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之路依然坎坷
2016-02-24
尽管中国经济正面临多重困难,但中国政府却注重看到好的一面,表示中国经济正逐步实现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然而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表明,这种转型并非易事。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9日公布,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回落至6.9%,但其也表示,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首次超过50%,由上年的48.1%升至50.5%。与此同时,制造业占比下降逾两个百分点,至40.5%。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的结构重组力度将升级,一些老旧行业将逐步缩减,新兴产业将“蓬勃发展,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但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与其说结构重组所反映的是服务业和消费的快速增长,不如说是中国传统工业增长驱动力的减弱。2015年服务业和工业增速分别为8.3%和6%,均较上年放缓。
中国领导人多年来一直表示,中国经济需要转变依赖工厂、道路和其他资产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在中国经济放缓势头进入第六个年头之际,经济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为全球经济贡献了三分之一增长,因此在很多其他新兴和发达经济体疲软之际,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高于2014年的51.6%。虽然居民可支配收入去年增长7.4%,但很多分析人士表示,与大多数其他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不同,中国整体消费支出数据通常包括政府支出。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消费支出在经济总量中占比51.4%,其中家庭支出仅占37.9%。
转型的一大阻碍是政府政策本身。2015年6.9%的经济增长率较2014年的7.3%显著下降,是25年来最低增速,但经济学家称,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过高,不得不通过高额支出来实现目标。这种支出热潮通常有利于传统经济动力,那些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和行业往往会受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出现破坏性的裁员和破产。IHS Global Insight经济学家杰克逊称,政府政策仍然支持一些传统行业,实际上减缓了转型进程,并未进行一次性快速调整,阵痛期会延续多年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实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年均增长至少要达到6.5%。根据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测算,今年要实现6.5%的增长目标,基础设施投资需要至少增加18.7%。
过去的政府大规模支出没有让民营企业受惠很多,这些企业的融资成本依然高企。2015年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业大幅增长,但金融服务业今年可能不会给经济带来同样大的提振。
2015年前三季度,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1.5个百分点,这是由于投资者在股市上涨时争相入市,而在股市暴跌时又大举抛售。现在市场活动已经萎缩,投资者面临亏损,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证券行业的调查力度,并要求大股东不得减持。
(Mark Magn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