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亚葡萄的性状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6-02-24魏泽平郑宜清兰秀英林旭

落叶果树 2016年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性状葡萄

魏泽平,郑宜清,兰秀英,林旭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355017)



宁亚葡萄的性状表现及栽培技术

魏泽平,郑宜清,兰秀英,林旭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355017)

摘要:宁亚葡萄为白罗莎里奥葡萄品种的优良芽变单株,比母株果穗稍小,果粒稍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香味浓,产量高,成熟期晚,为优良晚熟品系。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重596g,果粒金黄色,单粒重8~11g,肉质软脆有弹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2%,浓甜而具冰糖香味,品质极佳,每果粒种子1~3粒。少裂果,耐贮运。栽植第2、3、4年平均株产为2.55kg 、6.86kg、9.5kg,第4年666.7m2产量1500kg。总结了宁亚葡萄的露地避雨式双十字槽式篱架,双臂多主枝槽形栽培技术。

关键词:葡萄;宁亚;性状;栽培技术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有葡萄种质资源圃1.73hm2。2000~2014年共引进葡萄新优品种(系)69份进行试验示范。2006年,从山东省志昌葡萄研究所引进白罗莎里奥葡萄品种(欧亚种群),发现一优良芽变单株,2008年通过枝条扦插和嫁接方法培育苗木550株,定植于种质资源圃内,面积约2000m2,经过多年观察,表现优良,定名为宁亚葡萄。2010年在福安市、霞浦县和三明市梅列区等地进行试验栽培,进一步观察其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进行其遗传性状的分子标记,表明其遗传性状稳定,鲜食品质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综合性状优于母株白罗莎里奥,定为优良晚熟品系。

1宁亚葡萄的性状表现

1.1植物学特征

1年生枝灰褐色、节间长。嫩梢、叶脉浅绿色,幼叶黄绿色。成叶深绿色,中等厚,近圆形,5裂较深,缘齿大而稀,先端尖锐,叶缘反卷。叶片光滑无茸毛,叶柄开张呈宽拱形,有红晕,长度略短于中脉。卷须间歇性,双分叉。两性花。

1.2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有副穗,穗柄较短,穗轴较柔软,平均单穗重596g(小于母株的647g)。果粒椭圆形,金黄色(异于母株黄绿),着生紧密,皮薄,果粉中厚。单粒重8~11g(大于母株的8.2g)。果肉黄绿色,肉质软脆(异于母株软),有弹性,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2%(高于母株的19.6g),浓甜而具冰糖香味(异于母株淡香味),品质极佳,果刷粗短,不掉粒,果皮与果肉、果肉与种子均易分离,每果粒种子1~3粒。少裂果,耐贮运。

图1葡萄芽变品系宁亚的结果状

1.3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势强,顶端优势明显,花芽分化良好,结果母枝以第5~7节位的冬芽发育最好。花穗着生于结果枝第5~7节位,每结果枝平均着生果穗1.2~1.5个。冬芽萌发率56.3%(高于母株的52.5%),结果枝率63.9%(高于母株的55%)。丰产性好,栽植第2年投产株率71%(高于母株的33.7%),平均株产2.55kg(高于母株的1.15kg),第3、4年为6.86kg、9.5kg(均高于母株的4.38kg、7.6kg),第4年666.7m2产量1500kg(图1)。

1.4物候期

在福建省福安地区:宁亚葡萄3月25日萌芽,5月10日始开花,5月15日盛花,5月20日终花,与母树白罗莎里奥基本一致。果实成熟期9月上旬至9月下旬(晚于母株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10天左右),11月下旬开始落叶。不同地区、海拔高度、年份而物候期略有差异。

1.5抗逆性

宁亚葡萄适应性较强(强于母株),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耐瘠、耐寒、耐热,耐湿,需冷量中等,适合福建各葡萄产区栽培。

2栽培技术

2.1育苗

宁亚葡萄育苗以硬枝扦插和嫁接均可。扦插育苗用树体健壮、生长旺盛,丰产、稳产的成年结果树的中上部1年生枝蔓做插条,要求发育充实、芽眼饱满、无病虫害,截成2节位枝段(长15~20cm),上剪口距芽眼2~3cm处平剪,下剪口距芽眼1cm处斜剪。秋季或春季经生根剂(商品名国光)浸泡2小时后扦插。嫁接育苗以贝达或5BB等做砧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气温30℃以下的非雨天,以当年生枝作接穗进行枝接。

2.2建园

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处建园,以土层深厚、pH值5.5~8.3、排水性好的地块为好。山岭地在坡度25°以下,尽量南坡避免西坡。筑梯田栽植者,台面宽2.5m以上,向内倾斜2~3°,内侧开竹节沟,底宽20cm、深20cm,外侧田埂高20cm,宽20~30cm,梯壁坡度65~70°。山地开好拦洪环山沟,截面大小视上方集水面积而定,出口在果园外。保留天然直向排水沟,横向排水沟可与道路结合,沿道路内侧修筑,每隔20m修一个缓冲水池。在分水岭、迎风面、路边营造防护林。

苗木栽植株行距1.2m×3m。于定植前一年秋季挖定植沟,宽60~80cm、深50~60cm(视地下水位高度而定),每666.7m2施入沤熟的猪粪、鸡粪、羊粪等优质有机肥4000~5000kg、钙镁磷肥200~400kg,与表土混匀回填至高出地面20cm成垄,垄面宽2m,垄间沟1.0m。在垄上挖直径30cm,深20~30cm的穴,放入苗木,扶正,根系舒顺,填土踏实、浇足水。苗旁立支柱固定,树盘覆盖稻草。

2.3土肥水管理

幼树行间套种豆科作物、药用植物、蔬菜、绿肥等,绿肥在盛花期割青埋压或翻压。每年浅耕3~4次除草,亦可于5月中下旬喷10%草甘膦水剂1次除草。旱季采用树盘覆盖制,覆盖作物秸秆,厚度10~20cm。薄肥勤施,3~8月,每月施1次,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8月开始施氮磷钾复合肥;10~11月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环状沟施,在定植穴外缘挖宽60cm、深40cm的半月形沟,分层填入厩肥、垃圾、杂草、绿肥等有机肥料,逐年扩展,至全园改土完毕,3年内完成。

结果树进行果园耕翻,深度10~15cm,每年2~3次,落叶期结合施有机肥进行。也可5月中下旬用10%草甘膦水剂除草。萌芽前追肥,占全年追肥量的15%,每666.7m2施复合肥8~10kg加尿素10kg,旺树可不施;果实膨大期(5月下旬)追肥以磷肥为主,占全年追肥量的15%,666.7m2施复合肥8~10kg加过钙酸钙50kg;壮果肥(7、8月的中下旬)以钾肥为主,占全年追肥量的45%,666.7m2施硫酸钾25kg加复合肥30kg,分2次施入;采果肥(9~10月)以氮钾肥为主,占全年追肥量的15%,每666.7m2施尿素10kg加复合肥10kg。弱树多施,壮树少施,使树体生长与结果平衡。基肥于秋末冬初结合清园施足,用肥量占全年用肥量的50%~60%,以农家肥为主,用人畜粪尿、桐油饼、菜籽饼、草木灰、土杂肥等,化肥用尿素、硫酸钾、过磷酸钙、三元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硼砂等。按N∶P2O5∶K2O为1∶0.6~0.8∶1.2的比例施入。以产量1500kg计算,折成有效成份为纯氮(N)12~13.5kg、纯磷(P2O5)7~10.5kg、纯钾(K2O)14~15.5kg。在树干外围60~70cm处开深5~10cm的放射状沟施入,覆土。每年施肥位置轮换。展叶后至落叶前叶面喷施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2%。可混用,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

施肥后视情况浇水,雨季土壤含水量基本饱和时,不需要额外浇水,旱季施肥后立即浇水。

2.4破眠处理

萌芽前30天左右(本地2月中旬),用单氰胺20倍液或石灰氮5倍液蘸芽(顶芽不处理),以提早萌芽并且萌芽整齐。

2.5整形修剪

葡萄架为双十字槽式篱架,架上搭建避雨棚。在行内每隔5m立一根内径25mm的镀锌管做支柱,长2.5m,地下埋50cm,用水泥固定,边柱用石锚拉紧固定,防倾斜。在支柱离地1.5m处和1.8m处各焊接一根内径20mm的镀锌管横档。下横档长80cm,上横档长1.6m(两畦共用一条横档长4.6m)。于下横档中部及两端顺行向各拉一道铁线,上横档两端各拉一道铁线,上下5道铁线构成槽形(图2)。可连接两行支柱形成一个整体。避雨棚采用镀锌管连体式,长30m、宽6.0m。棚顶高3.5~4.0m,肩高2.2m,棚顶拱形,骨架用内径10mm的镀锌管弯曲做成,间隔80cm一道。

葡萄树体采用高干双臂多主枝槽形。春季葡萄苗木抽梢后,选留一壮梢培养主干,抹除其余新梢。主干梢长30cm时吊绳牵缚上引,长1.6m时于1.5m处摘心定干,在顶端选留两条副梢向两边引缚至下横档中部铁丝上,培养为两条主枝(即双臂),其余副梢仅留一叶反复摘心。主枝长70cm时于60cm处摘心,促进加粗生长。在每一主枝上选留新梢3~6条培养为结果母枝(图中未画出),间隔20cm,长势强者平行引缚于第1根线,长势弱者向上斜引于第2根线,以平衡各母枝长势。

冬剪时,粗度0.7~1.2cm的枝(即图3中的主枝)多为优质母枝,留5~8芽中截,粗度大于1.2cm的枝留9芽以上长梢修剪,粗度小于0.7cm的枝留1~2芽短截做预备枝。修剪后的枝条绑缚于中心线上。盛果树一般每666.7m2留结果母枝最少3000条,优质冬芽1.3~1.6万个。优质母枝数量不足时行长梢修剪,数量较多时剪除强枝。

春季母枝抽梢后,强梢水平引缚于1.5m高处的架面上,梢尖下垂。弱梢斜向上引缚于1.8m的边线上。夏剪除萌蘖2~3次,10~15天进行1次;结果枝现蕾后(梢长10~20cm)定梢,疏除细弱梢、花序瘦弱梢、密集梢、病梢;开花前3~5天花穗上方留5~7叶摘心,营养枝根据架面留10~20叶摘心,果穗以下副梢留单叶摘心,果穗以上副梢留1~2叶反复摘心;及时剪除卷须;新梢长20~30cm时开始绑蔓,强枝平行引缚于第1根线,弱枝斜向上引绑于第2根线,绑4~5次。强旺枝下垂向引绑。

图2葡萄双十字槽式篱架示意图

图3葡萄休眠期的架式

2.6花果管理

花期喷0.2%~0.3%的硼砂液,提高坐果率,还可以通过根系限域栽培或果枝环剥等措施提高坐果率。第1期落果稳定后进行疏果,合理负荷,先疏畸形果、小粒果、病虫果,最后疏除过密果。大穗留果60~80粒,中穗留50~60粒,小穗留30~50粒。疏完果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一次保护性杀菌剂(不用粉剂,因粉剂会形成果面药斑影响商品性),待药液干后套袋,在2~3天内完成。

2.7病虫害防治

来稿撷要

苹果无病毒采穗圃与脱毒苗的复幼效应

苹果无病毒采穗圃是指苹果优良品种和砧木经过高温脱毒、茎尖组织培养、外植体建立、继代培养、驯化生根、原种圃建立后扩展为大田生产使用的一级母本园。

复幼效应泛指植物的分生组织经过脱毒和组织培养的新生株、诱导产生的不定芽、生长调节剂诱导的外植体、重剪平茬促发的萌条或根蘖等,通常具有旺盛直立生长、良好的分枝能力和生根潜质、较强的抗逆性和成花能力、高产和长期稳产性能等。复幼是使成熟树木重现某些幼态性状的过程。

苹果树生命周期一般长达几十年年,要充分发挥最高最长的经济年限,苹果苗的质量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优良品种和脱毒种苗这两个条件才可。苹果无病毒苗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树干通直,砧木易生根,果实大,能够稳定地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显著地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增强抗逆性和适应性,这也是保证高纺锤树形实现高干、多分枝的前提条件。作为优良苗木,良种、良砧、无病毒、复幼状态是同样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欧美国家选择苹果无病毒矮化自根砧苗木集约栽培成功的根本原因。由于长期营养繁殖,品种和砧木易感多种病毒,尤其苹果矮化自根砧对苹果常见病毒的抗性差,这就是全国范围内几十年矮化苹果栽培屡屡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优良品种、脱毒种苗是建设现代集约化苹果园的核心技术措施,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对策,一样都不能少。

从M9→M9A→M9EMLA→M9RN29→M9T337,荷兰种苗科学家利用生物科技放大了M9的优势,通过脱毒、脱分化、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充分利用树木复幼技术,筛选出易生根的M9优系最优者M9T337,广泛利用了复幼技术来防止种质退化。而苹果无病毒采穗圃是无病毒苗木接穗的唯一来源。

无病毒种苗在农林业中应用非常普及,在防治病毒病的同时,复幼效应又能明显提高生长量、产量和质量。而速生、高产性能往往被使用者所重视。如脱毒马铃薯、地瓜、甘蔗,脱毒草莓、柑桔、橙,脱毒桉树、泡桐等,脱毒鲜切花的种类最多。

王明章

(山东省莱州大自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莱州 261434 )

作者简介:魏泽平(1966-),男,福建福安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栽培,良种选育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E-mail:nkswzp@163.com

收稿日期:2015-05-11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16)01-0029-04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性状葡萄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当葡萄成熟时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陆地棉数量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