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活动课之启示
2016-02-24方强
方强
新《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全新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实践经验”,这说明数学的教学要求学生全身心参与。
人教版初中数学在每一个章节的后面,都设置了“数学活动”内容,数学活动课是以应用数学知识为目的,通过手工制作、数学实验、游戏竞赛等探索性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乐趣的课程模式。通过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以活泼的形式来学习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数学活动课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独立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并学会表述、交流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然而,当前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看成绩,不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每天题海战术,详解答题技巧,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数学活动课与考试无关,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有的一带而过,有的根本就不上。如此忽视数学活动课,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这样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过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是基础学科,数学的发展能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数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工程建设、集装搬运,如果离开了数学实践,工作将无法进行。数学是活的,是丰富多彩的。小学数学相对较易,到了初中,数学突然变得抽象了,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吃力,此时一旦教师把数学课上成“数字+定理”的结合,学生必然会失去兴趣。枯燥的教学、机械的练习,只会带来厌学的严重后果。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参与进来,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勤于动手,发展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者所期盼的。
这些年来,笔者在教学中认真上好每一次数学活动课,因此深有体会。
升入初中后,第一章便是有理数。学生接触到了新概念,负数、数轴、绝对值、去括号、相反数、加减乘除法则、乘方、幂、底数、指数、有效数字……这一连串学下来,部分同学感到“累”,有畏难思想。我在教学中,及时设计了数学活动。
活动1
帮助家庭记录一个月(或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计算当月(周)的总收入、总支出、总节余以及每日平均支出等数据。学生妥善保存账目,作为日后家庭理财的参考资料。
活动开始后,很多同学都非常感兴趣。怎么计算余额,怎么进行统计,家庭主要支出在哪些方面,哪些是必要开支,哪些是可以节省的开支,都可以查得到。有的同学还记录了压岁钱有多少,都用在什么地方。还有的同学甚至帮助家长记股票收盈涨落,了解市场。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写了一份财务报告,分析了家庭主要收入和主要支出,既增强了节约意识,又巩固了课本知识,效果非常好。
活动2
熟悉你所用的计算器有关有理数运算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对于包含乘方、乘除与加减运算的算式,考虑怎样操作计算器最简便,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发现有的计算器计算法则是先按键先算,只有科学计算器才遵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笔者播放了“神舟”飞船的发射操作,模拟对飞船的控制情景,告诉学生在控制室里的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然后出题请同学们进行参数运算,不能出现失误。同学们兴致高涨,迅速、准确地报出了各题的计算结果。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既增强、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活动3
收集现实生活中你认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据的实例,体会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等在实际中的应用。
活动开始后,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收集了解了生活中一些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据,然后集中交流。有的学生找出了光速是每秒约等于3×105千米,光年是用于测量宇宙星系之间的距离的单位,其长度约为9.5×1012千米。有的同学找出了电子的质量约为9×10-31千克。同学们所找出的数大小不一,并且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用到了这个数,有的还讲了“棋盘上的学问”等经典数学故事,既增长了知识,又学好了数学。
最后,笔者告诉学生,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需要运用到一些非常大的数或非常小的数,为了更直观地表现这些数的大小,用数数位或数零的办法无法实现,于是就要用到科学计数法。这样一说,同学们视野扩大了,对“数”的理解更深刻了,爱科学、学数学的热情更高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重视初中数学活动课,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特殊教育学校)
□实习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