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辽西地区东方百合栽培技术

2016-02-24马文森

现代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切花种球辽西

马文森

凌源市东城街道办事处

浅析辽西地区东方百合栽培技术

马文森

凌源市东城街道办事处

东方百合的切花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前景也很好,辽西凌源的东方百合已销往全国各大城市,种植户逐年增加,但生产出高品质的切花,还是有很大难度,就东方百合生产技术谈几点看法。

一、温室大棚的选择

温室大棚要光照充足,采光好保温好,土壤疏松,肥力强。温度低于8℃东方百合停止生长,低于4℃产生冷害,致使花蕾畸形,甚至不能开花。

二、种球选择

东方百合品种很多,种植当地适合同时销售好的优良品种。辽西主打品种有索邦、西伯利亚和黄天霸等。确定品种后要到信誉好的商家挑选无病虫害,饱满度好,花牙粗壮的种球。

三、栽植管理

1.栽植

每亩用球量大约1.2万~1.4万粒。根据种球大小来调节密度。东方百合种球大小按周径分级:12~14厘米,14~16厘米、16~18厘米、18厘米以上。栽植时种球大偏稀些,种球小要密些。栽植深度6~8厘米,覆土厚为种球顶部到土表2~3厘米。

2.湿度

东方百合属喜湿植物,特别是生长前期。下种前几天要浇湿土壤,下种后马上浇透水,2~3天后再浇一次水,过7~10天看土壤湿度浇第三次水。生长期管理一般10~15天浇一次水。温室空气湿度70%,土壤湿度80%,适于东方百合生长。检查土壤湿度的方法:用手紧握一把土,能挤出水滴。浇水时间在上午,阴天不宜浇水。

3.温度

刚下种后的东方百合地温不易太高,土壤温度最好在12~13℃,超过15℃或低于10℃对根系发育不利。生长期最适合温度:夜间16~18℃,白天20~25℃。温度过高降低植株高度,花蕾数减少,有时出现盲花。晚间温度低于4℃导致落蕾,黄叶;低于8℃植株停止生长。当棚温升至30℃就要降温,降温一是放风,再是使用遮阴网。遮阴网有50%、75%等,使用时根据温度变化选择。

4.合理施肥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好的农家肥,牛粪、猪粪和羊粪等,不要施入鸡粪。鸡粪增加土壤pH值。用量10~15立方米/亩。出苗至生长到25厘米这一阶段不需施肥,施肥易烧根。用来做追肥的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等酸性肥,酸性肥有利于降低pH值,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间隔期为15~20天。植株下部发黄需追施硫酸镁0.15~0.20%千克/100平方米,植株整体发黄喷施0.5%的尿素。当现蕾分杈阶段需施入螯合铁,用量1.5~2千克/亩,根据叶片变绿情况追施1~2次。

5.防止倒伏

东方百合在密度高、氮肥偏多、缺钙等情况下易出现倒伏,尤其是到收获期间表现严重。防止方法直接用网罩或拉绳成网即可。

四、病虫害防治

1.土壤消毒

上茬是茄子、西红柿或温室连做的茬口需土壤消毒。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氯化苦注射:土壤3~5天前浇湿,用大型注射器按30×30每平方米注射,每针2~3毫升,每亩用量14~22千克,注入药后密封针孔,然后用薄膜覆盖,20天后揭膜散气,一月后栽植。二是垄施:每畦按种植沟开沟两条,沟宽20厘米,沟深30厘米,沟里撒施微颗粒剂5克/立方米(按畦面面积计算),覆土、浇透水、覆膜,等7~15天后松土1~2次。等毒气散尽,把百合种球种在消毒沟里。

2.蚜虫

东方百合蚜虫繁殖快、迁移性强,易产生抗性。一般用一遍净或扑虱蚜20~30克对水40千克均匀喷雾。

3.灰霉病

葡萄菌感染,叶上病斑圆形,中心浅黄色,边缘红色,幼株感染多使生长点死亡。防治法:1.棚内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同时去除病株、病叶;2.药剂防治:65%代森锌6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灰霉克800倍液。亩用量40~50千克喷施2~3次。

4.病毒病

表现在植株矮小、花叶、叶密生、色变淡。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消灭蚜虫,防止蚜虫传播。药剂方法是出苗后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300倍液。隔10天一次,连喷2~3次。

五、收获

以东方百合基部的第一朵花苞为准,参照市场销售对生疏度的要求采收。一般运输距离近第一朵花苞变色程度深些,路途远第一朵变色程度轻些。节假日期间变色程度深些,平常日浅些。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不易打花,这时温度高会灼伤花蕾,采收后的花置于阴凉处,避免太阳照射。切花进入打包室后进行去掉脚叶,径基部6~10厘米下。然后分级,一级:一个花苞。二级:两个花苞。三级:三个花苞以上。把分级后的切花每10支扎成捆,插入水中补足水分。同时采花和运输时注意冻伤和机械损伤。

猜你喜欢

切花种球辽西
10个种源西红花引种及其性状比较
洋葱种球不同处理贮藏效果研究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切花生产技术
日光温室条件下切花非洲菊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低温冷藏对东方百合种球冻害的影响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汉化的考古学观察
辽西剑兰切花生产技术要点
提高辽西地区玉米产量的途径
大蒜种球贮藏技术