“十三五”期间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近年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和我省贫困群众的迫切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做出更加精准的分析判断,找准最难啃的“硬骨头”。
那么,我省面临哪些“硬骨头”呢?
县域经济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支撑,县域经济总量上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就不牢固。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省国家级贫困县有14个,分别是:延寿县、拜泉县、甘南县、泰来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县、同江市、绥滨县、饶河县、林甸县、兰西县、海伦市;省级贫困县有14个:巴彦县、木兰县、富裕县、克东县、龙江县、依安县、克山县、勃利县、青冈县、明水县、望奎县、绥棱县、孙吴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这28个贫困县中,有11个县划入了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分别是:龙江县、甘南县、泰来县、拜泉县、富裕县、克东县、林甸县、兰西县、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
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这28个贫困县都是农业县,公共财政收入平均仅为2.6亿元,低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1.6亿元。
对于这些贫困县长期贫困的原因,有关部门撰写的《关于全省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一文分析,有的是生态环境恶劣,比如龙江、甘南、泰来等县份分布在风沙干旱、盐碱贫水和低洼易涝区域,历史上就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弱;有的因地理位置偏远导致贫困,比如饶河、抚远、同江等县市,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高,没有立县企业,制约经济发展;有的因产业结构单一导致贫困,都是农业大、工业弱、财政穷,支撑县域经济的资源匮乏,二三产业不发达。
“全县贫困村占了一半以上,一些自然村至今还存在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说起贫困村的情况,一名下派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省直机关干部坦言,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电力保障、道路通畅等基础设施欠账严重,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对我省而言,这一问题很具有代表性。据《关于全省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村1778个,有1359个村分布在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有419个村分布在非贫困县。这些村基础设施欠账多,有306个中心村、2500个自然屯未通硬化路,104个村没有卫生站所,571个村没有文化活动室,2407个自然屯未实现安全饮水,13.5万户农民居住的是危房和泥草房,14.5万户未通有线电视,1386个村没有幼儿园。这些贫困村的农业生产条件也较差,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23.2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7.1%;有低洼易涝地475.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5%;有73个村未通生产用电,有13个村、570户未通生活用电。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据有关部门测算,按照2014年我省脱贫标准计算,有贫困户65.5万、贫困人口211.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1.9%。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全省73个县(市、区)、653个乡镇、2820个村。其中,50.1万户集中分布在28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占贫困户数的76.9%。
对于这些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1月26日,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黑龙江省委主委何小平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中分析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因病致贫、升学致贫、高额婚嫁支出致贫。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11.6万贫困人口中,患大病、长期慢性病人口有24.7万人,占贫困人口的11.7%。因病直接导致丧失劳动力的人口6.8万人,占贫困家庭总数的10.4%,往往是一人有病拖垮一个家庭。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有3.55万贫困户因供学生读高中或大学导致贫困,基本是一个大学生拖垮一个家庭。这种情况每年还要新增1万户。婚娶也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越贫困的家庭支出越大,贫困户适婚男青年完婚,平均需要支出15万元以上。有5.57万户因此致贫,每年还新增1.86万户以上。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一目标被舆论简称为“两不愁、三保障”。
有关部门分析,这一目标具体到我省,“两不愁”应该问题不大——如果不是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病致贫,基本可以做到吃、穿不愁。然而,我省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离“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省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泥草(危)房改造,目前已经完成173.5万户,还有60万户需要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其中,涉及贫困户12.32户。截至2014年年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分别是63%、99.4%和96.2%,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是48.3%和94.9%。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我省而言,虽然绝大多数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但一些家庭也是吃得差、穿得差,手头没有零花钱,消费水平低,住房安全缺少保障。虽然一些贫困户也有一定的收入,但还不够供孩子上学、家庭成员就医的支出;虽然一些家庭收入一时超出贫困线,但没有持续增收的能力,随时都有返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