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2016-02-24余德芳

江西教育C 2016年1期
关键词:耐心学校教育留守儿童

余德芳

摘   要: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社会问题。低年级孩子刚入学,学习、生活等习惯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督促,如果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及时养成,学习将会受到影响,心理也会出现系列障碍。教师应当与孩子的监护人取得长期有效的联系,发挥家长的关心效用,用足够的耐心、真诚的爱心去感化熏陶孩子,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班主任   爱心   耐心

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曾说过:“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低年级段是孩子们培养习惯、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可很多家长在开学报名时就会和班主任打招呼,说自己在外打工,无法照顾到家里的孩子,孩子的学习只能仰赖老师了。家长朴实简单的话语寄托了他们最真诚的希望,同时也给教师的肩上加了沉甸甸的责任。例如笔者班上一共37名学生,单亲家庭学生4名,留守儿童7名,留守又单亲的学生2名。作为班主任,笔者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每天都能有所收获。而对于这9位留守的孩子,笔者更加重视,也更希望他们能够学有所成。为此,笔者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

一、与监护人构建良好的家校联系

开学第一周,笔者就召开了这9个孩子的监护人会议。会上我给他们介绍了一些简单有效的家校配合方法,助他们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放晚学接孩子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和教师交流孩子在学校、家里的表现。

以皮肤白净、活泼好动的辉儿为例,他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接着母亲也外出打工一去不回,可以说孩子记忆中就没有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靠做点小生意带着这个小孙子。孩子不知何时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每天的作业晚上回家不做,喜欢等到第二天早上去做。而他一个人特别是遇到读拼音的作业,常常完成不了。于是放晚学时,我就把辉儿留下来,和他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孩子奶奶在旁边陪着。从此他晚上回家认真地把拼音读了很多遍,在家很听爷爷奶奶的话,第二天笔者就会特地表扬他拼音读得好。渐渐地辉儿回到家就能主动把书拿出来读,读到不会的地方还打电话咨询。

孩子从玩耍为主的幼儿园,进入正轨的小学生活,难免有所抵触和不适应。对于他们异常的行为,教师不能只是强迫改变,或者空口讲道理,而应该让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晚上做什么,或者别的爸爸妈妈会要求孩子做什么,让他有模仿的榜样。这样,孩子每天才会有学习目标。

二、发挥父母的关心效用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有的家长不得不远离孩子,家中的老人们只能负责孩子的衣着饮食,教育谈不上,学习更是管不上。而每一个孩子事实上对父母家长的关心有着急切的渴求,尤其是家长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们。

以胖胖的博博为例,他的父母离异,父亲出国劳务两年才能回来一次,对孩子很陌生;母亲已经另组家庭,也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生活。博博就跟着患有眼疾的奶奶生活。这孩子非常调皮,走路不走正路,上课都到处乱跑,读拼音、背书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但这孩子头脑灵活,数学思维很灵敏。开学初,笔者建立了一个一(1)班的QQ群,这小家伙居然想方设法把他爸爸妈妈的QQ号都加了进来。可见,孩子内心还是很渴望父母的关心的。笔者常利用QQ与博博父母交流孩子的表现,并把孩子的近况拍成照片发给他们。两位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触动很大,慢慢开始主动联系我,安排他们和孩子视频通话,或者打电话。看着博博与爸爸妈妈说话时认真又开心的样子,笔者由衷地感到欣慰。果然他上课表现积极了,作业书写越来越认真,朗读在全班越来越有名气,还做了班里的早读干部。

留守儿童最盼望的就是父母的关心。笔者除了自己与学生的父母常常联系,还要求他们主动给孩子多打电话交流沟通,多关心孩子,拉近彼此的距离。亲情的关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能够留下深深的烙印,促进孩子的心灵之花健康绽放。

三、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

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思想单纯,又容易受外物影响和改变。特别是好多家长因为没空陪孩子,就让孩子过多地看电视、打游戏,于是,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语言和行为在无意中对孩子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以新月同学为例,她的父母都在内蒙古打工,每年春节才能回来一次,因为感觉亏欠孩子,所以给孩子的零花钱从不吝啬。笔者曾在学校附近的小店看到新月同学拿着100元钱买了很多零食,晚上笔者就咨询了她的外婆,可她外婆并不知道这件事,说可能是父母春节给的。“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在先联系好孩子的家长,从源头上控制孩子内心的金钱欲后,笔者利用每天的晨会课时间,对孩子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其中一项是成立爱心储蓄罐,把零花钱捐给有需要的孩子,并成立爱心行动小组,每周对最节俭的孩子进行表扬。在活动中,笔者发现新月同学不再乱花零花钱,还被评为第三批节俭王。在一群“节俭王”的带领下,班上的孩子都学会了控制零花钱的使用,班内也没有那种比吃比穿的坏风气了。

有的教师缺乏耐心,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心存不满就会采用讽刺或强制的办法,让孩子主动认识错误,这往往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还能引触到孩子内心深处的叛逆心理。对孩子不正常的行为,教师不能夸大宣传,而应有意淡化那些孩子的不良行为意识,从正面去引领孩子明白正确行为习惯的可贵之处,帮助孩子在成功中得到同学的认可,收获成长进步的喜悦。

四、对孩子要真诚关爱

在学校中,有时会有一些基础较差,甚至存在智力障碍或者自理能力较弱的孩子入学,他们学习能力较弱,多数情况下教师们只要求他们不出安全问题就行,放弃了对他们学习的辅导和能力的培养。这些学龄孩子在9年的义务教育阶段里很可能就是一段空白,他们长大后依然没有什么生存能力,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弱势群体。

以小霞同学为例,父母在外的她也是爷爷奶奶照顾长大,但在学校里上课找不着班级、吃饭不知道排队……我心里很明白,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属于智力障碍一类的,可能会对教学成绩带来不小的影响。不过笔者还是不甘心,也不想放弃,每天把她留下来一遍一遍地教她读拼音、写拼音。结果却收效甚微,小霞同学甚至对笔者的严厉感到恐惧。这真叫人很无奈,也很无助。

但笔者不想轻易放弃这个孩子,还想帮帮她。于是我便有次拉着小霞的手试着教她抹窗台。她战战兢兢的小手在笔者的带动下学会了洗抹布、换水、擦洗;直夸她:“小霞,窗台被你擦过后更亮了,你真能干。”慢慢地,笔者不再强迫她做任何事,也不要求她学会什么,多数情况下,只是带着她擦窗台、去食堂、写作业,有机会就夸夸她、关心关心她。渐渐地,小霞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且主动承担起了班级里擦窗户的值日工作,擦得又仔细又干净。

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花的早晚不同。上帝给一个孩子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也为她留下一扇窗户,小霞虽然智力有缺失,但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都能关心她、爱护她,也能帮助她绽放出更美丽的人生。◆(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猜你喜欢

耐心学校教育留守儿童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浅析红色歌曲与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